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說要建的保障房突然喊停,青島的配售型保障房,怎么突然換了玩法?
![]()
▲李滄京口路配售型保障房
“卡條件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卡條件!”這句在青島購房者中流傳的調侃,折射出配售型保障房的現實困境。短短幾個月內,青島配售型保障房建設策略發生重大轉變:原本計劃中的李滄京口路二期、市北華陽路地塊被確認“不適宜建設”,悄然退出歷史舞臺。
與此同時,收購商品房轉化為配售型保障房的新模式來了,在短短10天內就征集到足夠的需求,即將在10月選房定位。這種冷熱對比背后,是青島保障房建設思路的全面調整。
1、
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尷尬
2025年初,青島住建局在年初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將推動全市 3613套在建配售型保障房上市銷售,并啟動李滄區京口路二期、華陽路保障房建設。在實現首批京口路、開封路兩個項目(總量3613套)開工后,青島原計劃繼續擴大配售型保障房供應。3月底首批選房啟動時,青島配售型保障房一度成為熱門民生工程。
![]()
▲2025年3月,青島配售型保障房選房現場
然而,好景不長。2025年7月,住建局發布的上半年工作總結中,竟然再無京口路二期和華陽路保障房項目的身影——這意味著原計劃中的新開工項目已被迫擱淺。9月,住建部門明確了這一變化:原定啟動的李滄京口路二期和華陽路配售房項目正式被取消。至此,當初規劃的3613套配售保障房僅實現了首批供給,后續擴容之路戛然而止。
![]()
京口路和開封路項目,雖然是首批試點,但因價格較高(單價約1.1萬元/㎡)等原因,去化情況并不理想。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計劃繼續推進的新地塊建設顯然遇到了障礙。
2、
收購商品房當保障房真香?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8月底青島突發一條重磅消息:住房保障中心發布公告,收購已建商品房作配售型保障房,再向符合條件家庭配售。和達智慧生態城項目,成為青島首個收購新建商品房用于配售型保障房的項目。
![]()
8月27日,青島住建局正式發布《和達智慧生態城配售型保障房購買需求征集公告》,計劃將已建成的88套商品房納入保障房供給范圍,預計配售均價分別不超過5050元/㎡(簡裝)和4500元/㎡(毛坯)。
![]()
令人驚訝的是,短短10天內,參與需求征集人數已覆蓋項目擬收購套數,達到“以需定購”要求。這種市場反應與京口路和開封路項目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價格差擺在這,剛需用腳投票再正常不過。
收購新建商品房用于配售型保障房,優勢顯而易見。首先是價格接地氣;其次是推進速度,遠超新建模式;當然也有助于消化市場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和達智慧生態城項目的成功試點表明,這種新模式顯然更符合保障對象的需求。
3、
思路轉變的深層邏輯
青島配售型保障房,從集中新建轉向“收購+新建”雙軌的背后,有著多重考量。青島中心城區,可用于保障房的優質地塊有限,不僅成本高、周期長,而且需要政府擔保市場銷路,可謂風險不小。
![]()
▲李滄京口路配售型保障房實景
相較之下,收購已具備交付條件的現房,可以短期內快速投放市場。另一方面,京口路、開封路配售型保障房項目的銷售“遇冷”,也讓有關部門不得不反思保障房策略。
![]()
李滄京口路二期地塊、市北華陽路地塊的退出,不是青島配售型保障房建設的退縮,而是一次策略調整。青島此次試水收購商品房用于配售型保障房,或將形成示范效應,為其他城市提供寶貴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