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耳光打走了16歲的女兒,十年了,女兒的消息如石沉大海,母親王女士在鏡頭前喊話:希望你回來,當面說清誤會!媽媽一直愛你!
![]()
王女士的前夫賭博,家暴,因此,王女士和他離婚,獨自在重慶撫養女兒小梅。
2015年,王女士姐姐家的兒子因為上學,周末就去小梅子家里住。但是,她們家房子小,王女士就讓小梅給表哥騰出臥室。
小梅當時已經16歲,心存不滿,后來干脆提出不想上學了。王女士多次問女兒,但是小梅不說,王女士盛怒之下打了女兒耳光。沒想到三天后,小梅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
王女士到處尋找.花光了積蓄,一邊打工一邊找,多地尋找未果,她內心一直愧疚,也經常自責。認為是因為自己的耳光導致女兒不肯回家。她這才在媒體上喊話,說永遠不會放棄找女兒,還提供了電話。
但是這件事,上了熱搜后,沒有多少人同情王女士,倒是有人心疼小梅。這是為什么呢?
![]()
1、不尊重女兒。
王女士家里住房本就小,家里女兒也這么大了,正是發育期,讓一個男孩住進來,盡管是親戚,也是諸多不便。
母親可以當好人,但女兒這么大了,要征求她的意見。再說,一個青春期的男生住在女孩屋子里,別說是體味,就是穿衣服在客廳溜達都不方便。
單親媽媽,更應該凡事都站在女兒的角度去想問題。
為了外甥委屈女兒,還以為自己多偉大!難怪有人說:讓你外甥養著你吧!
![]()
2、母親對女兒關心不夠。
小梅的童年在父親的陰霾下長大,好不容易跟著媽媽逃離了魔窟,需要更多的愛和心理建設。
女兒說輟學,為什么不放低姿態去問,畢竟,一個半大小子住在家里,會不會對小梅說過什么?或者是做過什么?
媽媽如果真的低下頭,和女兒聊,女兒為什么不會敞開心扉?
在情緒激動時,王女士動了手,是一巴掌還是幾巴掌,還是說了什么,刺激到了女兒?
癥結所在,還是母親當時的態度和一貫的作風。
![]()
3、親戚的邊界感。
姐妹之情,和親,大但比起女兒還是差一點。
在王女士心里外甥是親戚,也是客人,女兒是主人,讓著客人才是懂事。
問題是臥室是私密空間,女孩這么大了,總有一些小秘密。
俗話說,客隨主便,主人先要方便才行。
尤其是這種常駐大使,不是實在沒辦法,都不該留在家里,萬一有什么事,親戚成仇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婉言拒絕,可以吃飯,但不要收留。這不是冷血,是無奈。也是避免矛盾的唯一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