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近日,一則關于高中雙休的討論引爆網絡。一位老師直言不諱:
“高中如果實行雙休,首先淘汰的那就是不自律的孩子。那些不自律的孩子,在學校里有老師盯著都不好好學習,雙休了就更放飛自我了。這種淘汰機制會讓那些不自律的孩子直接被甩到后面去。
第二,還會淘汰普通家庭。那些條件好的家庭,他們雙休期間一定會請家教名師一對一補課,一節課幾百塊錢,幾千塊錢不在話下呀。然而,很多的學生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自律的孩子沒事兒,自律的孩子他會自主學習,有錢的家庭會找名校補課,不自律的普通家庭孩子怎么辦呢?
第三,這一定會讓很多輔導班死灰復燃,進一步來加劇教育資源的差距。
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從來沒有改變。我認為從古到今就是八個字,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這就是叢林法則。高中雙休制只不過是將這一法則更加赤裸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這番話像一顆深水炸彈,炸起了家長們的焦慮,也炸出了網友們的各種觀點。
贊同聲音:弱肉強食是現實,不是選擇
這番直言不諱的分析,觸動了許多家長的神經。
有網友深表贊同:“這是個好老師,良心老師,知百姓疾苦的老師,敢說真話的老師,現今少見的老師。”
更有網友以自己的家庭為例佐證這一觀點:
“農村孩子真要讀書啊,我哥人大研究生畢業目前不到50都干到國家某部副主任,鄙人西交研究生目前也算實現小財富自由,我堂弟南郵,目前工資3w上下,都是農村人。”
所以,“孩子,讀書是最捷近的一條路,懂嗎”。
反對聲音:教育不應只剩“你死我活”
然而,這種看似“現實”的觀點也遭到了強烈反對。
有網友從學生健康角度提出質疑:
“健康快樂最重要,我們這里一年跳樓8個!一年跳樓8個學生!還要用‘為你好’逼死多少孩子?”
“逼死孩子們吧,沒有童年,沒有快樂,人生還有什么意思!只有作業!”
“青少年近視率突破90%,抑郁癥低齡化觸目驚心!這是培養人才還是制造病人?”
“烏魯木齊高中生早8點半到校,晚11點放學。作業平均寫到2點。每天睡眠時間平均不足6小時。40%抑郁,90%近視。本該快樂,陽光,朝氣蓬勃的花樣年華卻過早的被現實內卷成為麻木,悲情,駝背,白發。”
“國家教育部幾百幾千幾萬個智慧團覺得應該減負恢復雙休,肯定做過大量的調查的...如果再不叫停,這一時代的孩子,報廢率超50%。”
問題的核心:教育公平和分配公平
高中雙休制爭議的核心,其實是教育公平和分配公平的這兩個永恒命題。
“逼孩子往死里卷,怎么不逼制定規則的人?”
“德國技工活得有尊嚴,中國藍領被看不起——問題在教育嗎?在分配!”
“不自律的孩子脫離學校一樣不自律,你能跟他們一輩子?消除工作歧視,提高底層特別是藍領的工資,即使做工人也能活的不錯,為什么非得讀大學?歸根結底還是分配制度的問題。”
教育內卷:沒有贏家的游戲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當前的教育競爭是否已經陷入了“內卷”的怪圈。
有人指出:“這個老師內卷思維很嚴重,不過也挺現實主義...如果把你換個國外輕松環境,你也許會覺得今天說的話太激進也說不定。”
“如果我們稍微把這件事發散一下,那加班是不是也是這個道理,加班永遠是對的,可以獲得更多機會,把不自律的不加班的干掉。我是特別看不起這種鼓勵人奮斗,卷的風氣。”
這種內卷不僅消耗著學生,也消耗著整個家庭。
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人?
這場爭論最終指向一個根本問題: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支持雙休的網友認為:雙休是個好事,雙休制反而可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讓教育回歸本質。
有網友對比了中外教育差異:“國外教育教孩子做人,國內教育教孩子考試。”
更有人指出教師視角的局限性:“說實話,作為老師,只能站在老師的角度看問題,視野只有校園這么大一塊兒,眼中只有分數。假如讓她離開學校,到社會上呆幾年,就不是這個看法了……”
十幾年苦讀出來,現實卻是:
“很多人以為考上大學就好了,實際上學歷已經貶值的一塌糊涂,跑外賣都有十萬研究生。”
“三本學費超過清華,畢業即失業成為常態!”
“掏空家底培養個大學生,最后跑外賣——圖啥?”
出路在哪里?
除了往死里卷,我們還能怎么辦?
一、培養孩子的“自律”是第一重要的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該怎么辦?
改變不了教育體制和社會分配,就改變自身。從自身改變的角度出發,唯一的辦法應該就是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律的習慣。
一位網友犀利表示:“自律的孩子雙休在家刷題,不自律的活該被淘汰!”
在我們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自律的孩子,包括自律的家長,肯定活得更好,不自律的肯定被淘汰。這是現實。
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抽煙有害健康,煙盒上也有提醒,但照樣有人抽。喝酒也一樣,有的人滴酒不沾,有的人酗酒喪命。所以,選擇權在自己的手里,關鍵還是自己是不是自律。
所以,第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律,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這樣,即使是高中推行雙休制,孩子在家也能照樣學習。
二、重構人生價值觀
因材施教,拒絕當教育焦慮的韭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路,與其逼孩子考名校,不如教他生存技能。
同時,幫助孩子培養樂觀的心態和更開闊的人生觀:
“接受孩子的平庸,好比接受自己不是馬云!”
“健康快樂活著,比當抑郁的‘精英’強萬倍!”
想看更多?請移步知識星球。如何加入“思如哲思”的知識星球?
![]()
思如哲思
關注普通人的「生存處境」,思考更好的「人生出路」。作者思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