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孕階段和進行輔助生殖技術治療過程中,子宮內膜厚度始終是醫生與患者共同關注的核心問題。近期一項覆蓋中國五家生殖中心、超過40,000個周期的研究深入剖析了子宮內膜厚度與臨床妊娠率、活產率及流產率之間的復雜關聯,為這一關鍵議題提供了新的參考依據。
![]()
研究發現
1. 子宮內膜厚度與妊娠率的關系:
![]()
① 當子宮內膜厚度小于12mm時,每增加1毫米,臨床妊娠率就能提升10%,活產率也會增加9%。
這一數據清晰地表明,在這個厚度區間里,子宮內膜就像一片慢慢變得肥沃的土地——每厚一分,就能為胚胎著床、后續生長發育創造更優越的條件。從生理層面看,偏薄的子宮內膜往往容易出現血液供應不足、細胞滋養不夠等問題,不利于胚胎 “扎根”;而隨著厚度逐漸增加,子宮內膜的容受性(也就是接納胚胎的能力)會隨之改善,不僅能更好地 “容納” 胚胎,還能促進胚胎與子宮內膜間的良性互動,進而讓妊娠成功的概率更高。
② 當子宮內膜厚度在12-15mm之間時,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穩定在60.33%-60.73%和46.09%-46.92%的理想水平,且這兩項數據與子宮內膜厚度的增加并無顯著關聯。
此時的子宮內膜在結構上更加完善,血液供應豐富,細胞排列有序,能夠為胚胎的著床和早期發育提供穩定的支持。
③ 當子宮內膜厚度≥15mm時,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分別下降6%和4%。
子宮內膜若過厚,可能會出現血液灌注不均的情況——內膜部分區域或許會面臨缺氧或營養供給不足的問題,而這會直接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除此之外,過厚的子宮內膜還可能伴隨炎癥反應,或是引發激素水平紊亂,這些因素最終都可能對妊娠結局造成不利影響。
最佳厚度范圍:當子宮內膜厚度在12-15mm之間時,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達到最佳水平。
![]()
2. 流產率的變化:
① 當子宮內膜厚度小于12 毫米時,隨著子宮內膜厚度的增加,流產率會顯著下降,厚度每增加1毫米,流產率就能降低8%。
② 當子宮內膜厚度超過 12 毫米后,流產率便不再出現明顯變化,這表明此時即便子宮內膜厚度繼續增加,也難以進一步降低流產風險。
這一結果進一步強調了子宮內膜厚度在維持妊娠穩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較薄的子宮內膜可能無法為胚胎提供足夠的支持和保護,容易導致胚胎著床不穩或發育異常,從而增加流產的風險。
而隨著子宮內膜厚度的增加,其結構和功能得到改善,能夠更好地承受胚胎生長發育過程中帶來的各種生理變化,為胚胎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生長環境,從而降低流產的發生率。
![]()
3. 結論:
在新鮮胚胎移植周期中,子宮內膜厚度與妊娠結局呈曲線關系。當子宮內膜厚度≥12mm時,妊娠結局最佳;但當厚度≥15mm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妊娠結局。
![]()
因此,醫生在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時,可以根據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情況,合理調整治療策略:
● 對于子宮內膜厚度較薄的患者,可以采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等方法來增加子宮內膜的厚度;
● 對于子宮內膜厚度過厚的患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存在宮內病變,如息肉、肌瘤或增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以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
參考文獻
Xu J, Zhang S, Jin L, et al. The Effects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 on Pregnancy Outcomes of Fresh IVF/ICSI Embryo Transfer Cycles: An Analysis of Over 40,000 Cycles Among Five Reproductive Centers in China.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2;12:788706. Published 2022 Jan 24. doi:10.3389/fendo.2021.78870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