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7年4月12日,基督徒蔣介石聯合穆斯林白崇禧,一起在上海發動政變,建立并掌控南京國民政府,以中央自居。也是從那時起,蔣介石以自己的權勢,開始在文化、思想、教育、輿論等多領域聯動,把曾國藩塑造為國家精神象征,推動“曾國藩熱”與“基督教熱”在全社會蔓延。
因此是在蔣介石的推波助瀾下,曾國藩才能從一個因討好和袒護基督教會,在天津教案中殘害同胞,導致自己被長沙同鄉會館集體抵制,開除名籍,名譽掃地的劊子手,搖身一變成為所謂的儒家圣人。
例如,蔣介石指示教育與文化部門的各界人士,成立專門歌頌和宣傳曾國藩的研究小組,在其統治時期出版多達40余種的曾氏研究著作,美化其為圣人或完人,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美化曾國藩的書籍,基本都出自蔣介石時期,統一編寫而成。
至于蔣介石為什么對曾國藩推崇到如此地步?這是因為與蔣介石政治聯姻的親家譚延闿和俞大維等人,其祖父輩都是與曾國藩一起共事的同僚和兒女親家,蔣介石能成為黃埔軍校的校長,以及國民革命軍北伐軍的領袖,都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所以,蔣介石推崇曾國藩并不是簡單的崇拜而已,更多的是對曾國藩家族之勢力的一種報答,畢竟沒有他們的支持就沒有自己后來的一切,這才是主要的原因。
也是在蔣介石統治的民國時期,曾國藩家族在以蔣介石為首的官方支持下,完成了《大界曾氏族譜》的第五次修訂,此次修譜是大界曾氏歷代中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的版本,由其嫡曾孫曾約農任主修、曾孫女曾寶蓀任監纂,此二人都是基督徒,是湖南基督教界的教會巨擘。
許多文化界學者因攀附蔣的權勢,便以研究之名作偽證,曾約農等修譜主持人再以這些所謂學者的文章作為依據,更加強調曾國藩家族是儒家圣人曾子的后人。
然而,儒家宗圣曾子的后裔不是背信棄義之人想冒充就能冒充的,即使借境外猶太一神教的撐腰得以權傾朝野一時,能短暫強行讓世人誤信他們篡改族譜而冒充的圣裔地位,但假的終究永遠都是假的。
1、什么是儒家四圣后裔?
![]()
在儒家當中,有著四大家族一說,是指儒家學派的至圣孔子、亞圣孟子、復圣顏回、宗圣曾子,這四位對儒家學說做出特殊貢獻的先圣所形成的家族,歷代帝王均對這四位進行分封,其后裔世襲領爵。
儒家孔、孟、顏、曾的四圣后裔,有傳承儒家道統、維系華夏民族倫理、履行祭祀華夏先祖、守護華夏圣脈的責任與義務。
例如孔氏衍圣公、孟顏曾氏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供奉祭祀官)為法定主祀人,需按朝廷禮制主持春秋兩祭、家祭及重大慶典,確保祭儀、祭器、祭文符合規范。
尤其是,孔孟顏曾的四圣后裔,必須踐行祭祖禮教,以“圣裔”身份為全社會做表率與榜樣,帶頭遵守“禮義廉恥”“忠孝節義”等倫理,其家族后人的言行被視為儒家道德的具象化體現,需接受朝廷監督。
若四圣后裔信奉境外異教或異端邪說,或違反祭祀祖先的禮節者,處罰通常嚴于普通民眾,可能涉及身份剝奪、財產沒收、身體刑罰甚至是死刑,還會被宗族和國家雙重除名,基本權利被系統性剝奪。
這也是我重點講曾國藩家族的原因,因為其家族后人不僅自稱宗圣曾子后裔,還信奉異教基督,違背祭祖禮儀,是為大不逆。真正的曾子后裔有著守護儒家道統和華夏祭祖禮儀的義務,是不可能去信奉異教的,并且基督教的教義還認為祭祖是偶像崇拜的魔鬼行為,是要下地獄的。
孔子曾說入夷狄則夷狄之,意思是說即便出身華夏,若摒棄祭祖文化、同化于夷狄之宗教習俗,便不再被視為華夏族類,因此儒家四圣后裔的族規明確規定“必以儒為宗,以禮為紀”,祭祀祖先視為根本。
不祭祖的直接開除譜籍,根本不給夷狄之人有機會冒充圣裔,甚至以圣裔身份帶頭皈依異教借機污名化儒家,族中若對此進行包庇,全族都受牽連,被視為謀反,因此四圣后裔信奉異教之人,是沒資格自稱圣人后裔的,甚至連華夏族都算不上。
2、大界曾氏,失聯五百年
因此,按照儒家華夷之辯的法統,即使曾國藩家族真的是儒家宗圣曾子的后裔,但依然沒資格說自己是曾子的后裔,因為曾國藩的后人許多都信了基督教,甚至曾約農,曾瑩蓀還當了神父和修女,即使他們入了曾子族譜,也依然會被開除譜籍。
更何況,他們還不是曾子后裔,只不過曾子后裔迫于曾國藩家族在晚清以來的權勢與地位,暫時沒法公開否認他們罷了。
宗圣曾子后裔的武城曾氏,一直以來都對族譜實全國統一、分級管理、多重核驗的嚴密制度,確保世系純正、輩分不亂,這一制度使武城曾氏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可追溯、可對接的統一世系網絡,即便遠居海外,族人也可通過字輩與譜序歸宗認祖。
而且,孔孟顏曾四家族共用的“通天譜”非常嚴格,自明清以來都由朝廷與衍圣公府雙重管控,因此曾國藩試圖通過篡改族譜的方式,將大界曾氏篡改成儒家圣裔的行為,從諸多角度來看,都是漏洞百出的。
例如,曾國藩在《大界曾氏族譜》序及家書、碑傳中多次提到,自宋末至清中葉約五百年間,曾氏衡陽至湘鄉支系無一人中秀才,更無進士,長期為耕讀農戶,這對于孔孟顏曾圣裔來說,是不可能的事。
尤其是自明朝以來,儒家四姓子弟可參加單獨的山東鄉試“耳字號”,若無人中舉則額外增額;部分朝代還為圣裔預留歲貢、拔貢名額,降低科舉競爭門檻,圣裔履歷也更易被吏部優先考量,四姓族規明確要求“子弟必入塾,讀書必求仕”,并以族產(祭田、義莊)保障貧困子弟入學,形成“世代向學”的風氣,避免教育中斷。
四圣”后裔因朝廷設有“四氏學”,享有入仕優待,科舉中舉比例遠高于普通士紳,基本上每科必有中式者的情況,而曾國藩所屬的湘鄉大界曾氏在他之前五百多年未出現一個進士,與“四氏學”的科舉優勢形成強烈反差,這其中的門道還需細想?
而曾國藩所處的大界曾氏,與山東武城的曾子圣裔斷交失聯長達五百年之久!加上譜牒失傳及科舉長期空白,教育完全中斷,傳承一無所有,世系也一片空白,難以銜接,即使有不知哪來的舊譜,也是源流難考,證據不足,牽強附會。
3、曾國藩強行篡改族譜
直到清道光年間,曾國藩考中進士后,主導三修族譜,參照“翰博譜”(衍圣公府譜)補接世系,才勉強才恢復與圣裔的名義聯系,而他當時已經拜了權傾朝野的軍機大臣穆彰阿為師,有如此靠山,他威逼利誘,攀附曾子后裔,對他不算難事。
清代仿行明朝舊例,對儒家圣裔蠲免正供和一切雜項差徭。為防止民間有人假冒圣裔,明清制定了嚴格的審查制度。在“南宗”設通譜總局,負責印制族譜,“東宗”負責查核。經“南宗”審查合格的族譜,先由“南宗”逐頁鈐蓋欽賜“省身念祖”四字圖章,再送給衍圣公府、“東宗”審核,最后加蓋衍圣公府印、“東宗”印。這樣的族譜才能成為當地官府實行優免的依據。
層層審核的機制,導致曾國藩想篡改族譜的想法,幾乎不可能實現,包括大界曾氏的眾多族人,也對此事非常抗議,畢竟自己很清楚祖宗是誰,為了圣裔的資格身份去冒認別人當祖宗,許多人心生不滿。
1946年,曾國藩的嫡曾孫曾約農所修五修譜透露了重要信息:“三十三派祖丞公三子珪、舊、略, 據《云 溪譜》,略公十七傳至霸公遷衡陽, 又六傳至祖仔公,據翰博譜,珪公十二傳至霸公,又十一傳至祖仔公,一譜和二譜不符。明清兩代,翰博譜為朝廷優免曾氏差徭戶役所依據,且昭穆秩然,垂絲不紊。大界曾氏的云溪譜則訛脫顯然,垂絲屢中斷,今從翰博譜。”
從曾約農的這段記載,我們可知大界曾氏的一、二修譜存在兩個嚴重問題,一是以曾略為直系祖先的云溪譜與曾子正統后裔的“翰博譜”有明顯沖突;二是“垂絲屢中斷”,即源流不連貫、不完整。
所以曾國藩在道光年間親自主導的大界曾氏三修族譜時,因舊譜世系與翰博譜記載不符,在不通知族人的情況下,擅自就把大界曾氏始祖由“曾略”改回“曾珪”!并送稿至通譜總局審核,最終按翰博譜版式刊印,才使大界曾氏獲得“圣裔”身份。
4、大界曾氏抗議改祖之事
![]()
后來在五修族譜的時候,曾國藩的嫡孫曾孫曾約農勸告大界曾氏的族人,說我們曾經用了數百年的《云溪譜》是錯誤的,以后族中眾人不可再用,今后都要依從歷代朝廷認可的曾氏官方《瀚博譜》系。
但曾約農此舉因改動舊譜,再次引發大界曾氏族內的激烈爭議,被許多族人認為這屬于為了附會圣裔,背棄自己祖先的行為,是不知廉恥,見利忘義的劣行。
可見,“大界曾氏”族人對曾國藩家族改譜的不滿延續了一百多年還沒有消除。他們一方面被迫接受了圣裔的社會待遇,一方面責怪曾國藩三修譜改了自己的祖宗。但他們并不是故意找麻煩,原因在于他們不了解曾國藩的“良苦用心”,不知道要享受圣裔優免,就得改換祖先的道理。
畢竟,對于“大界曾氏”而言,成為宗圣曾子圣裔的關鍵不在于他們是否真的是圣裔,而在于曾國藩想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圣裔,只要曾國藩抱著這樣的信念,“大界曾氏”成為圣裔就是必然的,畢竟他后來當了大軍閥和權傾朝野的重臣,即使大界曾氏的族人都反對他的做法,但面對他的權勢,也只能被迫改接受祖宗。
至于曾子圣裔的東宗和南宗承不承認自己,對當時只手遮天的曾國藩來說,打造一部能通過審查的族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即使三修譜與總譜有不符之處,通譜總局也只能被迫選擇睜只眼閉只眼。
5、正本清源,還儒家圣裔清白
時至今日,曾國藩以儒家半圣和宗圣曾子后裔被人們廣為宣傳,然而這些主流說法是十分錯誤的,并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能夠證明曾國藩是曾子的后裔,他們一直都拿不出一譜和二譜的有效證明,理由是已經弄丟失傳,后來他們又在自己編造的三譜中刪除或改寫一、二修的譜序,導致前后矛盾,無法對照,對此事的解釋也是各種含糊其辭,空穴來風,不足為信。
我們有必要了解以上這些關于曾國藩改譜的歷史事實。因為,儒家孔孟顏曾四圣后裔作為全民供奉祭祀先祖的道統榜樣,如果出現自絕圣門,改信異教之人,在華夏祭祖文化中屬于謀逆之舉,四圣后裔要想皈依異教,就不得以圣人后裔在外招搖過市,引人注目,嘩眾取寵。尤其是,不是圣裔還擅自冒充圣裔之人,并帶頭傳播異端宗教,在古代更是不可饒恕的大罪!
因為,一旦有人同時涉嫌“冒充圣裔”與傳播“異端邪說”,由于其是打著圣裔的身份傳播異教,因此更能蠱惑人心,使大量不明真相的民眾因此上當受騙誤入異教,他們如此偽造和冒充的做法,是要把漢之祭祖文化的傳統連根拔起,讓漢之民眾陷入對自己的祭祖文化陷入兩難局面。
以上所文已將事情之本質昭告天下,曾國藩并不是儒家圣人,其家族也不是儒家圣裔,其后人多信基督之教移居國外,假借圣裔之名卻又詆毀儒家,自稱自己雖為儒家圣裔都已皈依異教,你等民眾以我為榜樣為何不速速效仿?望君莫要上當,祭祀祖先乃民族之根本,絕不可背宗棄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