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品方
高市早苗昨天勝出,壓倒小泉進次郎,出乎筆者意料之外。日本政壇派系原本就不透明,現在看來,是因為麻生派和小泉派之間的矛盾,麻生太郎不愿意見到小泉純一郎的兒子(44歲)勝出。
![]()
高市早苗所屬派系是清和政策研究會(森喜郎派/安倍晉三派),是自民黨內右翼保守派系。該派系以修改憲法、強化國防、修正歷史為核心理念,是推動日本右傾化的主要力量。高市被視為安倍晉三的政治繼承人,有“女版安倍”之稱;2012年起在安倍內閣中歷任總務大臣、經濟安保擔當大臣等職。她的政策主張(修改和平憲法、參拜靖國神社)與安倍高度一致。
昨天的總裁選舉,她取得的關鍵支持有兩方面。一是岸田派部分議員倒戈;原屬岸田文雄派系的議員在選舉后期轉向支持高市(或涉及內閣席位爭奪)。二是麻生派明確站隊;麻生太郎領導的第二大派系“志公會”為她提供關鍵票倉,助力她在第二次投票的決選中擊敗小泉進次郎。
自民黨因為在國會不占多數,需要和與黨成立執(zhí)政聯盟,構成隱患。清和會的強硬立場可能引發(fā)聯合執(zhí)政的公明黨(中道政黨)不滿,關系緊張、或會導致聯盟破裂。自民黨內的中道派(部分溫和派議員)擔憂高市早苗的極端政策激化外交矛盾、影響經濟民生議題推進,因而會予以抵制。日本男人潛在的對女人自大狂和性別歧視(他們不會公開承認),或會構成某種無法評估的隱性變數。
高市早苗作為自民黨右翼核心派系的代表人物,其當選依賴“安倍+麻生”陣營的聯合支持。派系間的利益博弈怎樣平衡,將是她執(zhí)政的主要挑戰(zhàn)。不排除一兩年內又被替換下來。
![]()
短期內,高市早苗出任日本首相后(如無意外,只是程序問題),其政策傾向是強化日美同盟,但“親美”程度有待觀察,需要結合其保守主義與戰(zhàn)略自主綜合評估。安倍路線的對美關系基調是戰(zhàn)略依賴與有限自主,主張大幅增加防衛(wèi)預算、推動“集體自衛(wèi)權”及“敵基地打擊能力”,美其名曰日美關系“軍事正常化”,深化日美軍事一體化(聯合軍事演訓、裝備技術合作),為日本爭取較大的軍事主動權。在經濟與外交方面,盡管強調日美同盟,但主張日元“量化寬松”政策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存在潛在匯價沖突。在印太戰(zhàn)略方面,繼續(xù)嘗試以“美日+”的多邊機制(加上澳洲和印度)擴大其自身的影響力,不再完全依附美國意志。
關鍵的對華政策,是在“競爭優(yōu)先”的前提下進行“戰(zhàn)術性調整”。高市早苗(現年64歲)的性格改也難,她作為右翼保守派代表,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主張對華強硬。競選期間為了爭取中間選民,表態(tài)“需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估計只是敷衍。經濟方面務實,維持對華貿易(中國是日本的最大貿易伙伴),避免全面脫鉤。安全方面的基調是對抗,在臺海、東海和南海議題上配合美國對華施壓、進行技術封鎖。估計她在任內將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否認侵略歷史,將會引發(fā)中韓強烈反彈,而美國不一定傾力支持。中日關系不會改善。
高市早苗最重要的一項,是延續(xù)安倍的修憲野心,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一定會引發(fā)地區(qū)軍備競賽。美國雖支持日本“承擔更多安全責任”,但會警惕其不可過度脫離美國設定的“防御性”控制框架。鐵籠擴大了,仍然有鐵籠。
![]()
高市早苗將延續(xù)“親美”主線,但會通過強化自主防衛(wèi)、布局“印太”戰(zhàn)略,力圖在日美同盟中爭取更大話語權,不再無條件追隨。中日關系或會繼續(xù)“政冷經溫”的局面,區(qū)域安全風險上升,中國對日本更加提高警惕。
昨天自民黨總裁選舉第一回投票結果,頭兩名(小泉進次郎和高市早苗)得票都不過半。兩人各有10分鐘時間發(fā)表見解,接下來對兩人進行第二次投票。第一次投票是國會議員295票加上地方黨員295票,共590票。第二次投票是國會議員295票加上47票(都道府縣市的黨代表各一票),共342票。這種安排讓派系幕后角力得以“充分發(fā)揮”。高市早苗得票149+36=185,小泉進次郎得票145+11=156;國會議員只差4票(其中有一票是廢票、耐人尋味)。筆者認為值得進一步研究、有待對她的內閣成員(組成后)進行分析。
總而言之,高市早苗當選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自民黨總裁并出任首相,她能否長期在任?筆者并不看好。小泉派系定必全力打壓。從極端角度看,可以是日本要加快修憲打仗的節(jié)奏,不排除美國想要讓日本當炮灰。平心而論,日本現在已經不是中國的對手,也許日本嘗試修改和平憲法的“最佳時機”(安倍和拜登在任期間)已成過去,因為中國不會坐視不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