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平臺炸鍋:特朗普提前劇透的 “和平大新聞”
2025 年 10 月 9 日凌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社交賬號突然拋出重磅消息:“以色列與哈馬斯已簽署加沙和平計劃第一階段協議!
所有被扣押人員將獲釋,以軍撤軍,這是永恒和平的第一步!” 配圖里,他舉著印有 “中東和平締造者” 的紀念幣,笑容滿面。
消息發布僅 20 分鐘,“哈馬斯投降” 的話題就沖上熱搜。但兩小時后哈馬斯的聲明卻耐人尋味:“我們達成停火以解救人民,但絕不放棄自由與自決權。”
![]()
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表態更顯謹慎 —— 只說 “將召集內閣批準”,閉口不提 “和平” 二字。
這場被特朗普吹噓為 “世紀成就” 的協議,到底是哈馬斯的投降書,還是其以退為進的緩兵之計?藏在協議條款與歷史細節里的答案,遠比表面熱鬧復雜。
![]()
二、協議拆解:哈馬斯的 “讓步” 與未退的底線
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的談判現場,卡塔爾首相轉交的協議文本共 12 條,核心內容藏著三方博弈的痕跡:
- 人員交換:哈馬斯釋放 20 名在世以方被扣押人員,以色列釋放 300 名巴勒斯坦在押者,但已故扣押人員遺體移交被擱置;
- 撤軍安排:以軍在 72 小時內撤出加沙城市中心,保留外圍防御據點,撤軍路線圖需分三階段敲定;
- 人道通道:開放拉法等 5 個過境點,允許食品與藥品進入,但燃料供應需 “每周評估”;
- 治理真空:組建國際臨時治理機構,但協議刻意回避 “哈馬斯是否退出加沙治理” 這一核心爭議。
![]()
最關鍵的伏筆在哈馬斯的補充聲明里:“協議履行以以色列完全撤軍為前提,擔保國需對以方違約承擔責任。”
這與 9 月美方提出的 “20 點計劃” 中 “哈馬斯退出治理、加沙非軍事化” 的核心要求相比,顯然是重大妥協,但絕非無條件投降。
“哈馬斯守住了兩個底線:不承認以色列對加沙的主權,不解除武裝。” 中東問題專家穆罕默德在半島電視臺解讀時指出,“這更像戰術收縮,而非戰略放棄。”
![]()
三、特朗普的 “狂喜”:一半外交秀,一半選舉牌
特朗普為何急于將協議攬為己功?答案藏在他的行程表與政治賬本里。
據其團隊透露,特朗普計劃本周末突訪中東,屆時將與以、巴雙方領導人會面 —— 這距離美國大選僅剩 3 個月,“中東和平締造者” 的標簽無疑是強力競選籌碼。
更耐人尋味的是,此次談判的核心斡旋者除了埃及、卡塔爾,還有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這種 “家族式外交” 背后,是其重塑中東影響力的野心。
但美國的偏袒早已埋下隱患。哈馬斯在聲明中特意強調 “呼吁特朗普確保以色列執行協議”,暗指美方需承擔擔保責任。
![]()
而以色列《國土報》的爆料更直接:內塔尼亞胡政府之所以松口,是因為特朗普承諾 “重啟對以軍售綠色通道”,用 F-35 戰機訂單換來了這次停火。
“特朗普只想要‘簽約瞬間’的新聞效應,根本不管后續執行。” 前美國國務院中東顧問米勒直言,“這種短視操作,只會讓沖突在更大規模上重演。”
![]()
四、歷史鏡鑒:哈馬斯從未 “真正投降”,只懂 “以退為進”
判斷哈馬斯是否進入蟄伏,最有力的證據是其 30 年斗爭史中的 “停火循環”:
- 2014 年加沙戰爭后,哈馬斯與以色列達成 72 小時停火,隨后用 3 年時間重建火箭彈工廠,2017 年沖突再起;
- 2023 年本輪沖突爆發前,雙方維持了 8 個月停火,哈馬斯趁機從伊朗獲得 1.2 萬枚火箭彈,最終發動突襲;
- 2025 年 3 月,停火協議曾因以軍拒不撤軍破裂,哈馬斯當天就發動 17 起火箭彈襲擊,迫使談判重啟。
![]()
如今的局勢與以往高度相似:加沙地帶 66050 名死者中,哈馬斯核心戰斗人員僅占 15%,基層組織網絡仍在;
伊朗通過敘利亞邊境輸送的武器補給線未被切斷,只是暫時隱蔽;更關鍵的是,加沙民眾對以色列的仇恨因戰爭加劇 —— 民調顯示,83% 的加沙人支持 “繼續武裝抵抗”。
“哈馬斯現在最缺的是時間。” 加沙記者薩拉赫在社交平臺寫道,“停火期里,他們會忙著安葬死者、救治傷員、重建據點,等以軍放松警惕,就是下一輪沖突的開始。”
![]()
五、死局未破:協議到期那天,可能是更大風暴的起點
協議的脆弱性在簽署當天就顯露無遺:以色列內閣尚未批準,極右翼政黨已放出狠話 “撤軍就是叛國”;
哈馬斯加沙地帶指揮官在內部會議上強調 “保持戰斗準備”;而加沙南部的難民營里,年輕人仍在傳唱 “絕不屈服” 的抵抗歌曲。
最危險的伏筆是 “時間差”:以軍撤軍需 90 天完成,而被扣押人員釋放僅需 72 小時。一旦以方拖延撤軍,哈馬斯將立刻掌握 “重啟沖突” 的道德制高點。
![]()
更棘手的是,協議未提及加沙戰后治理權歸屬 —— 內塔尼亞胡堅持 “以方主導安全”,哈馬斯要求 “巴勒斯坦自治”,這個核心矛盾的懸而未決,早已為下一輪沖突埋下引線。
“這不是和平協議,只是一場 90 天的休戰。” 埃及情報總局局長拉沙德在私下會議中坦言,“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讓休戰期長一點。”
當特朗普忙著在社交平臺慶祝 “外交勝利” 時,加沙的廢墟上,孩子們正在撿拾未爆炸的彈片。
![]()
哈馬斯是否蟄伏的答案,或許要等到 12 月撤軍期限來臨時才會揭曉,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困境沒解決,只要領土與主權的爭議沒平息,這片土地上的槍聲,就永遠不會真正停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