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0名來自985、211高校的管培生,沒想到竟然淪為 “螺絲工”,一天工作長達12小時,不少人直呼“被騙了”。
今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全國招聘了約800名畢業生作為管理培訓生(管培生),他們均來自于985、211等高校。
本以為能開啟職場新篇章,但實際入職后,所有管培生不分男女性別,均被派往廣西柳州工廠流水線,從事擰螺絲、打磨車身等基礎工作。
![]()
“每天從早8點干到晚8點,一周工作六至七天,已經在生產線待了一個月,沒聽到任何輪崗、調離的消息。”
這樣“落差感拉滿”的入職經歷,讓不少人直呼“被騙了”,上汽通用五菱也因此陷入秋招爭議。
對于管培生們的集體吐槽,上汽通用五菱回應,管培生一線鍛煉是長期傳統,2025屆調整為6個月,入職前已告知。
然而,廠家的說法與管培生的說法存在差異。
多名管培生稱,在校招宣講中,企業宣傳的是955工作時長(早九到晚五,一周5天),一線磨煉時間為1-3個月。
有學生稱,如今已在生產線待了一個月,卻沒聽到任何輪崗調離的消息,甚至有人因強度太大離職備考,還有人工作中受傷。
知情人士透露,如今上汽通用五菱正值工廠用工期,但熟練工人并不好招。新經理推行降本增效,才讓高學歷管培生填補流水線用工缺口。
不少管培生也認為,上汽通用五菱想通過高強度工作逼走一些學生,或者以此來填補短期用工荒。
有家長表達了不滿:企業要鍛煉人完全可以,下沉一線也應該,強度這么大,三班倒不行嗎?
![]()
還有家長稱,這樣的企業不顧及心疼員工,不是人性的企業,看不到希望,果斷溝通了孩子,已離職回家了。
在業內專家看來,降本增效若過度依賴壓榨員工,可能適得其反。讓管培生花費半年時間去“擰螺絲”,不僅可能影響汽車產品質量,還顯得大材小用,體現不出價值,最終導致人才流失。
企業短期讓實習生下車間鍛煉無可厚非,但絕不能長期如此,否則既損害學生利益,也不利于企業形象和產品品質。
將大量高學歷管培生投入一線生產,表面上緩解了用工荒,節省了臨時招工費用,但從長遠看犧牲了企業聲譽和人才培養。
![]()
再說幾句
近日,“當前我國牛馬都不缺,就缺驢”——這句看似普通的行業數據通報,卻意外在網上掀起熱議浪潮。
許多網友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回應,“終于明白自己就是那頭緊缺的驢”,將“缺驢”這一現象巧妙轉化為反映職場壓力的流行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