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最近貴州朋友給我寄來了一盒省醫月餅,起初不以為意,直到嘗了一口,嘗完后我直接愣住了:這味道讓多少月餅廠無地自容?
撕開樸素包裝,月餅其實并不是很大,我輕咬一口,酥皮簌簌落下,火腿的咸香瞬間充盈口腔,真是太美味了。
![]()
我盯著這盒來自貴州省人民醫院的月餅,終于明白:真正的好食物,從不需要華麗辭藻修飾。我立即致電好友:“這月餅,哪里買的?再幫我寄三盒!”
朋友卻告訴我,這個月餅現在很火,買一盒都很困難,更別說三盒,哎,老東西總是被人們趨之若鶩。
![]()
1、意外之禮,意外之喜。
貴州月餅,我說話我第一次聽說,我打開簡單的紙盒,里面有10個月餅整齊排列,沒有任何過度的包裝和夸張的宣傳字。
貴州好友在微信里跟我說:“你可別嫌棄包裝簡陋,我們這兒排隊三小時都未必買得到,你品嘗后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朋友知道我是個吃貨,特意叮囑了一番,78元一盒的價格,與市面上動輒數百元的禮盒月餅形成鮮明對比。
沒有鍍金包裝,沒有天價標簽,有的只是實實在在的食物本身,咬開后內餡飽滿的火腿肉絲清晰可見,甜咸比例完美調和,吃完一個也不覺膩味。
![]()
2、配料表震驚了我
月餅盒子上的配料表震驚了我,上面寫著:小麥粉,火腿肉,白砂糖,食用油、蜂蜜...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幾樣原料,沒有任何看不懂的化學名詞。
“沒有科技狠活”,這句網友點評如此準確,在別的月餅保質期動輒半年一年的對比下,省醫月餅18天的保質期仿佛是一種無聲的宣言:我們不需要防腐劑。
好友告訴我,省醫月餅每天限量生產,都是當天現做現賣。“早上去的能買到熱的,那香味能飄滿整條街。”
![]()
3、朋友吃了20多年
“我吃了二十多年,年年中秋就饞這一口。”好友在電話里感慨道。原來,省醫月餅始于2000年,最初只是醫院給員工的福利,因太過美味逐漸流傳開來。
當地人直接稱之為“省醫月餅”,已經成為貴州中秋的標志性味道。很多家庭代代相傳,每年排隊購買省醫月餅成了中秋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時候是爸爸去買,現在是我去買,味道從來沒變過。”這種味道的延續,已經成為一種情感紐帶,連接著不同時代人的味覺記憶。
![]()
4、一個外行打敗月餅老行
一個醫院食堂做的月餅,為何能夠成為最火的月餅?
答案或許就在于“外行”的身份。因為沒有行業慣性,所以更愿意傾聽食客的真實反饋;因為沒有營銷壓力,所以更專注產品本身而非包裝;因為出自醫療系統,所以對衛生和健康有更高要求。
手工現做是省醫月餅的另一秘訣。機器生產的月餅固然標準,卻缺少了手作的溫度與靈氣。老師傅們多年的經驗,對面團狀態、烤制火候的精準把握,是任何機器都無法復制的。
![]()
5、美食的本質是真誠
在這個過度營銷的時代,省醫月餅像一股清流,它不請代言人、不做廣告、不搞饑餓營銷,僅憑口口相傳就火爆二十余年。
這讓我不禁在想,中秋節將至,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月餅?是保質期放一年還是兩年?還是華麗包裝,還是真材實料?
![]()
省醫月餅用最樸實的方式告訴我們:真正的好食物,從來不需要華麗的外表和多高的噱頭——真材實料,用心制作,足矣。
那盒省醫月餅我只舍得慢慢吃,每個都細細品味,最后一塊下肚時,竟生出些許不舍——這種純粹的味道,在當下實在太難得了。
最后麻煩大家點個贊支持一下,非常感謝!
如果你愛看美食,愛看餐飲故事,歡迎關注我們
與君共勉
嘗遍中國美食
游遍千山萬水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