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球知識局
文字 | 杔格
校對 | 汑洛 編輯 | 澄澈
這,是一座高達625米的橋。
這,是一座主跨長達1420米的橋。
這兩項數據,都是世界第一:一個是世界第一高,一個是世界山區峽谷第一跨。
這就是花江峽谷大橋,“橫豎都是世界第一”。
(圖:杔格)▼
![]()
![]()
![]()
今天(2025年9月28日),經過3年多的建設歷程,花江峽谷大橋終于建成通車了!
今日10時24分,大橋建成通車
標志著六安高速全線貫通
(圖:杔格)▼
![]()
為什么要建設世界第一高橋?
“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貴州已建和在建橋梁超過3.2萬座。世界高橋前100名中,貴州包攬了近半數席位,前3名均坐落于貴州的崇山峻嶺間。
貴州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
![]()
排名第一的花江峽谷大橋,是黔S57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于2022年1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六安高速是貴州省中西部的縱向主干道,同時也是連接黔中經濟區與黔西南州的重要通道。
花江峽谷大橋之于貴州
歷時3年零8個月建設
(照片:杔格)▼
![]()
六安高速,與一段長達80公里、深逾千米的天然屏障呈“十字形”交叉。這道屏障,就是被譽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這里地處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峽谷。
這條重要干線,也是一條跨越北盤江的高速▼
![]()
對六安高速而言,“繞行則遠,穿山則險”——若選擇繞道,需多行上百公里,增加兩三小時車程;若開鑿隧道,則面臨三疊紀碎屑巖地質帶來的塌方、涌水等巨大風險,成本驟增,且后期運維極其困難。
跨越不易(圖:杔格)▼
![]()
“望山跑死馬”,這是一句形象而無奈的話,意指目光所及仿佛近在咫尺,實則需繞行良久。
在花江大峽谷兩岸,這種無奈曾是當地居民世世代代的真實寫照。就以峽谷兩側的貞豐縣平街鄉與關嶺縣花江鎮為例,兩者直線距離僅僅幾公里,但因峽谷阻隔,人們往來卻要繞行40余公里崎嶇山路。這道深谷,切斷了近在咫尺的便利,久久縈繞于群山之間。
平街鄉花江村老支書梁紹宇
在講述花江大峽谷兩岸的故事
(圖:杔格)▼
![]()
跨越天塹,成為六安高速全線“卡脖子”工程。“唯有建橋,方能破局”,修建一座大橋,成為打通六安高速不可替代的選項。
平街鄉花江村小花江組
(圖:杔格)▼
![]()
跨越花江大峽谷
值得一提的是,花江峽谷大橋的世界第一,并不是刻意為之,而是一個“附屬”成就。畢竟高度每抬升1米,跨徑每提升1米,都是海量的投資。正常人根本不會投擲重金,為了幾個所謂的“世界第一”虛名,故意去建設一座橋梁。
只是綜合各種因素考慮之后,花江峽谷大橋的最終線位就擺在那里,與之相伴的便是一系列“驚人”的參數。破除這個線位上的各項艱難險阻后,所謂“世界第一”的稱號,自然就花落其家。
花江峽谷大橋,位于貴州省西南部,橫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與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交界處的花江大峽谷(北盤江)。
巍然屹立于花江之上的世界級橋梁
六安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杔格)▼
![]()
這里曾經是連接滇、黔、桂商賈通行的咽喉要道,長期發揮著重要交通作用,也是兵家必爭的山河鎖鑰之地。明清時期的花江鐵索橋便是明證,中央紅軍長征也途經于此,張愛萍將軍還曾留下“北盤水吼山谷震,敵岸陡峭插入云……”的詩文。
滇、黔、桂要沖
(圖:杔格@小花江紅色文化研學基地)▼
![]()
花江峽谷大橋,是世界山區峽谷第一大跨度鋼桁梁懸索橋,大橋全長2890米,主跨徑達1420米,其橋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為世界第一高橋。
橋塔以“門”型結構為基礎
(圖:杔格)▼
![]()
貞豐岸地勢相對較為平坦,關嶺岸地勢陡峭。大橋錨碇設計上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地形地質條件,采用“非對稱錨碇設計”,貞豐岸采用重力錨,關嶺岸采用隧道錨。
貞豐岸(圖:杔格)▼
![]()
關嶺岸采用的隧道式錨碇結構,有效減少了山體土石方開挖體量,從而減少對山體的破壞,最大限度保護橋位周邊環境。
關嶺岸(圖:杔格)▼
![]()
花江峽谷大橋堅持工程設計與生態保護并重,在路線選擇上,將橋位向北偏移300米,避開桫欏群落,減少對珍稀植物的影響。
當下的線位是綜合考量的結果
(圖:杔格)▼
![]()
花江峽谷大橋建設過程中,主要面臨地質條件復雜、峽谷強風、高空作業精準度要求高等一系列堪稱世界級的難題。
利用大橋下層鋼桁梁層高空間,設置觀景廊道
(圖:杔格)▼
![]()
花江峽谷大橋在抗風設計、高空施工等領域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大橋創新采用智能纜吊系統、2000兆帕級高強鋼絲等先進技術,獲得授權專利21項,多項技術成果納入中國國家橋梁建設標準。
可開展高空競速跑道、高空蹦極
感受地心引力與峽谷風的雙重沖擊
(圖:杔格)▼
![]()
花江峽谷大橋在索股中植入的智慧纜索,猶如大橋的“神經系統”,可實時感知橋梁健康狀態,這是世界首次在主纜內部植入傳感系統進行全天候健康監測。
錨碇未來可能與攀巖相結合
(圖:杔格)▼
![]()
花江峽谷大橋,也是全球首創采用“上下水平穩定板+中央穩定板”抗風措施,并巧妙地將下穩定板設計為空中競速跑道,實現了結構安全與功能創新的完美統一。
依托橋體的625米高的商業蹦極跳臺
還具備高空蕩繩、跳傘等功能
(圖:杔格)▼
![]()
世界第一高橋,不止于橋
花江峽谷大橋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在復雜艱險的喀斯特峽谷地帶橋梁建造技術穩居世界領先水平,成功攻克了復雜風場、深切峽谷等系列世界級難題,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與創新。
“山巒重疊入云端,千峰萬仞皆相連”
(圖:杔格)▼
![]()
花江峽谷大橋的通車,將兩岸通行時間由過去的2小時縮短至2分鐘,六枝至安龍行車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1.5小時,黔西南與省會貴陽的時空距離大幅壓縮,“地理孤島”這一局面被徹底打破。
大橋主塔涂裝,結合“綠水青山、峰叢地貌”元素
同時體現祖國“千里江山,只此青綠”
(圖:杔格)▼
![]()
花江峽谷大橋,既是橋,也不止于橋,它實現了從“通行設施”到“云端綜合體”的融合。
花江峽谷大橋貞豐端,設有云渡服務區
(圖:杔格)▼
![]()
云渡服務區的三疊紀地質文化館、錨碇區的橋梁科技體驗中心、橋塔頂部的觀光平臺等等,涵蓋了服務區綜合商業體、酷玩空中公園、燈光水幕秀、觀光酒店、大橋桁梁景觀廊道、橋廊玻璃觀光大廳、云端咖啡廳、橋梁觀光電梯等八大業態。
云端咖啡廳(圖:杔格)▼
![]()
乘坐207米高的電梯60秒沖頂,到離江面近800米高的橋塔上品一品云端咖啡、看一看360°全景的山河壯闊,在云中挑戰1411米的極限跑道,均可實現。
甚至還有婚姻登記巡回點
(圖:杔格)▼
![]()
從“崇山峻嶺”到“萬橋飛架”,從“千溝萬壑”到“高速平原”,被譽為“世界橋梁博物館”的貴州,橋梁本身也是一處超級觀光點。
(圖:杔格)▼
![]()
【致謝】本文的內容得到了“黔西南州委網信辦”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謝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杔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