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產階級都被視為社會中最令人向往的群體。他們不僅擁有體面的工作、可觀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中產家庭都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儲備,這讓他們的抗風險能力看起來比普通工薪階層強得多。但現實往往比想象更殘酷,我發現身邊不少中產朋友正不知不覺地滑向"返貧"的深淵。究其原因,往往是因為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在作祟。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這個令人唏噓的話題:"中產返貧的4大陷阱"。
![]()
01 借錢理財炒股導致返貧
第一個陷阱,不得不提到這些年愈演愈烈的"借錢炒股熱"。記得2015年那會兒,股市紅火得不得了,身邊的朋友個個都在談論股票。我有個發小張強,原本是個挺穩重的人,在證券公司上班,月薪兩萬多。那段時間他像著了魔似的,把房子抵押了300萬,加上場外配資,總共湊了1000萬殺進股市。
剛開始確實賺了不少,朋友圈里天天曬收益截圖,還請我們吃了好幾頓大餐。可好景不長,股災來了,連續幾個跌停板下來,不僅本金虧光,還欠了一屁股債。現在他白天送外賣,晚上開滴滴,就為了還那些高額的貸款。每次見面,他都說:"早知道這樣,當初就該見好就收。"
說實話,現在像張強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股市就像個賭場,借錢炒股更是把風險放大了無數倍。我認識的一個理財顧問老李說得特別對:"用杠桿炒股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看起來很美,但稍有不慎就會摔得粉身碎骨。"特別是中產階層,好不容易攢下點家底,一個沖動就可能回到解放前。
![]()
02 盲目辭職創業最終返貧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開始蠢蠢欲動想要創業。我有個朋友小美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她原本在一家外企做中層管理,年薪30萬,日子過得相當滋潤。去年突然跟我說要辭職開海鮮餐廳,我當時就勸她三思,可她愣是聽不進去。結果呢?120萬積蓄砸進去,半年時間就打了水漂。現在每天開著網約車,連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說實話,看到這種情況真的很讓人心疼。但仔細想想,這樣的案例還真不少見。為什么中產創業這么容易翻車呢?我總結了幾點原因:
一個是資金問題。很多中產朋友創業時都想著用自己的積蓄來干,這本身就是個巨大的風險。我認識的一個做餐飲的朋友,剛開始虧損時家人就勸他及時止損,可他就是不甘心,總覺得再堅持一個月就能好轉。結果呢?硬是把全部家底都搭進去了才不得不認輸。創業這事兒啊,光靠一腔熱血是不夠的,得給自己留條后路。
![]()
二個是經驗誤區。很多職場精英總覺得自己在職場混得風生水起,創業肯定也不在話下。但現實往往很打臉。職場經驗和創業能力完全是兩碼事。就拿小美來說,她在公司做管理確實很出色,但開店后才發現,怎么吸引客流、控制成本這些事完全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簡單。光是每天的食材采購、人員管理就讓她焦頭爛額。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大環境的影響。創業這事兒真的要看時機的。經濟好的時候,大家消費意愿強,創業成功率自然高。但現在這行情,各行各業都卷得要命,新店開張沒幾個月就關門的比比皆是。我常跟想創業的朋友說,與其盲目跟風,不如先觀察觀察市場,等時機成熟了再出手也不遲。
![]()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了:那中產就注定不能創業了嗎?當然不是。關鍵是要做好充分準備。我認識的成功創業者,大多都是先在行業內積累足夠資源和人脈,然后才謹慎出手的。而且他們都會控制投資規模,不會把全部身家都壓上去。
其實啊,創業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一蹶不振。像上面說的小美這樣的例子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無論做什么決定,都要給自己留有余地。如果你正在考慮創業,不妨先問問自己: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我的退路在哪里?我能承受最壞的結果嗎?想清楚這些問題,或許能幫你避開這個"返貧陷阱"。
![]()
03 高位接盤買房
再說說買房這個坑。我表姐王芳2018年在杭州買了一套學區房,總價500萬,首付150萬,貸款350萬,月供將近2萬。那時候她老公在互聯網公司當總監,年薪80萬,覺得這點月供根本不是問題。誰能想到疫情一來,公司裁員,她老公第一批就被裁了。現在房子跌到400萬出頭,想賣都賣不掉,每個月還要咬牙還貸。上周去她家吃飯,看到她偷偷抹眼淚,說現在連孩子的補習班費用都要精打細算。
我同學老王也吃過這個虧。2017年老王在郊區買了套改善房,當時銷售吹得天花亂墜,說什么"地鐵明年就通""五年內房價翻番"。結果呢?地鐵遙遙無期,房價不漲反跌。現在他每個月還著房貸,住又住不上,租又租不出好價錢,真是腸子都悔青了。
![]()
為什么我們這些中產老是在房產上栽跟頭?我覺得有兩個心魔在作祟。第一是總覺得房價會一直漲。記得我買房那會兒,中介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這么多年了,你見過房價跌嗎?"現在想想真是諷刺。第二是對收入太自信了,總覺得明天會賺得比今天多。可現實是,35歲危機、行業寒冬說來就來,誰也不能保證永遠拿著高薪。
說到這兒,我想起鄰居老陳的故事。他2016年把北京的房子賣了回老家,所有人都說他傻。結果他用賣房的錢開了家小超市,現在日子過得特別滋潤。前幾天喝茶時他說:"人啊,不能總想著靠資產升值發財,踏踏實實干點實事才是正道。"這話讓我想了很多。
![]()
04 子女留學讓中產返貧
記得前幾年,每當參加同學聚會,總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你家孩子準備去哪留學啊?"仿佛送孩子出國已經成了中產家庭的標配。我認識的朋友老張就是個典型例子,這位在國企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中層干部,為了送兒子去英國讀書,幾乎掏空了家底。四年下來,200多萬就這么花出去了。可結果呢?老張兒子回國后找了份月薪8000的工作,這個數字讓老張在辦公室里抽了整整一包煙。
說實話,這種故事在我們身邊并不少見。為什么中產家庭對留學如此執著?我想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很多家長都抱著"留學=高薪"的美好幻想。但現實是殘酷的,現在海歸已經不像十年前那么吃香了,我有個做HR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收到的簡歷里,十個有八個都是留學生,人太多了,學歷自然有不同程度的貶值,物以稀為貴在這里也越來越被淡化。
![]()
另一方面,不得不說有些家長把留學當成了一種"面子工程"。在親戚朋友面前,能輕描淡寫地說一句"孩子在美國讀書",確實能帶來不少虛榮感。但這種虛榮的代價,往往是真金白銀的付出和難以收回的投資回報。
說到底,中產階層最缺的不是錢,而是定力。在這個人人都在奔跑的時代,有時候站在原地好好想想,反而能走得更遠。畢竟,真正的富裕不在于賬戶里有多少個零,而在于晚上能不能睡得著覺。對于大多數中產來說,如果能避開以上4個導致中產返貧的事情,那么中產家庭返貧的概率就會大幅降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