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適及時就醫(yī)
很多朋友或許并不知道,口腔衛(wèi)生,其實也關乎我們的心血管健康。
早在之前的相關觀察性研究中,就已經發(fā)現(xiàn),口腔衛(wèi)生狀況和健康狀況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進一步升高,研究者將這種聯(lián)系歸結為口腔中的細菌會誘發(fā)慢性炎癥反應,進而影響血管健康,加大心血管風險。
![]()
近日發(fā)表在美國心臟協(xié)會雜志(JAHA)上的一項重磅新研究中,進一步揭示了口腔健康與心血管健康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性,并提供了有力的人體組織學與分子生物學證據(jù)。
研究團隊不但在人類的動脈硬化斑塊中發(fā)現(xiàn)了來自口腔的常見細菌,還明確了這類細菌是如何逃過免疫系統(tǒng),最終誘發(fā)劇烈炎癥,加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
![]()
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這種口腔菌群杯稱作草綠色鏈球菌,這種細菌是口腔中常見的一種共生菌群,它參與牙菌斑的形成,但多數(shù)情況下對口腔健康無害,但再進行牙科手術,牙齦出血時,草綠色鏈球菌則會進入血液,甚至誘發(fā)短暫的血液細菌感染,誘發(fā)感染性的心內膜炎。
而此次發(fā)表的新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細菌并不只是短暫的出現(xiàn)在血液中,還會進入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斑塊,以更隱蔽的形式影響動脈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
該研究供納入了兩組人體樣本,包括121例冠脈疾病猝死患者以及96例外殼切除術的動脈樣本,研究者通過免疫染色,在諸多樣本的斑塊中發(fā)現(xiàn)了鏈球菌的抗原,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有60%的動脈樣本中存在細菌的DNA,而其中草綠色鏈球菌的檢出率高達42%。
而更有意思的發(fā)現(xiàn)是,研究者發(fā)現(xiàn),草綠色鏈球菌通過形成生物膜的形式,躲過了巨噬細胞等先天免疫細胞的識別,從而隱藏在動脈硬化斑塊中,這些細菌通過逃過免疫系統(tǒng)侵入到斑塊的纖維帽中,進而觸發(fā)斑塊纖維帽的適應性免疫反應,引發(fā)劇烈的炎癥反應,進一步削弱了纖維帽的結構,增加了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風險。
![]()
通過體外實驗等多重研究后研究者確認,動脈硬化斑塊中檢測到的口腔鏈球菌,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以及冠心病死亡具有相關性。
我們可以這樣來簡單描述草綠色鏈球菌影響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的整個過程。
- 在口腔出現(xiàn)牙周炎,牙齦出血等健康問題,或在進行拔牙,清創(chuàng),根管治療等牙科手術時,草綠色鏈球菌會隨著創(chuàng)口進入血液,形成短暫的菌血癥。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生成過程中,會形成新生血管,新生的血管管壁細薄,為血液中的細菌進入動脈硬化斑塊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 一旦口腔中的鏈球菌進入動脈硬化斑塊,這種鏈球菌會形成生物膜,逃避免疫系統(tǒng)和多數(shù)抗生素的殺菌作用。
- 在某些誘因下,細菌形成的生物膜會釋放出細菌,侵入斑塊的纖維帽并激活炎癥反應。
- 炎癥反應會分解纖維帽的膠原成分,使纖維帽變薄,斑塊破裂風險進一步加大。如果纖維帽一旦破裂,斑塊破裂會誘發(fā)凝血物質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就有可能造成心梗腦卒中等多種心血管風險疾病。
這項研究結合人體的斑塊樣本,結合分子、組織和細胞實驗等多種手段,證明了口腔細菌會定植于動脈硬化斑塊中,并通過促進炎癥反應影響動脈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證明了口腔菌群會激活慢性炎癥,加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觀點。
這項研究給我們普通大眾的啟示在于,千萬不要以為口腔健康是無足輕重的問題,或是一個獨立的健康問題,口腔衛(wèi)生與口腔健康,可能還關乎我們的心臟健康。關于如何保護好口腔健康,降低心血管風險,給大家以下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
![]()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每天應該至少刷2次牙,正確使用牙線清除牙齒間的食物殘渣,做好定期的口腔潔治,盡量減少牙菌斑和牙周炎的發(fā)生。
如果出現(xiàn)牙齦出血,牙周腫痛,牙齒松動以及其他的口腔健康問題時,一共及時就診并及時處理相關問題,避免拖延。
對于已有嚴重冠心病,心臟瓣膜疾病等問題的人群,在進行牙科手術前,應與醫(yī)生進行充分溝通,如需要,可進行一定的預防性處理。
對于健康人群,不建議使用抗生素來對抗口腔細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廣譜抗生素不但不能透過定植在斑塊中的生物膜,反而會影響腸道有益菌群的健康,影響人體免疫力,完全沒有必要。
對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更應該重視的還是做好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全面管理,控制好血壓,血脂水平,戒煙,改善高血糖,控制體重,加強運動鍛煉,科學健康的飲食仍然使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口腔健康可作為一種加強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重要補充,但不應該取代上述的基礎預防手段。
參考文獻:
Karhunen, P. J., Pessi, T., Karhunen, V., et al. (2025). Viridans Streptococcal Biofilm Evades Immune Detection and Contributes to Inflammation and Rupture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