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需要長期用藥甚至終身用藥,這種觀點大部分情況下是對的,確實需要藥物控制血糖水平達標,才能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通過科學干預,患者有可能實現暫時停藥,甚至達到臨床緩解。以下三種情況,糖友可以醫生指導下停藥,血糖也能保持穩定,從而一樣可以身體健康。
![]()
一、初診2型糖尿病:抓住“逆轉”黃金期
剛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功能往往未完全喪失,而是因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累壞了”,處于“休眠”狀態。
2025年,美國生活方式學會頒布了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緩解糖尿病的指南,其中明確指出:2型糖尿病并非終身疾病!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干預,特別是如果能夠做到有效減重,患者可實現完全緩解:停藥后血糖長期保持正常,其中糖化血紅蛋白<6.5%持續3個月以上)
除了減重,飲食上需要注意減少精制碳水和高熱量食物,增加全谷物、蔬菜、優質蛋白和健康脂肪的攝入,從源頭控制血糖。
同時,強調運動鍛煉的重要性,因為規律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能提高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消耗血糖。
通過這些干預,剛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朋友,血糖可能逆轉到正常范圍,實現糖尿病緩解,從而在醫生指導下停藥。
二、病程短(<6年)的肥胖糖友:減重是關鍵
其實這類小伙伴大都是因為肥胖導致了胰島素抵抗,而胰島本身功能并不差,只要肯認真減重,改變生活習慣,體重達標以后,胰島素的敏感性恢復,是很有機會停藥成功的。其原理包括:
1.肝臟變“瘦”了:肝臟里的脂肪一減少,它對胰島素就又“敏感”起來了,能好好“聽”胰島素的話了。
2.胰腺“恢復活力”:胰腺里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變好了,胰島素的分泌也恢復正常了。
3.身體激素“和諧”了:減重還能讓身體里的炎癥因子變少,代謝效率也提高了。
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6年、體重指數>27kg/m2的人群緩解成功率最高!那些減重達到或者超過10%的患者,糖尿病得到緩解的成功率,是沒有減重患者的12倍呢!所以啊,減重對糖尿病病人來說,真是太重要了!
三、繼發性糖尿病:解決根源,釜底抽薪
繼發性糖尿病由其他疾病或藥物引發,如胰腺炎、庫欣綜合征、甲亢,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部分他汀類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這類糖尿病的病因明確,血糖異常只是“表象”。
治療原發疾病或停用引起血糖升高的藥物后,血糖往往會恢復正常。例如,胰腺炎痊愈后,胰島功能恢復;停用糖皮質激素后,糖代謝干擾消除。
結語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了解這三種情況可以停藥,但有重要前提是在醫生指導下停藥,同時需要傳遞一個重要理念:在糖尿病管理中,患者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每一口健康飲食、每一步運動、每一次體重管理,都是在為胰腺功能恢復而努力。
作者簡介:藥師方健,三甲醫院主任藥師,神經內科臨床藥師;2006年獲中山大學藥理學碩士研究生學位;任廣東省藥理學會合理用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藥學會科普委員會常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