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常 笑
編輯/黃大路
設計/顧 遠
當汽車行業的競爭焦點,日益聚焦于核心技術的研發與快速迭代時,車企圍繞“自研”與“外采”的路線之爭亦是未曾停歇。
近年來,傳統車企長期堅持的垂直整合模式逐漸松動,開始轉向中國供應鏈采購核心技術。從電池系統到智能駕駛方案,中國企業的“自研方案”開始走到臺前。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以“全域自研”為核心戰略的零跑汽車,近期交出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9月25日,零跑汽車在其位于浙江金華的智能制造基地舉行了第一百萬臺整車下線儀式,成為繼理想汽車之后,第二家達成此成就的中國新勢力車企。
![]()
而在隨后的10月1日,零跑汽車官方又公布了9月交付數據,其單月交付量首次突破6萬臺大關,達到66657臺,在月交付創新勢力品牌紀錄的同時,已連續七個月坐穩新勢力銷冠。
兩則喜報聯袂而來,不僅是零跑汽車自身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節點,更是中國新勢力車企在經歷了初期的野蠻生長、行業洗牌和技術沉淀后,開始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的縮影。
![]()
月交付破六萬、百萬輛達成
零跑造就行業增速“領跑者”
當零跑汽車的第一百萬臺整車緩緩駛下生產線,這不僅僅是數字的增長,更是其商業邏輯在市場端的有力驗證。
站在消費者視角來看,經歷了“蔚小理”三分天下的早期認知之后,零跑這兩年以一種近乎“黑馬”的姿態,憑借穩健的步伐和持續的增長,悄然躋身第一梯隊,并成為繼理想之后,第二家叩開百萬臺大門的新勢力企業。
根據公開數據,零跑汽車自2023年起便進入了增長快車道。2023年全年實現交付144155輛,同比增長近三成;2024年更是銷售近30萬輛,同比增長約103.8%,超額完成了25萬輛的年度目標。
![]()
進入2025年,其增長勢頭未減,1-9月累計交付量已達395516臺,其中9月單月更是突破6萬臺大關,同比增長超97%。這一增速不僅遠高于同期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增速,也顯著領先于多數新勢力同行。
站在品牌月交付突破六萬臺的節點上,這個成績不僅創下了新勢力品牌月度交付紀錄,更標志著零跑已從“黑馬”蛻變為具備持續爆款輸出能力的主流玩家。
連續七個月位居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并且在新能源全品牌(包含傳統車企轉型品牌)排名中也穩定進入前十,甚至放到燃油車領域,也可以比肩很多傳統品牌的月銷水平,這種銷量表現更說明了零跑汽車在終端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尤其是在市場整體增速放緩、價格戰此起彼伏、消費者觀望情緒漸濃的背景下,零跑能夠維持這樣的增長勢頭,其背后必然有其獨特的市場邏輯和產品競爭力。
對此,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在下線儀式上表示:“我們用了五年時間,實現了從第一輛零跑S01到第50萬輛零跑汽車的下線。我們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又完成了從50萬輛到100萬輛的下線,這說明零跑發展的加速度已經越來越快。”
從50萬臺到100萬臺,用時不足一年,零跑的這種增幅也創下了新勢力品牌同階段最快紀錄。 數據顯示,零跑于2024年10月17日達成第50萬臺量產車下線,至2025年9月25日實現第100萬臺下線,間隔僅約11個月。
![]()
而支撐零跑實現這種階段性快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其官方表述為核心技術的全域自研能力。
從2015年零跑誕生之初,就始終堅持的“全域自研”技術路線,如今終于到了“收獲”時分。其技術儲備覆蓋了LEAP自研技術架構、八合一電驅系統、CTC(Cell to Chassis)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四域合一(智能座艙域、智能駕駛域、車身域、動力域)電子電氣架構、智能座艙操作系統、智能駕駛算法等關鍵領域。
而這背后的產業邏輯也顯而易見。首先,自主掌控核心技術,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更快地對產品進行升級和迭代,保持產品競爭力。
其次,通過自研替代外購,尤其是在核心部件上,可以有效降低對供應商的依賴,提升議價能力,并通過規模化生產攤薄研發成本,從而在定價上獲得優勢。
最后,自研技術還能夠形成企業獨特的技術標簽和產品賣點,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潭。
不難看出,零跑試圖構建的是一個“技術自研-成本優化-產品力提升-銷量增長-規模效應-反哺研發投入”的正向循環。
而從其階段性成果來看,這一循環顯然在當下市場環境中得到了有效驗證。
對此,朱江明也在下線儀式上激動的表示:“我們希望在未來一年,同樣可以在這里見證下一個100萬輛零跑汽車的下線。”
![]()
全域自研
理性消費時代的“堅守者”
當下的新能源車市,在經歷了早期的補貼紅利、資本狂熱和概念炒作之后,行業正步入一個更加成熟和理性的發展階段。
消費者不再輕易為噱頭買單,而是更加關注產品的本質價值——配置、品質、價格以及綜合使用成本。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零跑汽車長期堅持的“好而不貴”產品策略,似乎找到了其施展的空間。
“好而不貴”并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零跑基于全域自研能力構建的核心競爭力。 零跑的邏輯很清晰:通過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控,實現成本可控和品質可控。
例如,其自研的四域合一電子電氣架構,大幅減少了ECU數量和線束長度,不僅實現了整車的減重,也能有效降低線束使用的成本。
類似的成本優勢,并非通過犧牲配置或品質得來,而是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實現的。因此,零跑能夠在保證“越級配置”的同時,堅持“成本定價”策略,讓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
![]()
而為了支撐“好而不貴”策略并實現銷量的持續增長,零跑多年來陸續構建出了相對完善的產品矩陣。 目前,零跑產品線已覆蓋A、B、C、D四大系列,構建了包括轎車、SUV、MPV在內的完整產品矩陣。
從滿足家庭出行的主力車型,到追求極致性能與豪華體驗的高端產品,零跑力求在每個細分市場都提供物超所值的選擇。
全新戰略級產品Lafa5在9月慕尼黑國際車展上全球首秀;而即將亮相的全新D系列,也將搭載領先的百萬級技術及體驗,真正以科技普惠重塑豪華旗艦。
![]()
這種全面均衡的產品實力,使得零跑不僅能夠打造爆款車型,更能保持全系產品的更新迭代和持續競爭力,滿足用戶日益升級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這種“用戶友好”的品牌形象,在理性消費時代顯得尤為珍貴,也為其積累了深厚的用戶基礎和良好的市場口碑,這是其能夠持續熱銷、實現超長產品生命周期的重要原因。
![]()
跑通模式
“含金量極高”的百萬臺下線
百萬臺下線不僅是一個產量數字的積累,更反映了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質量控制、市場營銷、渠道建設乃至財務狀況等多個運營維度上的綜合能力。
對于新勢力車企而言,如何在快速規模化的同時,保持運營的健康度和可持續的盈利前景,是其從“網紅”走向“長紅”的關鍵。
而零跑的一百萬臺下線,無疑是一個“含金量極高”的百萬臺。這體現在其產品結構、市場布局、經營狀況等多個維度,共同構成了獨特的“零跑現象”。
從產品結構看,零跑的百萬臺銷量并非依賴單一爆款,而是多點開花、全系發力的結果。 其完整的產品矩陣確保了對不同消費層級和使用場景的覆蓋,避免了因單一車型市場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這種產品策略的均衡性,使得零跑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整體銷量的穩定增長。
從市場布局看,零跑實現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持續發力。 在鞏固國內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零跑首創“輕資產”出海模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2025年1-8月,其累計出口量已超3萬臺,位居中國新勢力品牌榜首,并躋身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場前列。
![]()
海外市場的拓展,不僅為零跑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更重要的是,百萬銷量背后的多元需求和豐富場景,不斷沉淀、錘煉、轉化為零跑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能力,進一步反哺其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形成規模效應和技術能力的良性互動。
從經營狀況看,零跑正朝著規模化盈利的目標穩健邁進,并展現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 2025年上半年,零跑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成為繼理想之后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新勢力車企,這一節點早于小鵬、蔚來、小米汽車等同行。
![]()
同時,零跑在2025年還上榜了《財富》中國500強榜單和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這些成績的取得,標志著零跑“堅持核心技術全域自研,建立成本可控、品質可控的技術優勢,逐步形成技術能力和規模效應的良性互動”的商業模式開始奏效。
朱江明提出的“做龜兔賽跑的烏龜,每年進步一點點”的愿景也正在變為現實。
“零跑現象”的本質,是中國經濟動能轉換背景下,以核心技術為驅動、敢于創新商業模式、積極參與全球競爭的新科技企業的成功縮影。
而這種模式的成功,不僅增強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也為更多致力于技術創新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信心和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