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居民都喜歡與親戚來往,每到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大家就要聚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家常話,說不完過去的事情。還有一些村民甚至要在農閑的時候要去親戚家住上幾天,這樣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只要遇到大小事情,就能找親戚來幫忙。過去只要是誰家的親戚多,在村里就沒人敢來欺侮。
![]()
而現如今,農村地區出現了“斷親潮”的現象,就是很多人不再與親戚走動了。即使在農村紅白喜事的宴席,也很少有親戚參加。甚至有些兄弟姐妹之間,在父母去世之后,就不再來往了。為此,有村長無奈表示:“農村親情的紐帶在被慢慢削弱。斷親潮愈演愈烈,這已經成為一個大的趨勢。”那么,現在農民居民都不愿意走親戚呢?
第一,地理距離與代際隔閡
![]()
現在農村地區很多年輕人都到城里去打工,一年返鄉不足2次。時間長了,外出打工的人與親戚之間的聯系少了,感情也逐漸疏遠了。此外,年輕一代人與堂表親之間很少來往,甚至互相都不認識,可以說是只是“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就算聚在一起,也是沒什么話可說。而這樣的親戚,只要等老一輩子去世了,大家就再也不會有什么來往了。
第二,維護親情的成本太高
![]()
農村地區走親戚是要人情往來的。比如,逢年過節要送禮,紅白喜子要隨分子錢,這些費用支出會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在多數情況下,村民花了維護親情的錢,在關鍵時候周圍親戚也都幫不上什么忙。
于是,在很多年輕人看來,這種“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的走親戚實際意義并不大。還不如與身邊的同學、同事、朋友搞好關系,或許將來有什么大小事情還能幫得上忙。
第三,親戚間的攀比讓人反感
![]()
現在農村地區只要親戚聚在一起,就要相互攀比收入、孩子成績、存款多少,甚至比誰給的分子錢多。這無形之中會給人以巨大的壓力。如果攀比下來你比別人好,別人會嫉妒你,如果你比別人差,別人會看不起你。為此,不少年輕人表示,與其在親戚面前聊這樣的敏感話題,那還不如干脆減少來往,也落得個清靜自在。
第四,家庭矛盾加劇了“斷親潮”
![]()
現如今,很多農村居民都會因為一些矛盾,導致親情關系破裂。比如,遺產爭奪、借錢不還等。此外,還有一些老人偏心,導致子女間爆發矛盾。舉個例子,現在一些大城市郊區農村遇到拆遷,老人把拆遷補償款都給了兒子,女兒卻一分錢不給。
這樣一來,兄妹之間的關系會迅速惡化,從此再也不會有任何往來。所以,由于各種家庭矛盾的發生,也加劇了農村“斷親潮”。
過去農村居民都喜歡和親戚來往,主要是想大家一起抱團取暖,有什么事情可以互幫互助。而現在農村“斷親潮”愈演愈烈,有些親兄妹都不來往了。這背后的原因,既有地理距離與代際隔閡,也有維護親戚關系成本太高、親戚間攀比讓人反感,還有家庭利益糾紛也加劇了農村“斷親潮”。而對于農村的“斷親潮”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