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深秋的貴陽,凌晨五點的天空尚未破曉。清鎮市天虹花園附近,一場生死較量正在上演。面對身綁自制爆炸物、劫持10歲男童的亡命之徒,特警潘琴在千鈞一發之際扣動扳機,綁匪應聲倒地。而在這場驚心動魄的行動背后,運籌帷幄的現場總指揮,正是時任貴陽公安局副局長的閔建。
那一夜,他沉著冷靜,指揮若定;那一夜,他功成不居,將榮譽讓給一線特警。誰能想到,這樣一位警界英雄,十五年后會在電視鏡頭前白發蒼蒼、悔淚縱橫?
1985年7月,22歲的閔建懷揣用《貴州日報》精心包裹的西南政法大學畢業證,踏進貴州省公安廳刑偵處的大門。那時的他,眉宇間洋溢著理想的光芒,心中裝滿了除暴安良的誓言。
初入警界的閔建不畏艱險,曾與持刀匪徒搏斗中被崩裂的刀刃劃破眉骨,鮮血淋漓卻毫不退縮。那些年,他是春運期間夜擒“刀片幫”賊王的勇士,是身著便衣追擊“飛車黨”的猛將。一次次行動中,他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守護著群眾的安寧。
2000年11月,閔建被任命為貴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這是對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對他品格的信任。那時的他,或許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背棄當年的誓言。
2005年,一道選擇題擺在閔建面前,朋友的妹夫吳某某因涉嫌合同詐騙被刑事拘留,朋友前來求助,并將一包“都勻毛尖”放在他車上。茶葉盒里,暗藏著一張密碼為“123456”的銀行卡。
那個夜晚,閔建在山路上繞了三圈,抽了七支煙。這三圈,是他良知與誘惑的拉鋸;這七支煙,是他原則與私欲的博弈。最終,茶葉盒被放進了自家衣柜,一同被收納的,還有他曾經堅守的底線。
他給辦案人員打招呼,將吳某某從案件中“摘”出來,這一次“舉手之勞”,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釋放出他內心深處的貪婪惡魔。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2007年,當“黃氏販毒網絡”主犯黃斌將現金送到他面前時,閔建已不再需要繞山思考,他熟練地將案件從“省督”降為“市辦”,使本應受到嚴懲的毒販獲得輕判。
黃斌出獄后,帶著“謝意”再次登門,這一次,閔建已徹底淪陷,與黃斌結成“命運共同體”。曾經抓捕罪犯的雙手,如今為黑惡勢力撐起保護傘;曾經審視案卷的銳利目光,如今為犯罪活動標記“查無實據”。
在閔建的庇護下,黃斌的黑社會團伙肆無忌憚地開設砂石場、夜總會、小貸公司,所有消防、治安、刑偵檢查都被“內部消化”,曾經保護人民的盾牌,變成了罪惡的遮羞布。
![]()
2023年,黃斌的夜總會被異地警方查封,順藤摸瓜之下,閔建的斑斑劣跡浮出水面。2024年6月,這位曾經的警界英雄被省紀委監委采取留置措施。
第一次談話,他還試圖將罪行推給“下屬辦事不規范”,直到銀行流水、監控視頻、語音鑒定等鐵證擺在面前,他才終于低頭,說出了那句標志性的話:“給我支煙。”
2025年1月,電視專題片《零容忍》中,穿著灰色衛衣、頭發花白的閔建語速緩慢:“我真是非常后悔,就是這種悔斷肝腸、悔入骨髓。我干了一輩子的公安,破了一輩子的案件,我自己退休了,61歲自己把自己送進監獄。”
2025年9月30日,貴州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閔建因不正確履行職責,插手干預司法活動,賭博,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等,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閔建的墜落軌跡,是一條理想泯滅、底線失守的不歸路。從第一次收受茶葉盒里的銀行卡,到與黑社會頭目稱兄道弟;從英勇擒賊的警界精英,到黑惡勢力的保護傘,他的蛻變并非一朝一夕。
在權力的浸潤下,他逐漸迷失了自我;在金錢的誘惑前,他步步退讓。每一次“就這一次”的自我妥協,都是走向深淵的一步;每一個“不會被發現”的僥幸心理,都是自掘墳墓的一鏟。
尤為諷刺的是,作為刑偵專家,他熟知一切偵查手段,卻自以為能逃脫法網;作為曾經的英雄,他本應最清楚正義的價值,卻最終背叛了它。
閔建的悲劇,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對權力監督制度的拷問,當一個人手握重權而缺乏有效制約,當執法者可以任意干預司法活動,腐敗的種子便已悄然埋下。
從擊斃綁匪的英雄到黑社會保護傘,閔建的人生軌跡劃出了一道令人扼腕的拋物線。這道拋物線警示我們: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堤潰蟻穴,氣泄針芒。
在閔建曾經戰斗過的貴陽街頭,萬家燈火依舊,而他已無緣再見。他的故事,將作為一面鏡子,映照出權力的雙刃劍本質,也映照出人性的復雜與脆弱。愿這面鏡子,能照見更多執權者的內心,讓英雄不再墜落,讓正義永不蒙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