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兵馬俑旅游廣場的“櫟陽古艾坊”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艾草足浴包、艾絨枕頭、艾草精油、艾條、艾柱……這些來自臨潼區櫟陽街道齊家村的綠色產品,正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綠色名片”。
“這個艾草枕、艾錘聞著清香。”從江蘇來的游客孫曉慧拿著艾絨產品不斷贊嘆。攤位前,工作人員一邊介紹產品,一邊講述齊家村如何將小小艾草做成增收產業的故事。
近年來,櫟陽街道齊家村依托艾草易種植、高產出、多用途的特性,將其培育為村集體經濟的支柱產業。通過“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形成從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既盤活了閑置土地,又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我們村艾草一年收三茬,畝均收益超過3000元。”齊家村黨支部書記趙戰峰介紹,艾草適應性強,可在閑置地、林下地種植,通過統一品種、技術、標準和收購的“四統一”管理,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在加工端,齊家村開發出艾條、艾柱、艾草枕頭、精油等多元化產品,大大提升了附加值。銷售上則采取“村企對接+訂單農業”模式,保障了穩定的銷路。
“國慶期間在景區設點,不僅是為了銷售,更是為了推廣我們的品牌。”櫟陽古艾坊銷售人員賀小林說,“很多游客對艾草產品很感興趣,特別是艾草足浴包和精油。”
艾草產業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更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齊家村通過發展艾草產業,已帶動20余名村民穩定就業。同時,通過種植艾草,打造出“艾香田園”景觀,為農旅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個國慶,當游客們帶著兵馬俑的紀念品和櫟陽的艾草產品回家時,小小艾草正以其獨特的方式,講述著一個關于鄉村振興的生動故事。”臨潼區櫟陽街道黨工委書記杜衛軍介紹,未來,該街道計劃進一步推動艾草產業升級:通過科技賦能,推廣無人機植保等技術提升品質;加強品牌建設,借助電商平臺開拓國內市場;推進業態融合,策劃開展艾灸體驗、艾草文化節等活動,實現從“賣產品”向“賣服務”延伸。(記 者:王三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