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臺海局勢的荒誕戲碼,比任何政治劇本都更具諷刺色彩。賴清德特意挑選美國網紅平臺避開傳統媒體監督,上演了一出“臺獨”苦情戲,鏡頭前把花蓮地震中民眾自發救災的善意扭曲成“臺獨凝聚力”證明,張口閉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將大陸維護臺海穩定的正當行動污蔑為“破壞現狀”;鏡頭后卻忙著簽軍購單、漲防務預算,把臺積電當作討好美國的籌碼,甚至厚顏無恥向特朗普喊話,稱“只要能讓大陸放棄對臺動武就該拿諾貝爾和平獎”。
可賴清德這番“熱臉貼美”的表演,沒換來期待中的“保臺承諾”,反而讓美方胃口越喂越大。美國國防部負責“印太”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韓裔官員,另有消息稱其名為約翰·諾,曾擔任美國駐阿富汗陸軍軍官、得州助理檢察官,還在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炒作過“中國威脅論”),10月7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確認聽證會上公然表示,“強烈支持”特朗普提出的臺灣地區防務開支應達到GDP10%的主張。
![]()
他還在證詞里強調,要支持五角大樓用“創新方式”克服國防工業基礎限制,優先推進對臺軍售,滿足臺灣地區所謂“有效拒止防御”需求。這個10%的比例有多離譜?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陳玉珍算過一筆賬,這相當于要把臺灣地區財政預算的83%左右投入防務,完全是“窮兵黷武”。可面對如此不合理的要求,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只敢低聲下氣回應“逐步增至5%”,連半句反駁都沒有。
要知道,5%的比例已足夠驚人,島內智庫統計顯示,若軍費提至5%,臺灣地區每年需多支出超3000億新臺幣,這筆錢接近四年期“前瞻基建”總預算,原本能蓋12座兒童樂園、新增上萬張長照床位。賴清德之前還高調承諾“讓年輕人敢婚敢育”,現在看來就是徹頭徹尾的謊言。軍費不斷加碼的背后,是育兒津貼、教育預算被大幅擠壓,臺灣地區年輕人連基本生活保障都要受影響,何談“敢婚敢育”?
![]()
更諷刺的是,美國一邊逼著臺灣地區掏更多錢買武器,一邊卻連承諾的軍事援助都打折扣。《華盛頓郵報》9月就報道過,特朗普曾拒絕批準向臺灣地區提供4億美元軍事援助,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羅杰·威克都擔憂,五角大樓可能像對待烏克蘭那樣,把國會批準的對臺援助物資送回倉庫,最后還是要臺灣地區自己花錢買。約翰·盧在聽證會上也明說“臺灣地區必須承擔責任和費用”,明擺著就是把臺灣地區當成“提款機”,榨干價值再拋棄。
島內網友看得很透徹,在相關新聞下留言“榨干就可放棄了”“等臺積電都搬到美國成了美積電,軍費別說10%,20%都可能,畢竟臺灣地區沒了半導體產業,GDP會大幅下降”。這些評論戳破了賴當局“倚美謀獨”的幻想,美國從來不是什么“保護者”,只是把臺灣地區當作遏制中國的棋子,現在連偽裝都懶得做,直接伸手要錢要利益。
![]()
賴清德或許沒意識到,他越是討好美國,越是加速“臺獨”滅亡。大陸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從未動搖,國臺辦早已用“統一必勝,‘臺獨’必亡”八個字定調。外交上,中方已通過駐歐盟使團就歐盟誤讀聯合國2758號決議、妄稱“臺灣地區不屬于中國”提出嚴正交涉;經濟上,可依據《反外國制裁法》對涉事官員實施簽證限制與資產凍結;法律上,《反分裂國家法》就是懸在“臺獨”頭上的利劍,隨時能啟動相關程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