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設備定義記錄的新邊界
撰文/許 偉
編輯/李 季
排版/Annalee
萬萬想不到,在今年的國慶假期,比各大旅游目的地更火的是拍攝這些景點的“攝影神器們”。
天貓數據顯示,普通數碼相機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0%,運動相機同比漲超150%,微單鏡頭同比增速逾200%。
愛租機平臺數據表明,相機相關租賃訂單的預定高峰較去年提前了5天,且近60%的訂單集中在假期前兩周完成支付確認,國慶前兩周的相機租賃訂單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20%。
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從攝影技巧和器材評測,到租賃貨架被用戶清空,與攝影相關的話題熱度持續攀升,無不彰顯出這次國慶假期火爆的攝影氛圍。而這股熱潮不僅帶動了攝影器材的銷售和租賃市場,更讓人們在享受國慶假期的同時,用鏡頭記錄下了旅行中的美好瞬間,令這份記憶得以永恒留存。
母嬰博主的無人機投資值了
自從將主播當成一項重要的事業來做,李悅的節假日就變成了帶全家出游必須記錄在案的重要時刻。
最近這兩三年,成功積攢了幾萬粉絲的李悅非常清楚,想要獲得看客們長時間的關注就必須輸出或有價值、或有深度、或能引發共鳴的內容,于是她將自己定位在“家庭生活記錄者”的角色上,致力于通過鏡頭捕捉那些平凡日子里不平凡的溫情瞬間。
“這里面比較功利的部分就是流量變現,除非是那些真的熱愛這件事的人,不然沒有誰能長期在這上面無償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母嬰還算是個比較好帶貨的賽道,盡管李悅現階段的粉絲量讓她暫時停留在這一行的底層,但每年少則幾千多則上萬的廣告費卻讓她拿得很心安,“所以每次發布的視頻內容就不能像隨手記錄那樣散漫,要帶主題且最好能激發粉絲的觀看熱情。”
自覺已經摸索出一套方法論的李悅認為,相較于自己記錄家庭生活時的瑣碎和重復,旅游無疑是個天然具備話題性和延展性的題材,故而每逢節假日規劃全家出行時,李悅都會提前做足功課,從目的地選擇到行程安排,都力求既符合家庭成員的興趣,又能挖掘出獨特的拍攝角度和故事點。
這里面就牽扯到兩套不同的執行邏輯和創意框架:一套是針對家庭日常生活的“微敘事”體系,她會在家中隨時架起三腳架,用手機記錄家庭生活中有趣的點滴;另一套則是為旅行場景設計的“主題劇場”模式,她會在攜全家出游時,用運動相機跟拍家人們的每一個精彩瞬間……不同的拍攝設備,貫穿了李悅自媒體創作的始終,也見證了她這個新手寶媽的一步步蛻變。
“這次國慶我們沒有走遠,去的是城市周邊的一個古鎮,既是為了避開人潮讓拍攝環境更加清凈純粹,也是想給孩子一個輕松自在的假期體驗”。而為了這次古鎮之行能產出更高質量的內容,李悅在繼手機、運動相機過后,再一次升級了自己的拍攝設備,她專門購置了一臺便攜式無人機,打算從空中俯瞰那些壯麗的風景,為粉絲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說實在的,一下子投入幾千塊是有點心疼,但想到這主播的副業要是還能做下去,那以后就都用得著,又覺得買它也是應該的。”
![]()
各種“橫挑鼻子豎挑眼”過后,李悅還是選擇相信行業頭部的實力,買了一款知名品牌的入門款無人機,“雖然單次飛行續航也就十多分鐘,但套餐包含的電池加起來可以把飛行時長延長到近一個小時,也夠把俯視角的大場面拍到位了,剩下的內容主力還是要靠運動相機來完成。”
旅行歸來,李悅在剪輯成片的過程中,看到自己在運動相機鏡頭下一邊操控著無人機,一邊通過手機屏幕觀察拍攝畫面時,那手忙腳亂換來的卻是把幾塊電池都耗光也未能拍到滿意鏡頭的懊惱模樣,不禁啞然失笑,但正是這些真實的瞬間,讓她的視頻內容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李悅知道,她的粉絲們愛看的正是這些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真實與感動,于是她刻意保留了一些拍攝時的“小插曲”,比如孩子在看到無人機升空時那滿是好奇與興奮的眼神,又或是丈夫在一旁安慰她并提出補救措施的溫馨場景,這些互動小細節讓整個視頻更加生動有趣,也拉近了她與粉絲之間的距離。
果然,隨著視頻的發布,李悅再次感受到了粉絲們的熱情反饋,評論區里,大家不僅被她鏡頭下的古鎮種草,紛紛表示要跟著她的腳步去打卡,也更被視頻中流露出的家庭溫情所打動,盛贊孩子可愛、老公體貼,直呼“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拇指相機成為“旅游搭子們”的新寵
比起李悅的力求專業和全面,劉蕓蕓的設備則顯得稍顯簡陋,因為她和幾位固定的“旅游搭子”姐妹一致認定出片最重要。
“我們選的目的地也是有特色、好拍照的那種,所以整個行程安排下來是非常趕的,想的是盡量把目的地周邊的主要景點都走到,一次逛完不留遺憾”。所以國慶前,劉蕓蕓一行人忙的最多的還是規劃路線和制定拍照攻略。
她們不光在各大旅游APP和社交平臺上,搜尋那些被網友們贊譽為“拍照圣地”的地方,還特意準備了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個景點的最佳拍攝時間、角度以及穿搭建議,只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捕捉到最完美的瞬間。
不僅如此,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拍攝突發狀況,劉蕓蕓還攜帶了一系列救急裝備:便攜式反光板、小型三腳架,甚至還有幾套不同風格的備用服裝,以防萬一。
和許多打卡黨一樣,每到一處,她們都會先四處張望,尋找那些與網紅點相符的最佳拍攝背景,然后迅速擺好姿勢,讓負責拍照的姐妹或隨機抓到一位好心的路人,乘著人流真空的間隙適時按下快門,只為留住那一個個美好的瞬間。
要是找到相對空曠又獨具特色的角落,為了拍出一張滿意的照片,她們也會在兼顧后續行程的前提下,展現出非凡的耐心:站在高處,利用俯拍的角度營造出大片的氛圍; 或蹲下身子,以仰拍的方式突出周邊景物的宏偉……
當然,“拍照是為了曬給別人看,Vlog才是能留影作紀念的”,于是劉蕓蕓的設備選擇也就一目了然了,前者用手機,后者用拇指相機,“現在各個手機品牌的相機功能都做得很專業,而且拍完照就可以直接在這上面做后期,但要是拿手機做隨行記錄就太笨重了,得搭配一個掛脖支架才能解放雙手,不然負責拍視頻的那個人就得充當移動支架,而且在拍攝過程中要是突然有個電話進來,那視頻也就這么中斷了。”
相較之下,運動相機就成了更加實用的設備,“不管是GoPro,還是影石ACE系列,又或是大疆Action系列,我們在出發之前通過網上的各種測評做了綜合考慮,但這些都要配合著掛脖支架、背包夾這一類拓展件使用,不然同樣達不到減負的目的”,因此其中一個細分品類——拇指相機,由于體積小就成了劉蕓蕓的最終選擇。
![]()
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拇指相機果然不負眾望,小巧的機身讓她們在人群中穿梭時毫無負擔,無論是爬山涉水還是行走在狹窄的街巷,都能輕松應對,而這些獨特的視角,為她們的旅行Vlog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和新鮮感。
“雖說畫質整體比不上運動相機那么專業,不過只是為了記錄生活的話,它的表現力也夠用了”,劉蕓蕓總結自己這次出行的使用感受,不由發出贊嘆,“配上帽子夾、掛脖吸盤就能實現第一人稱視角的拍攝,一鍵快拍的操作方便又簡單,帶充電盒續航也讓人不那么焦慮了,反正對于像我們這種有定期出行計劃的人來說,買了是不會有任何后悔情緒的。”
精明游客嘗到“以租代買”的甜頭
驅動李悅、劉蕓蕓她們做新設備購買決策的一個大前提是,她們在之后的生活中還會相對高頻地使用到這些設備。
那要是只在某次出行計劃中有類似需求呢?林方給出的答案是:買不如租。
尤其對于像他這種偶爾有拍攝需求,但又不想在設備上投入太多資金的人來說,租賃模式所附帶的靈活性與經濟性,無疑讓它成為一個更加理想的選擇。
“一臺像大疆Pocket3這樣的專業設備,價格并不便宜,如果只是為了某一次旅行或者某個特定項目而購買,使用頻率不高的話,性價比就太低了”。林方解釋道:“而租賃的話,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租賃時長,從幾天到幾周不等,這樣既能滿足拍攝需求,又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在網上查租賃信息的時候,我看到過有些人的提議,說是直接在電商平臺買一臺,反正支持30天無理由退貨,過了節直接選擇退貨就完事了,但我一想到要是有人買到的恰好是別人退回去的那臺,就覺得不能這么干,太不道德了”,于是在國慶前,林方通過某頭部電商平臺在同城的一家租賃商,花了180塊拿下了大疆Pocket3的五天使用權,“同城寄送最方便,有什么問題和商家溝通起來也方便一點,好在這單全程無波無折地完成了。”
其實在選擇過程中林方一度非常糾結,因為設備租賃這個市場給他的第一感覺就是亂,“平臺太多了,各種小程序、APP,還有電商平臺之類的,一開始就讓人挑花了眼,根本分不清哪個渠道更靠譜,選大平臺至少有品牌打底,出了什么事也好有個稍微穩妥點的第三方介入。”
另外一個讓林方覺得亂的地方就在價格上,不同平臺、不同商家的租賃價格差異極大,甚至他還在網上看到不少用戶反饋,說國慶期間存在短期租賃被臨時加價的情況。
在林方的體驗中,有些看似報價低廉的租賃商,在仔細查看租賃條款后,會發現其中隱藏著諸多額外費用,比如設備損壞賠償標準高得離譜,或者要求繳納高額的押金,一旦設備出現細微問題,押金可能就會被大量扣除;而有些價格稍高的租賃商,卻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務,包括設備的免費清潔、基本的配件贈送、24小時客戶服務等。
“反正就是要做很多前期的調研和比較工作”,林方感慨,“不能光看表面的租賃價格,得把服務內容、押金政策、損壞賠償這些細節都琢磨透,不然到時候吃啞巴虧可就難受了。”
![]()
相關租賃平臺乘勢推出優惠福利
以在比較價格時,林方所遇到的情況舉例:一家小型租賃平臺的報價看似較低,但當他仔細詢問租賃細節時,對方告知需要額外支付一筆設備保險費,否則在租賃期間設備出現任何問題都要全額賠償,而且,這家平臺對于設備的歸還時間要求極為苛刻,晚還一個小時就要收取一天的租金。
其實除了線上租賃,林方也考慮過線下實體店租賃的可能性,但他發現,很多實體店要么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要么設備種類有限,選擇不多,這樣一來反倒不如在網上解決自己的需求來得干脆。
經過一番權衡,林方最終還是選擇了那家自認為相對靠譜的租賃商。他覺得,雖然價格稍高一些,但能換來更省心、更安全的租賃體驗,還是非常值得的,畢竟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快捷地滿足拍攝需求,而不是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
門檻降低后,人人皆是生活導演
毫無疑問,不管是記錄生活還是旅行留影,與這些消費需求緊密相關的正是那一臺臺或專業、或便攜、或具備獨特功能的拍攝設備。
在當下這個數字化時代,拍攝設備早已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人們探索世界、表達自我、留住美好的重要載體,在這一過程中的任何人生感悟和體驗,都能以更生動、更全面的方式留存下來。
于是,市場上涌現出了各式各樣的拍攝設備,以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從高端的全畫幅單反相機,到輕便的運動相機,再到集成了多種智能功能的手機攝像頭,乃至可以捕捉到更宏大視角的無人機,每一種設備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適用場景。
而隨著這些設備的不斷迭代與技術創新,拍攝的門檻正變得越來越低——即便是新手用戶也能通過簡單的操作拍到令人滿意的畫面,即使是手頭拮據也能以短期租賃體驗到專業級的拍攝樂趣。
從消費需求延伸出的這條關于攝影的產業鏈,其實涵蓋了拍攝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租賃以及后期處理等多個環節,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產業生態系統在默默運轉,只是在消費者的視角下,這些環節往往被簡化為“購買設備”和“使用設備”兩個步驟,大眾對該產業的體感就變成了“網紅機型”“節假日熱銷”“以租代買”“節前臨時提價”“小傷賠償”等或褒或貶的評價。
![]()
租賃避雷的帖子不少
尤其是“以租代買”模式的聲量日漸壯大過后,在“第一次租賃如何避坑”“臨行前租的東西還沒到貨”“如何防止使用不當損壞”“租給別人的相機損壞對方不賠”等話題下,折射出行業在供需兩端存在“搭建履約全鏈路”的迫切需求與現實挑戰。
一方面,消費者渴望獲得從選購指導、技術培訓到售后維護、二手回收的全流程無憂體驗,這種需求推動著品牌商和渠道商不斷優化相關產品的服務鏈條;另一方面,供給端也面臨著庫存周轉效率、租賃風險管控、跨區域服務覆蓋等現實難題,特別是在節假日等消費高峰期,設備調度失衡、售后響應滯后、欺詐風險高企等現象越發突出……這些都是需要行業共同面對和解決的痛點。
在這個影像成為“新語言”的時代,拍攝設備產業的進化軌跡,恰是技術普惠與人文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動注腳。從按下快門的瞬間,到后期處理的細節,再到分享傳播的鏈路,每一個環節都在重新定義記錄生活的邊界。可以預見的是,這場靜默的產業革命,最終將讓每個人都能以更從容的姿態,定格屬于這個時代的獨特光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