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歐陽睿 來源 | 4A廣告文案
在我們身邊,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家里有孩子的家長總是喜歡在家里墻上畫一條身高線,記錄孩子的長高趨勢。
最近在上海的公交站、地鐵站和小區電梯里,一組特別的廣告牌吸引了家長們的目光。
![]()
美團買藥在畫面上拉出了一條1.5米的“警戒線”,配以簡潔的文案:“請將藥品放到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至少1.5米以上)” 。
![]()
這不僅僅是一則廣告,更是一把直觀的尺子。每個廣告點位上的1.5米刻度線都經過精確測量,距離地面正好1.5米,讓抽象的“高處”變得可觸可感 。
![]()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駐足比量高度,這條線也因此走進了千家萬戶的認知里。
第一次看到有人專門說兒童誤服藥這件事,且做成了線下廣告,將守護兒童安全落到了實處。
![]()
一條1.5米的“警戒線”
為兒童安全加強一道防線
美團買藥此次營銷活動的核心洞察源于一個令人心痛的數據:大多數兒童中毒事件發生在家中,其中藥物中毒多因患兒自行誤服。
“2歲幼童誤服半瓶降壓藥,搶救無效身亡”
“一歲零兩個月的孩子誤食降糖藥,導致腦損傷”
“3歲女孩誤喝半瓶退燒藥,緊急入院”
類似這樣觸目驚心的新聞并不罕見 。
數據顯示,僅上海一地,2012年至2016年間,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名兒童因誤服藥物中毒被送入急診 。
兒童誤服藥是一個容易被忽視卻相當普遍的安全隱患。0-4歲的幼兒好奇心強、行動能力提升,成為誤服藥物的高危群體。
大多數家庭中,藥品隨意放置在茶幾、床頭柜等低矮處,無形中增加了兒童接觸的風險。
面對這一嚴峻現實,美團買藥聯合新華社客戶端發起了 “家庭藥品置頂行動” ,希望通過一場公益傳播,提升家長對藥品存放安全的意識。
創意團隊沒有選擇傳統的恐嚇式公益廣告路線,而是巧妙地將1.5米這一建議高度轉化為視覺符號。
因為美團買藥查閱資料發現兒童安全機構和專家,對于藥品存放的建議“必須存放在兒童無法觸及的高處”后面,都有一個括號——(建議1.5米以上)。
于是品牌把一個公益倡議,變成一個有體感的創意事件。
![]()
在廣告執行上,美團買藥確保了每一個廣告點位的1.5米刻度線都精確地位于距離地面實際高度的1.5米處。類比家中全家福、擺件常見高度,便于記憶。
![]()
這種將公益倡議轉化為可互動體驗的創意,打破了傳統公益廣告的單向傳播模式,讓廣告牌不再是簡單的信息展示,而是變成了一把把提醒用藥安全的尺子。
![]()
從傳播策略來看,美團買藥聰明地選擇了家庭出行必經的封閉空間進行投放,如地鐵站、公交站、小區電梯等,直接觸達核心受眾——家長群體。
![]()
![]()
這種場景化營銷的精準度在于,它不僅在物理空間上接近目標人群,更在心理層面上捕捉了家長的關注點。
當一位媽媽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路上看到這則廣告,其產生的共鳴遠勝于其他場景。
![]()
![]()
一個特殊設計的安全藥箱
將安全防范意識落到實處
為了更好地科普家庭藥品置頂行動的意義,美團買藥還制作了主題視頻,從不同角度強化公眾安全意識。一則視頻與海報相呼應,聚焦1.5米兒童安全警戒線;
![]()
另一則廣告則創新性地提出“給藥品廣告加上一個安全的結尾”的概念。
這種多渠道、多角度的傳播策略,確保了公益信息能夠全面覆蓋目標人群。
![]()
![]()
![]()
出色的廣告創意不僅傳遞信息,更能促進行動。美團買藥為此活動專門推出了兒童安全藥箱,將安全意識轉化為具體產品。
這款藥箱并非普通容器,而是經過兩年時間研發,達到ISO標準的安全產品。
![]()
其設計原理改進了特殊的“鎖扣設計”,開啟需同時完成兩個與孩子下意識行為相反的動作,從而有效防止兒童誤開。
但美團買藥清晰認識到,產品本身不是目的,兒童安全才是根本。正如項目團隊所言:“沒有完美的兒童安全包裝,因此不要用安全包裝作為保護兒童的第一道防線。相反的,需要將包裝視為保護兒童的最后一道防線”。
這種克制與理性,體現了美團買藥作為醫藥平臺的責任感。品牌沒有過度強調產品,而是始終聚焦于兒童安全這一核心議題。
美團買藥通過“安全高度標準+專業工具+公眾教育”三環聯動,推動健康責任從“意識”轉化為“動作”。
![]()
以真誠為溝通策略
彰顯品牌責任感
這并非美團買藥首次以細膩洞察觸動人心。回顧其品牌傳播歷程,可見一種獨特的“反故事”敘事風格。
2021年,美團買藥推出“小黃燈計劃”,提供24小時送藥服務。其廣告開頭點明:“我們本來想做一支溫情的故事廣告,但我們想了想,為什么要編個故事呢?”。
![]()
這種直接而真誠的溝通方式,打破了醫藥廣告的傳統套路。
短片羅列出了很多生活中的場景,也包含了人類最重要的幾種親密關系:朋友、親人、愛人...不論在何種場景、何種時間段,只要你有不便,美團送藥30分鐘就能出現在你的身邊。
![]()
![]()
![]()
此后,美團買藥持續關注被忽視的細分群體。從《尋找不愿過春天的人》到《過敏社交禮儀》,短片通過細膩場景還原過敏患者的煩惱,呼吁大家將美團買藥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告知身邊過敏人群;
![]()
![]()
《寶寶喊媽治愈實錄》則看見媽媽們的困境并回應需求,以人類幼崽的聲音為旁白,直擊媽媽們面對兒童用藥問題時的無助感。
![]()
從“我們并不希望你真的用到,但,它真的值得更多人知道”的真誠告白 ,到如今1.5米警戒線的直觀提醒,美團買藥始終將情感關懷前置,堅持真實、有用的溝通策略。
美團買藥的品牌哲學在于,送藥不是目的,而是成為人與人相互關懷的助力,在底層溝通邏輯上,美團買藥僅將自己視作健康保障的最后一層基石,而非全知全能的存在。
![]()
結 語
美團買藥此次 campaign 為行業提供了重要啟示:公益營銷的成功在于真誠與克制。
當品牌真正關注社會問題而非單純追求曝光時,反而能贏得消費者更深層次的認同。
“家庭藥品置頂行動”避免了說教和恐嚇,而是通過直觀的視覺符號和互動體驗,將安全意識植入公眾認知,廣告牌上的1.5米刻度線不僅是一個提醒,更成為衡量品牌責任感的標尺。
此外,美團買藥巧妙地將線下事件進行線上延伸,通過視頻傳播擴大影響力。實現了線上線下聯動的整合營銷效果。
最值得稱道的是,美團買藥在此次活動中保持了品牌的克制性。沒有過度突出商業元素,而是將兒童安全置于首位。這種定位與醫藥行業的特殊性高度契合,增強了品牌的公信力與專業度。
類似美團買藥這樣的廣告,在城市的公共空間中悄然出現。沒有炫目的技術,沒有夸張的承諾,只有一把簡單的“尺子”,提醒每個路過的人:藥品置頂1.5米,安全意識置頂心間。
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檢查家中藥品擺放位置。
美團買藥通過這場活動,將品牌關懷從交易環節延伸至藥品使用安全環節,讓戶外廣告不再只是商業宣傳,更成為公共安全的守護者。
每一次藥品“置頂”,都是對兒童安全的托舉,也是一個品牌對社會責任的切實擔當。
更多精彩文案 ,盡在【4A廣告文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