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貓姐
圖片 |網絡
本文字數 |1751
這是老陸不老為你寫的第272個故事
01
國慶前兩天,我看見了一個老員工的離職前感悟,老大哥是我前司的團隊領導,在這個市場不太樂觀的情況下,他依然撐到了現在才退場。
我跟他私聊了一會兒,他說實在熬不住了,太累了,每天在工作中的弦都繃緊了,現在雖然短暫的失業了,但內心深深吐了一口氣:舒坦。
如果說前幾年陸陸續續有很多人失業,比例還算不上太高,但是再看今年,失業、裁員這種“臨時炸彈”卻起了堆,集中爆發了。
我身邊很多工作穩定的朋友,都陸陸續續失業了,現在失業不是件什么特殊的事情了,反而變成了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甚至沒失業過反而成為了一種“稀奇”。
別說小公司了,我見過不少大廠也開始突然裁員,相對來說,大廠的裁員稍微體面一點,至少有大禮包可以領取,短暫的可以撐過幾個月。
我失業后,短視頻總是刷到相似的失業人,無論在哪個城市、曾經做著什么崗位、多大年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酸歷程要對外說起。
在網上看到一組數據,7月全國16-24歲青年失業率達17.8%,是25-29歲群體的2.6倍,凸顯就業弱勢,2025年高校畢業生達1222萬,疊加往屆未就業群體,形成超1500萬青年集中求職“洪潮”。
現在失業的這些人,跟年齡、學歷無關,有人是被動離開,有人是主動離職,也有集體性裁員,我一個朋友在中小企業做小組領導,今年他們公司效益不好,很多業務都停滯了,剛過完半年度會議后,一周內他們公司就做了部門人員調整。
他們整個業務部23個人,全部裁掉了,一周內全部清退辦理完。
現在來看,失業是個普遍性的集體事件,而不再是偶發的個人事件,這個話題好像又開始變成不是那么沉重了,真的沒什么大不了的,失業后也可以有其他的選擇。
盡早擺脫普通工職員的思想,花點時間在謀生方面,還有,一定要脫下孔乙已的長衫,不要被以前的職位、薪資、平臺限制住了,有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曾經那么輝煌,現在處于低潮期,拉不下面子。
面子真的不重要,里子更打緊。
我認識的一個總監級別人物,在上海也算是稍有名氣的,也是在今年失業的,按理說他應該不缺錢,曾經賺的已經夠生活很久很久了,但他沒有陷入那種得過且過的生活中。
在他失業半個月后,他居然做起了短視頻創作,主打自己做紅燒肉,傍晚在上海附近工地旁擺地攤賣盒飯,一份15元,別說,他視頻從第一條到現在的二十幾條,數據越來越好了,粉絲也漲了不少。
有想法的人,無論去做什么都會有一番成績的。
02
網上都在說,現在環境不好啊,找工作難,創業更難。
可歷史告訴我們,每次經濟低谷,都有一批人逆勢崛起,2008年的金融危機,阿里、京東反而加速擴張,2020年口罩,線上教育、遠程辦公爆發。
再看看現在,AI、新能源、跨境電商,正在重塑整個商業世界,危機,就是舊模式崩塌,新模式崛起的時候。
打工是挺難,因為打工的模式幾乎是一成不變的,大多數公司都是傳統行業,這幾年傳統行業縮減的越來越少了,新興行業卻在瘋狂搶人。
在每個時代,都有一股紅利期,這個時間或許不會太長,所以一定要抓緊機會,有的紅利期可能就半年、一年左右,有的紅利期兩三年,錯過就沒了。
失業后千萬別垂頭喪氣,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別一失業就想著all in創業,如果我們沒有創業的能力,還是先小范圍測試,比如:用業余時間做自媒體、接私活、嘗試自由職業之類的。
找到正向反饋后,再逐步放大,這里我就不說的很細了,嘗試自由職業的前提是,你至少對這個行業有一點了解,以及這個行業可以盈利的方向。
比如,你有相機那就試試接約拍或者周末在你們當地的熱門景點門口去擺攤,10元/張,50元/張,這種屬于靈活快錢,做好了一天收入并不比上班低。
還有那種會化妝的,到當地婚紗店或者攝影店去做助理,等技術好了也可以接私單,現在情緒消費真的太容易了,在江浙滬,化個妝,收費至少上千元。
總之,能做的活兒太多太多了,你可以靠著自己的思考、摸索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讓收入變得多元化,多嘗試幾個新技能,這個不行,那個總可以的。
現在這個時代,早就沒有穩定的工作了,真正的穩定,不是一輩子待在一個崗位,而是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你都有能力應對。
畢竟,當風雨來襲,唯一的依靠,是你自己擁有的技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