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江先生筆下的新疆動態素描,恰似一卷流動的胡旋舞,未舞先醉。那牽手前行的維吾爾族孩童,步履如天山雪水般輕盈,衣袂翻飛似孔雀開屏,每一步都踏出西域古道的駝鈴回響。先生以“線如游龍”之筆,將動態瞬間凝為永恒,恰似敦煌飛天衣袂的飄逸,又似龜茲樂舞的余韻。
![]()
![]()
![]()
![]()
![]()
觀其技法,粗獷處如大漠狂沙,細膩處若月牙泉波。人物行走的姿態,非但捕捉了形,更擒住了魂——老者牽童的背影,如胡楊不倒;少女提裙的弧度,似葡萄垂珠。那流動的場景感,在動靜之間,織就一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動態長卷。而畫面深處,既有跋涉者腳踏黃沙的堅實,又有信仰者仰望星空的深邃,恰似歲月長河中兩株并立的胡楊,根須相纏于地下,枝葉相望于云間。
![]()
![]()
![]()
![]()
![]()
先生尤擅“以動寫意”之道。孩童的步伐如春風拂柳,既見力度又顯柔美;婦人的提包姿態,似挎著整個夏天的豐收。這種“動中寓靜”的哲思,更妙在構圖之巧——人物牽手成鏈,似有看不見的絲線牽引,形成“前呼后應,氣韻生動”的流動詩行。遠觀似有風掠沙丘,近看又見筆觸如刀刻石,在剛柔并濟間,寫盡西域兒女的生命力。
![]()
![]()
![]()
![]()
![]()
此等動態素描,非但為畫,更是詩。它讓觀者如飲葡萄美酒,微醺中見天地,朦朧處見真章。馬振江先生以筆為舟,載我們穿越時空,在素白宣紙上,遇見那片古老而鮮活的土地,遇見那些在歲月長歌中永不褪色的靈魂。這,便是動態素描的至高境界——讓靜止的線條跳舞,讓無聲的畫面歌唱,讓每一道墨痕都成為穿越千年的信箋,訴說著永不磨滅的堅韌與希望。
![]()
![]()
![]()
![]()
![]()
藝術家藝術簡介
![]()
馬振江,遼寧沈陽市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 會員
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 榮譽理事
中國徐悲鴻畫院北京油畫院院聘畫家
中國國家民族畫院 院聘畫家
中國軍旅書畫藝術交流學會 會員
中國油畫創作研究院藝委會 委員
徐悲鴻文化藝術學院院聘 教授
北京通州油畫學會 常務理事
主要參展
全國第七屆版畫展
建軍90周年全國美展暨解放軍第十三屆美展
中國百家金陵油畫展
建黨100周年全國美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