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條消息刷屏了:蔡磊的身體狀況又惡化了。他的妻子在節目里透露,蔡磊現在完全說不出話,胳膊、腳、脖子都動不了,連吃飯都只能勉強咽點流食。消息一出,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畢竟這位曾經的京東副總裁,和漸凍癥搏斗了整整六年,早就成了無數人心里那盞不滅的燈。
沒想到,深夜十一點多,蔡磊自己用眼控儀發了一段文字。他說,現在全身癱軟,壓痛、口水、嗆咳這些折磨天天圍著他轉,但自己還有眼睛和耳朵,每天照樣盯著團隊的大事小情——科研進度、運營安排、合作洽談、人事財務,全憑眼控技術一件件處理。最戳心的是那句:“寧可與漸凍癥戰死,不會面對絕癥屈辱等死。”這話扔出來,直接讓熬夜刷手機的網友破防了。有人留言:“眼淚唰就下來了,這才是真正的硬漢!”
![]()
其實,蔡磊的“戰斗”早就不只是個人抗爭了。他搞的“漸愈互助之家”連起了上萬名病友,建起國內第一個漸凍癥基因樣本庫,最近還宣布投了5000多萬資助科研項目。有網友翻出數據說:“這錢背后是上百個研究團隊在拼命,蔡磊簡直是用生命給后人鋪路。”更讓人動容的是,一些病友真的因為他的努力多活了幾年。評論區里,一位家屬寫道:“我爸爸也是漸凍癥,以前覺得沒希望,現在看著蔡磊,總覺得曙光就在前頭。”
更暖心的還在后頭。五月份,蔡磊剛拿了“全國自強模范”稱號,他用眼控儀打出的感言被瘋傳:“超過我過去所有的榮譽。”沒過幾天,他過47歲生日,妻子段睿和兒子“小菜籽”陪著他吹蠟燭。視頻里,孩子踮著腳點蠟燭,蔡磊眼神軟得像水,網友一邊抹淚一邊刷屏:“小菜籽給爸爸的生日歌,大概是世界上最治愈的聲音。”“看著蔡總笑,突然覺得苦難里也能開出花來。”連合作多年的醫生都跑來留言:“老蔡,等你破冰成功那天,我們必須喝一杯!”
![]()
有網友算了一筆賬:漸凍癥藥物研發燒錢像無底洞,蔡磊投的幾千萬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但馬上有人反駁:“至少他讓更多人關注這個病,現在AI技術發展快,說不定真有奇跡。”還有人提起霍金:“當年誰想到他能活那么久?科技在進步,蔡磊的堅持就是火種。”
段睿在采訪里的心里話更顯真實,她直言“如果他走了,我會真的很孤獨”,還說再多心理建設也擋不住對未知的恐懼,以后說不定他得靠胃造瘺手術才能解決吃飯問題。可誰能想到,蔡磊早勸過她離婚,說她身體好、能力強,未來還有無限可能,可段睿就認死理:“逃得開回憶嗎?”
![]()
翻完幾千條評論,會發現大家的態度出奇一致——沒人把他當悲情英雄,反而更像在給一位老朋友打氣。比如有人調侃:“蔡總用眼控儀辦公的效率,比我雙手打字還快,服了!”也有理性派分析:“他搭建的科研平臺其實是在創造新路徑,比單純捐錢更有價值。”當然,少不了扎心評論:“如果換作是我,可能早躺平了,所以活該人家成榜樣。”
說來也怪,蔡磊的故事總帶著一種“反差感”:身體越垮,斗志越旺;聲音沒了,影響力卻更響了。也許正如他自己說的,這是個“AI和生命科學即將點燃的時代”,而他就是那個舉著火把沖在最前面的人。
![]()
蔡磊的故事從不是悲情戲,而是一場明知艱難卻偏要打的硬仗。他用自己逐漸凍住的身體,為病友們撞開了一扇透著光的門。那些深夜里用眼控儀敲出的文字,那些直播時攢下的每一分錢,那些和科學家熬出的科研進展,都是對抗絕癥最硬的底氣。
蔡磊的遭遇讓人無法不動容,但更震撼的是他展現的生命韌性。面對絕癥,多數人或許會選擇沉默退場,他卻把殘存的能量擰成一股繩,拽著整個群體向前。這種“戰死”而非“等死”的態度,早已超越個人抗爭,成了某種精神符號。我們常說“人間值得”,恰恰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在證明:即便命運給出最爛的牌,也能打出自尊與尊嚴。當然,光靠個人英雄主義改變不了醫學困境,但蔡磊的價值在于點燃了希望——他讓科研有了方向,讓病友有了參照,更讓社會看見罕見病群體的存在。或許未來某天,當漸凍癥被攻克時,人們回望這段歷史,會記住這個用眼睛說話的男人:他倒下了身體,卻立起了脊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