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夏的一天,鞍山鐵西區(qū)南十一道街第八居委會第二組組長董大姐的家里來了一個年輕男子,這人也不是生面孔,而是董大姐的外甥解伯生。
解伯生一進來就一臉興奮地對董大姐喊道:“姨媽,我參加劇團了,當了劇團的人事組長,我們劇團要招新演員,團里派我來求您老人家?guī)兔Α!?/p>
![]()
老照片 正在和居民聊天的居民組長(拎著魚者)
董大姐心中不是沒起疑心,因為解伯生曾經(jīng)因為誘奸婦女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今年年初剛剛被釋放,這么個貨色能有劇團要他嗎?
不過,在聽解伯生介紹了他所在的這個叫“日出評劇團”的劇團情況后,董大姐聽他說得頭頭是道,比如說要招有高小或初中文化,能歌善舞的女青年這一條就很符合之前幾個歌舞團來招演員的標準,不由得信了三分;再加上他畢竟是自己的親外甥,就又信了三分;再看解伯生這次把自己收拾的很周正,不像以前那副吊兒郎當沒正形的樣子,就又信了三分。
于是,董大姐拉著外甥的手,諄諄勉勵了一番,無非是今后要學好,別讓你媽再為你費心后,答應(yīng)幫助他動員一批高小和初中畢業(yè)生。
董大姐在第二居民組很有號召力,因此很快就有不少有志于演藝事業(yè)的女青年前來解伯生處報名。其中有個17歲的曹素芹姑娘,高小畢業(yè),非常愛演戲,長得也很清秀甜美,解伯生對她非常滿意,向她介紹道:
“你好,我叫解伯生,是‘日出評劇團’的人事組長,我們團長叫劉浩儒,總團在沈陽,我們是唐山分團的,新學員先在沈陽學習三個月,然后看考試成績分配角色,唱主角的話每月可以拿200多的工資。”
![]()
一張評劇團青年演員的合影老照片
“那考試考些什么?”曹素芹急切地問了一句。
“也沒什么,就是能看劇本,嗓子好,能唱高聲,長得好就行。”
幾天后的星期一,曹素芹,王玉蘭等六名擁有高小和初中文化的女青年被“日出評劇團”錄取。她們的共同點是有一定文化,長相甜美,身材出挑,楊柳細腰……
解伯生告訴她們:每人要準備10元錢,到沈陽可以報銷,行李自行準備,星期三就要動身,不需要去派出所轉(zhuǎn)戶口,到沈陽后吃住都由公家解決。
![]()
老照片 演出中的評劇演員
當晚,曹素芹在家里收拾行李時和母親發(fā)生了爭吵,因為母親問了一連串讓她心煩的問題:那個解伯生有沒有身份證明?為什么不公開招人而一定要通過董組長?去沈陽工作為什么連戶口都不讓轉(zhuǎn)?
最后,曹素芹被母親問的實在不耐煩了,就埋頭整理行李,面對母親的盤問完全是一副不理不睬的“冷暴力”。
于此同時,王玉蘭家也發(fā)生了類似的爭吵,甚至王玉蘭的父母之間也為放不放女兒去沈陽而發(fā)生了爭吵。
另一邊,鞍鋼鑄管廠工人陳維守的家中,陳維守正在詳細詢問想要去“日出評劇團”報名的侄女陳小蘭關(guān)于“日出評劇團”的地址,組織,待遇以及報考條件等等,陳小蘭倒是回答得很流利,但陳維守則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因為鞍山市歌舞團、話劇團都來過鞍鋼招演員,都是鞍山市文化局和勞動局的同志全程陪同,因為一旦有人被選中,勞動關(guān)系就隨之轉(zhuǎn)變,這無論如何也繞不開文化局和勞動局這兩個部門,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偷偷摸摸招人而且好像還害怕派出所知道似的。
![]()
老照片 50年的鞍鋼工人
于是,陳維守先后跑了鞍山市文化局藝術(shù)科和鞍山市公安局鐵西分局反映了自己的懷疑,鞍山市文化局和鞍山市公安局高度重視,立即派專人開展調(diào)查,很快查明“日出評劇團”純屬子虛烏有,不存在的!
隨即,鞍山市公安局鐵西分局刑偵科對“日出評劇團”立案調(diào)查,很快查明“日出評劇團”實際上是流氓慣犯解伯生、劉浩儒為拐騙女青年,妄圖將她們騙到沈陽行不軌之事的幌子。鑒于第二天即周三,解伯生就要帶曹素芹,王玉蘭,陳小蘭等六名女青年離開鞍山去沈陽。因此事不宜遲,鐵西公安分局決定立即行動,在周二當晚抓獲解伯生。
當兩名持槍民警踢開董大姐家的家門闖進屋內(nèi)時,解伯生還在眉飛色舞地給曹素芹,王玉蘭,陳小蘭等六人“宣布明天途中的紀律”。看見民警手中黑洞洞的槍口,原本興高采烈的解伯生的臉瞬間哭喪了下來,臉色也瞬間變得蒼白如白紙,整個人也哆嗦著打起了擺子——
![]()
老照片 身穿55式警服的公安民警
這個時候,只要還是個智商在線的正常人,都應(yīng)該看出解伯生的真面目了。曹素芹、王玉蘭等人頓時大呼僥幸,并悔恨自己為何當時就豬油蒙了心,不聽父母的規(guī)勸,以至于差一點就上當受騙而將自己陷入險地。而董大姐則頓足捶胸一番后沖到解伯生面前掄圓了胳膊“PIA”的給了一個大嘴巴:“算我瞎了眼,心太實,總尋思著這小子能改邪歸正,沒想到這小子是壞到骨子里頭去了,敢借著我的名頭搞這鬼名堂,險些坑害了這些姑娘……”
解伯生落網(wǎng),受騙的姑娘及時獲救,但劉浩儒依然逍遙法外,鞍山市公安局分析認為,劉浩儒和解伯生乃不可分割的共犯,共犯作案最擔心最忌諱的就是一方“吃獨食”。
因此,鞍山警方以解伯生的名義制造了一系列“煙霧彈”,讓劉浩儒誤以為解伯生要“吃獨食”,逼他現(xiàn)身。
果然,星期三中午,董大姐家又來了一個三十四、五歲左右的大個子中年男子,進來就問:“這是伯生的姨媽家吧?請問伯生在家嗎?我是他的團長。”
董大姐笑著迎了上來:“您找伯生啊,他剛出去有事,一會兒就回來,您先做,我去給你倒茶。”
這時,王玉蘭走進屋來,不動聲色的將門擋住:“您是劉團長吧?先坐一會兒,解組長馬上就能回來,我們的行李都捆好了,下午就能出發(fā)了。”
沒過多久,房門又被打開了,劉浩儒抬眼望去卻不是解伯生,而是曹素芹領(lǐng)著兩個派出所的民警進來了,劉浩儒頓時如一攤軟泥一般癱倒在地,口中喃喃道:“完了,這回全完了。”
劉浩儒和解伯生交代,他們作為流氓慣犯,刑滿釋放后不思悔改,反而想干更大的流氓勾當,他們覺得玩一個女青年沒有味道,竟然打起了騙一群女青年一天玩一個圖個新鮮的罪惡念頭,于是就針對女青年向往當文藝工作者的性格“軟肋”,打出了“日出評劇團”的旗號——之所以用評劇為幌子,一則是因為劉浩儒的姑媽是評劇演員,劉浩儒耳濡目染,對評劇團的大概情況有一點了解,二則上評劇在東三省有一定的受眾人群,尤其對當時的年輕人比較有吸引力。
在了解到解伯生的姨媽董大姐是居民組組長后,劉浩儒就想出了利用居民對評劇的喜愛和對董大姐的信任從南十一道街第八居委會第二居民組入手,能騙到幾個是幾個,到時候只要把人帶到沈陽,就任由他們哥倆揉圓搓扁——
最終,劉浩儒和解伯生因流氓詐騙和拐帶婦女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和十一年。
參考資料:春風文藝出版社《衛(wèi)士凱歌》下冊,P111~115頁《一場丑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