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時代打臉的速度,比空調制冷還快。
前腳,董明珠在公開場合說:“有的海龜其實是間諜,我們不要這些留學生。”
后腳,國家直接官宣推出K字簽證——專門為海外高層次人才來華工作開綠燈。
一句話:
國家在全世界“搶人”,
董明珠在家門口“趕人”。
這波對比,真是啪啪作響。
![]()
一、格力的風還在吹,時代的風已經換了方向
董明珠當然是個傳奇人物。
從打工妹干到董事長,一手把格力推成國貨之光。
但她最大的問題,是把過去那一套“廠長思維”,當成了“國家戰略”。
在她眼里,海龜=崇洋媚外,
留學生=不忠不信,
企業只要靠“土專家”就能贏天下。
可問題是——時代早變了。
今天的競爭,不是“我們自己干得多苦”,
而是誰能最快吸收全球最聰明的腦子。
海龜帶的不僅是學歷,還有全球視野、國際網絡、科研方法論。
這才是AI、芯片、生物醫藥這些前沿行業的命門。
你把人家當“間諜”,人家轉身去了美國實驗室、去以色列初創公司,
然后再回來收購你。
這不是安全問題,是眼界問題。
![]()
二、國家在搶“腦子”,董明珠還在數“螺絲”
為什么國家推出K字簽證?
一句話——中國要在全球人才大戰中占坑。
K簽證是專為“高端外國人才”設立的,
科研、教育、創新型企業、前沿技術領域的專家,都能享受快速通道、長期居留、配偶隨行等便利。
換句話說,國家在說:
“聰明人、全球頂級人才,歡迎來中國!”
這跟董明珠那套“自給自足、閉門造車”完全相反。
國家在擴容思維,
她卻在收緊邊界。
這才是真正的“脫節”。
格力空調吹的是冷風,
但她的認知,卻被時代凍住了。
![]()
三、誰在怕“海龜”?怕的不是間諜,是被超越
說到底,為什么一些老派企業家,對海龜、留學生有偏見?
不是因為“安全”,而是因為“危機感”。
他們怕的不是別人不愛國,
是別人比自己更懂全球化、更懂新技術、更懂資本邏輯。
一個格力博士后研究所能研究十年壓縮機,
可AI智能制造一上來,立刻讓這十年研發白干。
老工業時代靠“苦力+忠誠”,
新科技時代靠“創意+腦力”。
你用忠誠拴住的員工,拴不住AI算法。
董明珠擔心的不是“海龜間諜”,
是害怕“海龜”來了,暴露出自己不懂未來。
![]()
四、時代的信號:越開放,越強大
別忘了,中國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閉門思維。
從洋務運動請來的外國顧問,
到上世紀改革開放送出去的第一批留學生,
每一次騰飛都伴隨著“開放”。
如今,全球人才大戰開打,
美國搶AI博士,歐洲搶科研工程師,
新加坡甚至開放“科技金卡”搶中國程序員。
而中國,終于正面加入這場競爭:
K字簽證,就是宣言——中國要用開放贏未來。
董明珠那一套“防人之心”邏輯,
放在今天,就是落伍的“廠長思維”。
世界在融合,她還在數“螺絲刀”。
五、寫在最后:時代打臉,從來都不留情
董明珠沒變,
變的是時代。
在她眼里,忠誠大過能力。
在這個時代,能力就是最大的忠誠。
國家要海龜,是為了讓中國制造變成“中國智造”;
董明珠不要海龜,是怕海龜動了她的“格力江山”。
但時代的真相是——
你不變,時代會換掉你。
當一個國家在全世界搶“腦子”的時候,
那些還在守著“鐵飯碗思維”的企業,
注定會被新風口吹翻。
未來屬于誰?
屬于能聽懂時代風聲的人。
“她拒絕的,是時代的未來;國家爭取的,是時代的天才。”
——這,就是董明珠與K簽證的時代分水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