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要盡量去做讓你有生理性反應的事情”
最近經常看到這句話,高敏感的我深感認同。
一年前,我就是靠著自己的「生理性反應」,找到了我的天賦職業。
![]()
高敏感的我,在不適合的環境里不斷內耗
30 歲生日那天,我躲在公司廁所哭了半小時。
起因是午休時無意間瞥見同事在微信里說
“她做事太較真,跟她對接好累。”明明前一天為了配合她的進度,我熬夜改了三遍方案,這句話像針一樣扎進心里,反復回放了好幾遍。
下午做季度報表時,手還在發抖,把三個關鍵數據填反,被領導當眾提醒 “細心點”,那一刻真想找地縫鉆進去。
作為典型的高敏感人,這幾年職場生涯,我像顆擰巴的螺絲釘,被無形的繩索捆得喘不過氣:
領導在周會上說“有些同事效率有待提高”,我立刻對號入座,哪怕當月 KPI 排名前三,也會盯著自己的工作記錄找 “怎么提高效率”;
跨部門協作時,對方只是語氣急了點說“這點小事還要確認?”,我就會腦補出
“他肯定覺得我不專業”,之后每次溝通前都要提前寫好逐字稿,反復演練半小時;同事找我幫忙做 PPT,明明自己手頭有緊急項目,可看著對方 “求你了就差這個” 的眼神,話到嘴邊的 “不行” 變成了 “我盡量”,結果熬夜趕工到凌晨,自己的報告差點延誤提交......
內耗到極致時,連和男友吵架都在道歉“對不起,是我太敏感了”,直到他無奈說
“你從來沒為自己活過”,我才發現:自己不僅搞砸了工作,生活也亂七八糟......
![]()
![]()
被傾聽的那刻我開始
重新養自己一遍
就在我快要崩潰時,朋友推薦我找心理傾聽師聊聊。
第一次連線時,我攥著手機緊張到語速飛快,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腦倒出來,最后哽咽著說“我是不是真的很討人嫌?”
讓我意外的是,傾聽師沒有說 “你別想太多”,也沒有教我 “怎么變得不敏感”,只是輕聲說:
“你把別人的情緒和評價都扛在自己身上,一定很累吧?你那么在意別人的感受,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
這句話,讓我瞬間破防,眼淚沒忍住砸在手機屏幕上,喉嚨發緊到說不出話。
傾聽師似乎聽出了我的哽咽,沒有催我說話,只是慢慢說:
“你剛才提到,能察覺到同事微信里的語氣不對,還愿意熬夜幫她改方案......這些不是多事,也不是敏感過頭,而是你天生的共情力啊。很多人想理解別人,卻連對方的委屈都察覺不到,而你不用刻意學,就能捕捉到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這其實是很珍貴的能力。”
我當時愣了好一會兒,手指還停在手機屏幕上,眼淚還沒干。
第一次有人告訴我,我一直討厭的「高敏感」,不是缺陷——
那些讓我在職場里內耗的 “過度在意”,那些讓我總擔心“給別人帶去麻煩” 的 “多想一步”,竟然是 “共情力”?
原來我不是 “太敏感”,而是擁有別人沒有的 “情緒捕捉能力”?
也是從那天起,我開始試著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跟著傾聽師學簡單的心理學方法,重新養自己一遍:
用「課題分離」告訴自己 “同事的評價是她的課題,我無需負責”,慢慢敢對超額求助說
“我手頭有緊急工作,明天幫你可以嗎?”用「情緒日記」記錄 “今天哪些事讓我不舒服”,比如 “領導沒加表情的‘好的’讓我不安”,再寫下 “他可能只是在忙,并非針對我”,逐漸減少自我懷疑;
甚至開始主動幫朋友梳理情緒 —— 閨蜜糾結要不要辭職時,我陪她分析 “工作里讓你開心的部分是什么”“辭職后最擔心的是什么”,最后閨蜜說“和你聊完,我心里輕松多了,好神奇。”
那一刻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的「高敏感」真的能幫到別人。
也是這時,一個念頭慢慢清晰:
既然高敏感天賦讓我擅長傾聽和共情,那我能不能利用這個優勢,學習成為心理傾聽師,探索多份自由職業呢?
![]()
萌生了想法后,我開始更細致地思考和計劃:
雖然擅長傾聽共情,也對心理學感興趣,但零基礎的我,真的能學得明白,合適入行嗎?
心理傾聽師的工作前景怎么樣呢?適合長期發展嗎?
懷著這樣的期待,我查閱了資料,發現傾聽師的入職門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也沒有專業心理學科班出身的要求;
只對學歷做了限制,要求大專及以上。
學成之后可以先從副業做起,既不影響原本的工作,又能獲得額外的價值感和收入。
原來,很多人利用下班后的空閑時間參加心理傾聽師的職業培訓。
TA們通過幾個月的學習和考核后開啟了助人的生活。
從學習專業的心理知識技能,到通過專業老師的實操指導提高技能運用,再到通過考核,最后成為心理傾聽師,TA們發生了太多太多的變化:
“學習傾聽師課程時,很喜歡每周自我探索,記得第一次上探索課時老師對我的點評,讓我心猛的一緊,老師通過評論看到我的內心深處,第一次有人看到真實的我,我哭了,原來心理學如此神奇,因此我也更加堅定走在心理學入行路上,治愈自己,也溫暖他人。”
“從事傾聽師工作,當我靜下心來傾聽另一個人的故事,我竟能敏銳地捕捉到對方情緒背后的需求。那種與生俱來的敏感共情力,終于找到了它的用武之地。”
“讓我驚喜的是,在幫助他人梳理情緒的過程中,我也在一寸寸走近自己、理解自己。每一次傾聽,都成了一場自我療愈;每一個傾訴案例,都讓我變得更包容、更平和。”
![]()
(傾訴者給予傾聽師的評論)
曾經,我總是責怪自己過于敏感、容易內耗;在不適合的環境下不斷懷疑自己......
分享出這些,是希望能給像自己一樣敏感細膩卻忽略自己天賦的朋友們一些力量和希望。
也想將這個能學到專業知識和系統方法,還有提供入駐平臺機會的《心理傾聽師培養計劃》分享出來。
![]()
如果你也是性格敏感、細膩、喜歡心理學,想探索「越干越值錢」的自由職業:
千萬不要浪費你與生俱來的高敏感優勢,試試了解心理傾聽師這個助人且自助的自由職業。
關于學習計劃,以及后續副業/轉行的發展,你可以先點擊圖片,添加老師領取「傾聽師學習體驗大禮包」,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入門心理傾聽師。
↓點擊圖片,添加規劃師↓
0元領取(滿足大專學歷)
①專業顧問1V1職業規劃
②傾聽師潛質專業測評
③120分鐘「傾聽師入門體驗課」
![]()
參與《心理傾聽師培養計劃》能收獲什么?
①收獲可以終身發展的事業,越干越值錢
很多工作都是青春飯,拼的是能熬夜、能加班,等到一定年齡熬不住了拼不過年輕人就被淘汰。
學習后通過考核,除了成為壹心理【即時傾訴】平臺的專業心理傾聽師,還有機會0元參與壹心理平臺小紅書ip打造培訓,從零到一運營自己的賬號,打造爆款筆記,成為有影響力的個人ip。
![]()
②在心理行業頭部品牌深耕,培養專項職業技能
壹心理作為深耕心理服務14年的專業平臺,自有用戶4800萬,新媒體用戶超1800萬,用戶覆蓋147個國家和地區。
因此,在壹心理平臺學習和工作,你將不用自己拓客,平臺會自動派單;平臺還會持續提供專業培訓,助力新手期的你提高專業勝任力。
![]()
壹心理推出的《心理傾聽師培養計劃》整個學習過程都是真正的師徒制的實操學習,由臨床實踐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和傾聽師帶領,傳授一線工作經驗,讓你學習路上不走彎路。
![]()
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果你也是高敏感者,被困在傳統的工作環境下內耗焦慮,你也期待發展一個越干越值錢、有價值感且能實現終身成長的自由職業...
↓點擊圖片,添加規劃師↓
0元領取(滿足大專學歷)
①專業顧問1V1職業規劃
②傾聽師潛質專業測評
③120分鐘「傾聽師入門體驗課」
*學習效果因人而異,由于學習積極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