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
王維隱居終南山時,寫下這首詩。他遠離塵世的喧囂,獨居山林,與自然為伴,內(nèi)心寧靜而淡泊。
秋日的傍晚,一場新雨過后,山林愈發(fā)空曠清幽。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微風拂過,帶來絲絲涼意。皎潔的明月透過松樹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清澈的泉水在石頭上潺潺流淌,發(fā)出悅耳的聲響。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秋日山林圖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捕捉自然的細微之處,展現(xiàn)出一種空靈的意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詩人的心靈得到了凈化,仿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開篇便點明了時間和地點,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氛圍。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則更是將秋日山林的清幽之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讀這首詩,仿佛置身于那空山之中,感受著秋日的寧靜與美好,讓人心曠神怡。
![]()
02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柳永寫這首詞時,正面臨與愛人的離別。他以細膩的情感,將離別的傷感與秋日的凄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秋日的傍晚,寒蟬凄切,長亭外,古道邊,一對戀人即將分別。秋風蕭瑟,落葉紛飛,更添幾分凄涼。柳永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開篇,便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為離別的情感奠定了基調(diào)。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戀人緊緊相擁,淚眼婆娑,卻不知該如何表達內(nèi)心的不舍。此時無聲勝有聲,離別的痛苦在無聲中愈發(fā)濃烈。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離別本就令人傷感,而在這冷落的秋日,更是讓人難以承受。詞人想象著離別后的日子,獨自在異鄉(xiāng)漂泊,面對良辰美景,卻無人相伴,只能將滿腔的思念深埋心底。
這首詞以離別為主題,借秋日的凄涼景色,將離別的傷感渲染得淋漓盡致。讀這首詞,仿佛能感受到詞人與愛人分別時的那份不舍與無奈,讓人心生共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