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分數只能代表你的過去,絕不能定義你的未來!”9月22日,在武昌理工學院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校長趙作斌教授為全體新生上了“開學第一課”。
![]()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節點,而非終點”,趙作斌校長強調,大學是人生新的起跑線,真正決定未來的不是過去的成績,而是大學階段的努力與突破。他列舉了包括年薪201萬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張霽、執掌年營業額300億企業的北京自如公司董事長周藝君、考入北大攻讀博士的祝海川及“荊楚楷模”熊博文在內的一批杰出校友范例,并介紹近年來學校近10%畢業生考取國內外名校研究生、多名學子榮獲國家級創新創業大獎的情況,激勵新生們在武昌理工學院這片沃土上,通過不懈努力,書寫精彩人生篇章。
針對社會上出現的“讀書無用論”雜音,趙作斌校長明確指出:“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不讀書,將來必定無用’!”他提到,我們正處在一個人機協同、智能驅動的新時代,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正在重塑整個世界。面對國務院“AI+”行動計劃和2035年我國全面智能化的前景,他提醒學生,“唯有掌握AI技術、善于運用智能工具的人,才能搶占未來先機”。
關于如何度過有意義的大學生活,趙作斌校長提出明確建議:“我希望同學們每天在寢室的時間不要超過10個小時。”他基于長期辦學經驗指出,“寢室溫床易消磨意志,成為虛度光陰的舒適區”,許多學生的挫折與失敗正是從沉迷網絡、脫離集體開始。他呼吁同學們主動走出寢室,積極融入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只有勇敢走出舒適區,才能譜寫人生的無限可能”。
最后,趙作斌校長對新生提出三點希望:一要立大志,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緊密結合;二要明大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德載物;三要成大才,珍惜時光,掌握過硬本領,努力成為棟梁之材。“在武昌理工學院這個‘追求卓越’的大熔爐里,只要你們珍惜時光、刻苦學習、勇于實踐,就一定能夠淬煉成鋼,鍛造出一個不可替代、光芒萬丈的自己!”
![]()
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大一新生萬嘉在聽完校長演講后表示:“校長的講話既全面又深刻,給了我很多啟發。我會牢記囑托,主動走出舒適區,努力鉆研、敢于創新,用實際行動踐行學校‘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校訓。”(通訊員:周黎、閔璐攝影:何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