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春節假期”官宣了!消息一出,網友火速用行動點贊,多家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前和假日期間的機票、酒店搜索量瞬間翻番,春節假期的“含金量”正在飆升。
“史上最長”由4天春節法定假日加上2天調休、2個周末組合而成,可以避免節前連續上班7天,且能更好實現錯峰休假、探親出游“兩不誤”,讓大家從容享受團圓時刻。這樣的安排深得人心,正如網友所言“長假不是‘躺平’,而是讓奔跑的中國有片刻溫情駐足”。再加上近期多地試行學生“春秋假”和“雪假”,讓孩子們有時間在各地最美的季節親近自然。一系列休假制度的優化調整,都體現了民生溫度,成為以人為本治理理念的生動注腳。
“假期”是擴大文旅消費“有錢、有閑、有場景”三要素中的關鍵一環,每逢長假,文旅市場的活躍之勢,都在持續證明著休假制度已成為提升消費活力的重要工具。“史上最長春節假期”不光令網友們興奮,也讓各地“摩拳擦掌”。面對大家的熱情,該拿出什么來待客?除了創新消費場景、推動文旅融合、拿出優惠措施,恐怕還得在提升服務上多動點腦筋、多下點功夫,畢竟每次長假“扎堆”出游,最令游客們頭疼的就是服務體驗的下降。這既需要交通、衛生、文旅等相關部門及早制定應急預案,保障超長假期平穩運轉,也需要景區、商家、各類公共文化場館等持續做好擴大優質服務的能力建設。當然,千萬別忽略了在長假期間默默付出的各類保障人員,應落實好高負荷行業的輪休、調休機制,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安享假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