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陜西延安寶塔區浪子烤肉店使用“陰陽菜單”一事引發討論,有網友反映該店針對本地人和外地人使用不同菜單,實測點單相同的一頓飯付款卻相差59元。9月27日,記者從延安市寶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店已停業,市監局責令其立即整改,并對該店依法立案,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9月28日南方都市報公眾號)
一頓烤肉,本地人結賬與外地人相差59元;一句“老顧客打折”,成了“陰陽菜單”的遮羞布。烤肉店的操作,不僅讓消費者心寒,更戳中了旅游城市“待客之道”的痛點。市監局的迅速介入、店家停業整改,雖及時回應了輿論關切,但這起事件留下的警示遠未結束:旅游城市的口碑,不能毀在“宰客”上。“待客之道”,若變成“看人下菜碟”的算計,最終只會把游客“趕”走,砸了自己的飯碗。
“烤面皮差7塊、烤鍋巴差11塊、羊雜差10塊”,這份“價差清單”背后,是店家對“短期利益”的貪婪,和對“長期口碑”的漠視。他們以為,外地游客“來一次就走”,宰一筆是一筆,卻忘了:在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一次“被宰”的體驗,會通過一條視頻、一篇吐槽,傳遍全網。網友的曝光讓“浪子烤肉店”聲名狼藉,而潛在游客看到這樣的新聞,難免對“延安旅游”產生戒備,“連一頓飯都要分本地外地,這座城市還值得去嗎?”
這種“宰客式”經營,本質是“撿芝麻丟西瓜”。對旅游城市而言,游客不僅是“消費者”,更是“城市形象的傳播者”。一頓實惠的飯、一次暖心的服務,能讓游客成為城市的“活廣告”;而一次“被坑”的經歷,足以讓他們成為“負面宣傳員”。烤肉店或許靠“陰陽菜單”多賺了幾筆,但失去的是無數潛在游客的信任,損害的是整個延安旅游市場的聲譽——這種短視行為,無疑是“自殺式”經營。
“待客之道”是旅游城市的“生命線”,容不得半點算計。延安作為紅色旅游名城,吸引游客的不僅是革命歷史的厚重,更應有“以誠待人”的溫度。所謂“待客之道”,核心是“公平”與“真誠”:無論本地外地,消費時都該享受同等的價格、同等的服務;無論是否“老顧客”,都不該被區別對待。因為對游客而言,“不被宰”是最基本的需求,“被尊重”是最核心的體驗。
反觀這起事件,店家口中的“老顧客打折”,不過是“宰外地客”的借口。真正的“老顧客優惠”,應是明碼標價的會員福利、公開透明的折扣活動,而非“看人下菜碟”的暗箱操作。當外地游客發現自己“多花59元”,感受到的不僅是經濟損失,更是“被歧視”的委屈——這種體驗,會讓紅色圣地的光環蒙上陰影,讓游客對城市的好感蕩然無存。旅游城市的“生命線”,從來系在“游客的信任”上,容不得半點投機取巧的算計。
市監局的迅速立案、責令整改,展現了“零容忍”的態度,但要徹底杜絕“陰陽菜單”,僅靠“事后嚴懲”不夠,更需“事前防范”的長效機制。一方面,監管部門要補上“日常監管”的短板——此次通報承認“存在薄弱環節”,未來應加強對旅游景區、餐飲聚集區的常態化巡查,通過“明察暗訪”排查“陰陽菜單”“缺斤短兩”等問題,讓商家不敢輕易越界;另一方面,可推動“明碼標價”的規范化,要求餐飲商家將所有菜品價格公開公示,甚至在線上平臺同步價格,讓游客消費前“心中有數”,從源頭減少“價格欺詐”的空間。
同時,也需暢通游客維權渠道。比如設立旅游投訴“快速響應”機制,讓游客遇到問題能及時求助、快速解決;鼓勵游客對“宰客”行為進行監督舉報,并給予適當獎勵,形成“全民監督”的氛圍。唯有監管“不缺位”、維權“有保障”,才能讓商家心存敬畏,讓游客安心消費。
“59元的價差”,看似不大,卻丈量出商家經營格局的大小,也考驗著旅游城市的治理溫度。延安的教訓警示所有旅游城市:“待客之道”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公平與真誠;靠“宰客”牟利,終究是“一錘子買賣”;唯有以誠待人,才能留住游客,守住口碑,讓城市的旅游之路越走越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