朝鮮求購殲10CE被拒:中國“不賣”背后的戰略深意!最近,一則朝鮮有意購買中國殲10CE戰斗機卻遭拒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不少人心中都有個疑問:為啥中國不把這款先進的戰機賣給朝鮮呢?其實啊,不是中國不愿意賣,實在是有著諸多不能賣的緣由。
![]()
殲10CE可是實打實的三代半戰斗機,在亞洲的天空里,論性能那也是能排得上號的狠角色。它的機頭配備著有源相控陣雷達,就如同給戰機裝上了一雙“千里眼”,不管是空中的戰斗機,還是來襲的巡航導彈,在幾百公里之外就能被它精準捕捉。再看它的機翼下,能掛載霹靂15中遠程導彈和霹靂10格斗導彈,無論是近身格斗的“空中拼刺刀”,還是遠程的攔截打擊,都不在話下。甚至,它還能掛載精確制導炸彈,對地面目標實施有效打擊,可謂是多面手。
反觀朝鮮空軍,目前還得依靠上世紀的老戰機撐場面,像米格29、殲7這些。這些老古董跟韓國的F35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就算面對F15K,也很難有勝算。要是朝鮮能拿到殲10CE,那空軍實力絕對能實現質的飛躍,直接上一個大臺階。
按常理說,朋友有難,能幫一把是一把,可中國為啥在這事兒上顯得有些“不近人情”呢?其實啊,這背后藏著兩層繞不開的“硬規矩”,缺了哪一條都不行。
![]()
首先得說說中國軍貿的“鐵律”。咱們可不是那種“有錢就賣”的主兒,所有武器出口都得嚴格遵循三個標準——必須用于防御性目的、不能干涉他國內政、不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就拿之前咱們賣給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來說,為啥沒人說三道四呢?因為巴基斯坦買它是為了應對印度的空中壓力,純粹是出于自衛的需要。而且梟龍的性能定位就是“防御型”,不具備遠程進攻的能力,不會打破地區的平衡。
但要是殲10CE賣到朝鮮,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朝鮮半島本就局勢緊張,韓國那邊有美國在背后撐腰,F35都部署了好幾十架,日本也在忙著搞“空中自衛隊升級”。要是朝鮮突然裝備了一批先進戰機,韓國和日本肯定會坐不住,要么去買更多美國的武器,要么自己搞起軍備競賽。到時候,半島局勢不是更穩定了,而是會像一顆被點燃的炸彈,變得更加危險。這與中國一直主張的“半島無核化、維護和平穩定”完全背道而馳,咱們怎么可能去做這種“火上澆油”的事兒呢?
更關鍵的是,還有一道繞不開的“國際紅線”——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決議。2006年朝鮮首次進行核試驗后,聯合國安理會就通過了第1718號決議,后來又陸續出臺了好幾個補充決議,其中有一條核心規定寫得清清楚楚:所有成員國都不能向朝鮮出口任何武器、彈藥,以及制造武器的技術和設備。這可不是隨便提提的“建議”,而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義務。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更是得以身作則,帶頭執行。
![]()
一旦中國違反了這個決議,先不說美國、歐洲會借機搞制裁,更重要的是咱們的“國際信譽”可就毀于一旦了。中國這些年在國際上能站穩腳跟,靠的就是“說話算話、遵守規則”。比如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上,咱們都是嚴格按照聯合國決議辦事,這才贏得了不少國家的信任。要是為了一筆軍售,把幾十年攢下的戰略信譽給砸了,以后再想推動國際合作、參與全球治理,誰還會相信咱們呢?這筆“賠本買賣”,誰愿意做誰做,反正中國不會干。
而且大家得明白,中國拒絕賣戰機,并不是不幫朝鮮,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在幫。朝鮮真正缺的可不是幾架先進戰機,而是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要是半島一直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態,就算買了殲10CE,也得天天提心吊膽地防備著沖突,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都成了空談。
這些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推動六方會談,就是想通過對話的方式,讓半島各方坐下來好好談一談,把核問題、安全問題都解決了。可偏偏有些國家不想談,總想著靠武力來施壓。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要是賣武器給朝鮮,反而會給那些“想挑事”的國家提供借口,說咱們“破壞地區安全”,到時候連對話的路都被堵死了,這不是幫倒忙嘛。
![]()
這件事看起來只是“賣不賣戰機”的小事兒,其實背后藏著中國作為大國的“戰略考量”。既要顧著朋友之間的情誼,更要守住規則的底線;既要考慮眼前的實際需求,更要著眼于長遠的和平穩定。
朝鮮想要提升國防實力,這種心情咱們完全能理解。但解決問題的關鍵可不是“買更多武器”,而是要讓半島回到對話談判的正確軌道上來。中國能做的,就是繼續堅定不移地推動和平進程,而不是跟著別人一起搞軍備競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