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名一錢(bù míng yī qián),也作不名一文、一文不名,意思是沒有一文錢,形容非常貧窮。成語出自《史記·佞幸列傳》,“長公主賜鄧通,吏輒隨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
鄧通,乃西漢屬郡南安縣人。早年間,憑借著會持棹搖船的技能,鄧通在宮中謀了個“黃頭郎”的差事,也就是管理船只的小吏。
一日,漢文帝夜間做夢,夢到自己即將上天,卻怎么也上不去,這時漢文帝感到背后有人推了自己一把,這才使得自己登上天堂,漢文帝轉頭看去,卻看不清那人面貌,只看見此人腰帶下的衣背縫穿了個洞。
夢醒之后,漢文帝來到漸臺,在眾黃頭郎中尋找夢中之人,不久便看到有個黃頭郎的衣服后面穿了個洞,于是上前詢問他的姓名,得知對方叫作鄧通后,鑒于“鄧”與“登”諧音,漢文帝因此認定鄧通便是在夢中助自己上天之人,鄧通由此開始受寵。
![]()
鄧通雖然才學淺薄,但其心思卻很活泛,深知機會來之不易的他,每天陪在漢文帝身邊,將其服侍得服服帖帖,而且表現的很是老實本分,從不與外人交往,就算是漢文帝給他假期,他也很少離開宮廷。
漢文帝見其如此乖巧懂事,對其愈發寵信,漢文帝自己雖然崇尚節儉,但給鄧通的賞賜卻十分大方,不僅先后賞賜給鄧通上億錢,更是將其破格提拔為了上大夫,甚至還多次前往鄧通家中玩樂。
![]()
漢文帝五年(前175年),為了扭轉混亂的幣制,刺激商業發展,漢文帝廢除了呂后推行的五銖錢,開始發行四銖錢,并下令廢除盜鑄錢令,允許私鑄錢幣。吳王劉濞憑借著境內有銅山的優勢,大量開采銅鑄錢,一時間遍地都是 “吳王錢”。
一日,漢文帝命令相士給鄧通看相,相士說,“鄧通將來可能窮困饑餓而死。”
漢文帝聽罷笑道,“想要鄧通富貴,只需朕一句話,他怎會窮困呢?”
為了使鄧通富貴,更為了遏制諸侯王的勢力,對抗日益流通的“吳王錢”,漢文帝將屬郡嚴道的銅山賜給了鄧通,準許鄧通自己鑄錢。在漢文帝的支持下,“鄧通錢”迅速流通全國,鄧通更是借此積攢了大量財富。
![]()
后來,漢文帝身上長癰,為了討好漢文帝,減輕他的痛楚,鄧通便經常替其吸吮膿水。
見到鄧通如此關愛自己,漢文帝便問鄧通說,“天下誰最關心和愛護我呢?”
鄧通回答說,“應該沒有誰能夠比得上太子。
一日,太子劉啟前去探問病情,有心試探太子的漢文帝,便讓太子劉啟替自己吸吮膿水,劉啟雖然按照父親的吩咐做了,但卻面有難色,這讓漢文帝內心很是不快。后來,劉啟得知事情的起因是鄧通經常替文帝吮癰,心中對其頗為怨恨。
![]()
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六月,漢文帝駕崩,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漢景帝即位后不久,鄧通便遭到罷免,就此居家閑居。
漢景帝即位后,重用曾任太子家令的晁錯,開始推行削藩政策。為了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同時也為了遏制漢文帝廢除盜鑄錢令后,導致全國各地私鑄成風,導致標準不一、幣制混亂的問題,漢景帝開始收回鑄幣權。
然而,鄧通竟然公然違抗朝廷法令,偷偷跑到了境外的西南夷地區繼續私鑄貨幣,結果被人告發。漢景帝本就對鄧通懷有怨氣,得知消息后立即將鄧通下獄審問,查證屬實后,將鄧通的財產全部沒收,并對鄧通私鑄錢幣的行為進行處罰,結果鄧通不僅因此一貧如洗,還欠下了數億的債務。
![]()
漢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見到鄧通十分可憐,便時不時的賞賜給他一些東西,讓其拿去換錢度日,結果每次館陶長公主剛剛交給鄧通,便隨即被監視鄧通的官吏給收走了,以致鄧通始終窮困潦倒。館陶長公主無奈,只好派人定期給他送去一些衣食,使其能夠勉強度日。
不久后,鄧通便因窮困潦倒、饑寒交迫,死在了所寄居的人家。鄧通死后,人們才發現,曾經富可敵國的鄧通,身上竟然連一個錢幣都沒有,不禁讓人萬分唏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