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無所依》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科馬克·麥卡錫出版于2005年的同名小說,講述貝爾警長、退伍兵摩斯和受雇于販毒集團的殺手齊格,如何因美國、墨西哥交界一宗失敗的毒品交易和丟失的兩百萬美元毒款而有了人生交叉。
影片2007年5月17日先在戛納電影節首映,11月9日在美國上映,好評如潮,次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編劇在內的四項大獎,普遍被認為是科恩兄弟最成功的電影,《滾石》雜志將其視為“科恩兄弟職業生涯新高峰”。
《老無所依》
![]()
在最終成型的劇本上,作為科恩兄弟第一部文學改編電影的《老無所依》可以說非常忠實于原著,兄弟二人一致認為小說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冷酷無情,但有時候又非常動人”。
喬爾·科恩說:“小說已經做到最好了,它非常純粹,我們所做的僅僅只是壓縮。”他們大量刪減了小說出場人數、情節,以及作為小說一大特色的貝爾警長獨白部分,同時把臺詞壓縮到非常低的限度。
喬爾解釋道:“我們對小說通過人物的行為而不是對白折射他們的內心感興趣,所以在電影里,觀眾更多看到的是人物為了生存在做什么。”
![]()
通過麥卡錫的文本,科恩兄弟可以說對小說主題做了極為現實主義但又意象鮮明的視覺演繹,不同于小說以貝爾警長為主,科恩兄弟將退伍兵摩斯和殺手齊格變成和他戲份相當的三足鼎立,并以不同的視覺母題來刻畫人物,得以在銀幕上展現一個“因毒品、金錢以及越戰后遺癥而瘋狂失控的暴力西部世界”。
簡單而言,《老無所依》是一部關于邊界的電影,它冷冽干燥地描述了一些人如何無視世道、公理、人心的界線,而另一些人則在這些界線內外掙扎徘徊。
![]()
就像科恩兄弟大部分電影一樣,《老無所依》開場用一系列空鏡頭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地理環境,同時用公路和荒野之間的柵欄、公路白線奠定了“邊界”這一視覺母題,這一母題在三位主角身上都有不同刻畫,而齊格,則更多是用“門”來體現。
![]()
如果要做一個統計的話,我們可以發現,片中齊格所有重要行動幾乎都與門發生關系,而科恩兄弟也刻意一再強調這一母題。
無論在小說還是電影里,齊格都被視為魔頭,只是在電影里變得更為神秘,包括開場他為什么會被警察逮捕(小說里因為他在某餐館停車場當眾殺人)、片尾為什么會遇上車禍(三個墨西哥青年因吸多了大麻而誤撞了他),以及他如何處理那兩百萬美元(交還給了沒雇傭他的毒梟)的原因都被科恩兄弟隱去,甚至連他參加過越戰的歷史也被刪掉,觀眾最終看到的,是一個永遠在破門而入、殺人如麻的變態狂。
![]()
對象征著死神的齊格而言,門這一象征著界線、隱私、保護的東西根本是形同虛設的,用高壓氣瓶沖開門鎖就是,而人的性命,也是可以隨意奪取的,不管他們是問多了話的小店老板還是無辜的女人,毫無理性和底線可言,就像了解他過去的雇傭殺手威爾斯所說:“他碰上的人一般都活不了多久……就因為你給他添了麻煩。”
![]()
為慶祝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環球銀幕》創刊40周年,我們推出了特別增刊《完全電影130年(第一輯)》,帶來對40部影史經典的全新視角深度解讀。
《老無所依》便是其中一部。關于影片完整解讀,請見 《完全電影130年(第一輯)》。
![]()
![]()
![]()
![]()
![]()
掃碼即可選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