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活動(微信:2478970178)
夏末秋初,本該是騎車的好時節,但困擾不少騎友的是——抽筋這個小妖精總在不經意間出現,讓人痛苦不堪。
騎行中,抽筋總是來得猝不及防,有時是在發力爬坡時,有時是在悠閑騎行時,還有時是在騎行結束后……一旦發生抽筋,伴隨著疼痛,輕則影響騎行狀態,重則摔車,導致意外發生。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騎行時抽筋了該怎么辦,順便分享幾個預防抽筋的小妙招,希望能幫到各位騎友。
![]()
照片女主:豆芽小姐姐
抽筋,其實是肌肉的“罷工”
抽筋,在醫學上稱為肌肉痙攣,簡單來說就是肌肉突然、不自主地強直收縮的現象。一旦發生,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持續一段時間后可能會逐漸緩解直至恢復。
騎行中,抽筋通常發生在腿部,比如大腿前側、大腿后側以及小腿,其中以小腿抽筋最為常見。
騎行時為什么會抽筋?引發抽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熱身不足:騎行前沒有充分熱身,肌肉突然從靜止狀態進入運動狀態,一時無法適應,就容易引發抽筋。
2. 過度疲勞:當肌肉過度疲勞時,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會發生改變,從而引發肌肉痙攣。
3. 電解質失衡:騎行時會大量出汗,隨著汗液流失的不僅有水分,還有鈉、鉀等電解質。當電解質失衡,肌肉興奮度異常,就容易抽筋。
4. 低溫刺激:夏秋季騎行,早晚溫差較大,如果在騎行中遭遇低溫刺激,肌肉就會因寒冷而引發痙攣。
5. 身體狀態不佳:比如在失眠、熬夜、工作壓力大等情況下騎行,身體狀態不佳,肌肉協調能力下降,也容易抽筋。
![]()
照片女主:豆芽小姐姐
抽筋時如何緊急自救?
騎行中一旦發生抽筋,千萬不要慌,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緩解疼痛。
減速停車,安全第一
當騎行中發生抽筋時,首先要逐漸減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靠邊停車,千萬不要急剎車,避免因抽筋導致動作失調而引發摔車意外。
緩慢拉伸,緩解痙攣
將抽筋部位的肌肉向相反方向緩慢拉伸,可以緩解痙攣,讓肌肉變得放松。
小腿抽筋:可以坐在地上或路邊石階上,雙手扳住腳尖,使腳尖慢慢向上抬起,同時膝蓋盡量伸直,直到疼痛感消失。
大腿前側抽筋:可以扶著車或墻面保持身體平衡,然后屈起膝蓋,用手抓住抽筋腿的腳踝,向上拉起,使腳跟貼近臀部,直到疼痛感消失。
大腿后側抽筋:將抽筋的腿向前邁出一步,然后緩慢下壓,拉伸大腿后側肌肉,直到疼痛感消失。
按摩+補水
拉伸的同時,可以用手按摩抽筋的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肌肉放松。此外,抽筋也有可能是脫水或電解質失衡引起的,所以拉伸、按摩之后要及時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
如果抽筋緩解后,疼痛感依然存在,可以先推著車慢慢走一走,讓肌肉逐漸恢復。如果疼痛劇烈,且長時間無法緩解,建議及時就醫。
![]()
照片女主:豆芽小姐姐
如何預防抽筋?
與其抽筋后想辦法緩解,不如提前預防,從源頭上杜絕抽筋的發生。
充分熱身:騎行前一定要充分熱身,可以通過動態拉伸、慢騎等方式,讓肌肉為接下來的騎行做好準備。
科學補水:騎行前、騎行中、騎行后都要及時補水。建議騎行前半小時補充300-500毫升水,騎行中每隔15-20分鐘補充150-200毫升水,騎行后少量多次補水。如果騎行時間較長、強度較大,還可以補充運動飲料。
合理騎行: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合理安排騎行強度,循序漸進,避免突然進行高強度騎行。騎行中如果感覺肌肉疲勞,可以適當放慢速度,或者下車休息片刻。
注意保暖:夏秋季騎行,早晚溫差較大,建議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肌肉因低溫刺激而抽筋。
及時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在身體狀態不佳時騎行。
你有過騎車抽筋的經歷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和應對妙招!
新絲路親子游學(微信:247897017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