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真的駕驢車從高梁河一夜逃了200里嗎?
![]()
高梁河車神
網絡歷史圈對宋太宗趙炅的評價是相當之低的,主要集火點,就是他人品性格的缺陷,“燭影斧聲”的謎團,以及軍事上面的無能。尤其“高梁河車神”的稱號,可謂是逢聊宋太宗,必為人所津津樂道。
今天,淮下書生將用兩期文章,來復盤一下高梁河之戰的前因后果及歷史真相!
宋太宗趙炅繼位后,繼續統一全國的步伐。先有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上表獻所管漳、泉二州,后有吳越王錢俶納土歸宋,南方得以統一。
![]()
宋太宗的統一步伐
于是,趙炅將目光轉向了北方的北漢。被周世宗和宋太祖持續收拾的北漢,國力已大大受損。因此,趙光義順利拿下北漢,還順勢痛擊了前來增援的遼軍,最終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完成了統一。
平定北漢之后,趙二(其實是趙三)不顧宋軍連日征戰、沒有休整的現狀,欲挾戰勝之威,直搗幽州,畢其功于一役,一舉奪取幽云地區。
![]()
宋太宗畫像
前期宋軍推進很快,戰爭形勢相當樂觀。遼軍投誠歸順者無數,宋軍也一直打到幽州城下,并進行圍城。直到耶律休哥所率的五院部援軍趕到,在幽州西北的高梁河與宋軍交鋒,宋太宗親赴前線督戰。
戰至黃昏,遼軍耶律沙部敗退,宋軍剛松一口氣,遼將耶律休哥與耶律斜軫各率所部就從左右翼鉗形夾擊,與宋軍戰于高梁河,宋軍大敗,趙炅與諸將走散,大腿還中了兩箭,于是只身逃到涿州。后因腿傷不能騎馬,便從涿州駕駛一輛驢車一路南逃,最終躲過了契丹騎兵。
![]()
耶律休哥劇照
以上就是我們傳統印象中,高梁河之戰的簡要過程。別的先不說,就上面的內容和網絡歷史圈的流傳就有出入。
網絡歷史圈很多人認為是宋軍戰敗后,宋太宗在高梁河駕駛驢車一路南逃,一夜跑了200里,甚至編出了趙二用驢車漂移,來躲避遼軍騎兵。于是,便有了“高梁河車神”的稱號。
這其實是網上一群沒看過史書的人,以訛傳訛罷了。
首先,我查了一下數據,華北地區的家驢拉500到700公斤的膠輪車,日行80到90里,夜行就更少了。而且膠輪車相比古代木輪車更加流暢穩定,人坐著也更舒服,驢在拉動時也更為輕松快捷。
![]()
古今驢車對比
因此,趙炅趕著沒有減震的木輪驢車一夜走200里,即便驢受得了,人估計也得顛散架。
其次,根據《遼史·本紀九·景宗下》記載:“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
![]()
《遼史·本紀九·景宗下》
也就是說,趙炅是先跑到涿州,再乘驢車南逃。而不是從高梁河乘驢車跑到涿州,即便非要說,也應該是“涿州車神”。
而真正的“高梁河車神”應該是耶律休哥,他因為身受三創而不能騎馬,于是乘坐輕車從高梁河追到了涿州,這才是真正的“高梁河車神”。
![]()
《遼史·耶律休哥傳》
再者,宋太宗從涿州才開始乘坐驢車,而遼軍的追擊只追到涿州就退回去了。因此,乘坐驢車后的宋太宗,根本沒有接觸到遼軍,不存在什么用驢車漂移來躲避遼軍。
最后,就是傳統認知下的高梁河之戰,以及趙炅從涿州駕駛驢車逃跑這段內容,只記錄在《遼史》,《宋史》并沒有記錄這么詳細。有人肯定認為這是為尊者諱,《宋史》故意沒寫。
![]()
《宋史》
其實不然,對比《宋史》和《遼史》以及其他一些史料,《遼史》被扒出來有破綻、造假,以及前后矛盾的地方很多,真實性是大大不如《宋史》的。
而且契丹人并沒有追上趙炅,他們是怎么知道這么細節的呢?還特地用了“竊”這個字,偷了一輛驢車逃跑,把宋太宗描寫得這么猥瑣,也難免有故意貶損宋朝的可能。
以上就是關于高梁河車神一些明面上的錯誤,由于文章太長,我們分為兩期。下期復盤一下“高梁河之戰”,著重探討其中的一些歷史疑點,揭露“高梁河之戰”,宋軍戰敗的真相,“高梁河之戰”的真正稱呼,或許更應該叫“高梁河之變”。我們可能真的錯怪宋太宗了!
歡迎關注“淮下書生”,閱讀觀看更多歷史文學原創文章和視頻!
版權聲明:本文及相關視頻由淮下書生原創撰寫拍攝,非“淮下書生”署名的發布,皆為抄襲搬運。任何平臺個人禁止抄襲搬運,喜歡可以轉發分享點贊評論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