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AI 技術浪潮中,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從來不是“技術有多酷”,而是“能不能真省錢、真賺錢”。語核科技這家由“00后技術極客 + SaaS 老兵”共同創立的 Agent Native 公司,正在用“數字員工按結果付費”的模式,為企業提供可量化價值的AI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短短一年時間,語核科技營收增速超過 500%,客戶覆蓋中遠海運重工、唯捷創芯等制造業龍頭,它們是怎么做到的?
我們對話語核科技創始人翟星吉,聊聊他眼中的 Agent 創業真相。
智客ZhiKer:你經常說“要么幫用戶賺錢,要么幫用戶省錢”。你們的AI Agent 是怎么幫用戶賺錢和省錢的?
翟星吉:我們的邏輯很簡單,客戶不是為了買一個工具,而是為了買結果。
比如降本場景,原本需要 8 個人干的活,用 Agent 只需要 2 個人,節省下來的成本我們跟客戶分成;增收場景也是一樣,通過 Agent 提高了銷售轉化率,新增的營收也按比例分成。客戶花的錢,永遠和實際創造的價值掛鉤。
智客ZhiKer:為什么從 SaaS 轉到做 Agent?
翟星吉:我之前在帆軟做過五年,完整經歷了 SaaS 從高峰到低谷。那時候最大的問題是,賣工具很難直接量化 ROI,經常需要“畫大餅”來說服老板,但企業買單的難度大,落地成本也高。
于是我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方式,讓客戶不用被動“相信”未來的價值,而是直接看到 ROI?這就是后來我們提出的 RaaS(Result as a Service)理念。
智客ZhiKer:你們最早不是做 C 端產品嗎?
翟星吉:是的。最早我們做過一個面向大學生的桌面助手 CopyAsk,短期吸引了十萬用戶,但很快發現大學生群體對價格太敏感,根本不是適合初創公司的客戶,這算是我們交的一筆昂貴學費。
后來我們反思,生產力工具的價值取決于使用它的人,企業才是更好的對象。
智客ZhiKer:為什么選擇制造業,很多人認為制造業很難做 Agent。
翟星吉:這就是所謂的“反共識”。我們調研了上百家企業,發現制造業有五個理由特別適合:
國家戰略支柱,客戶實力強;數字化程度其實很高,比如小米汽車、特斯拉的無人工廠;降本增效的需求迫切,預算也充足;轉型壓力大,想讓員工干更有價值的事;行業知識壁壘高,護城河也深。
智客ZhiKer:你們的產品 Langtum 平臺主要解決什么問題?
翟星吉:它是一個企業級 Agent 開發平臺,包含三層:模型層管理和微調模型;數據層做格式轉化、清洗、要素提取;應用層通過低代碼快速搭建業務流程。核心優勢在于解析復雜文檔和結構化提取,準確率能做到 90% 以上,這對制造業至關重要。
智客ZhiKer:能具體說說你們的 Agent 是怎么落地的嗎?
翟星吉:我們的平臺能讓 Agent 自動處理復雜文檔、訂單和數據,準確率能做到 90% 以上。
舉幾個例子:中遠海運重工:我們幫他們做售前報價 Agent,以前一周才能完成的報價,現在半小時就搞定,準確率還更高。某留學教育機構:我們做銷售轉化 Agent,把轉化率從 5% 提高到 7%,營收提升了 20%。某汽車零部件企業:供應鏈單據處理 Agent,自動解析復雜訂單和合同,既省人力又減少出錯。
智客ZhiKer:你們的Agent準確率達到90%以上,怎么做到的?
翟星吉:我們的團隊由技術專家帶領,聯合清華、上交、帝國理工等研究人員,專門優化Agent架構。他們自研多模態、高準確率內容解析技術,能夠適配多種模態,并通過結構化內容提取能力和獨創的Workflow組件,確保Agent的高準確率。
智客ZhiKer:你們還特別強調“不接大單”,這是為什么?
翟星吉:三五百萬的大單往往意味著大量定制化,最后產品價值被稀釋,變成“人力服務”。我們只接 30-50 萬的項目,這樣 ROI 清晰、場景干凈、交付快,還能沉淀出可復制的方案。
智客ZhiKer:ToB 創業,你覺得最大挑戰是什么?
翟星吉:不是技術戰,而是認知戰。
我們賣的不是工具,而是能上崗、能背 KPI 的“數字員工”,客戶不用被動相信未來價值,而是馬上就能算清楚,這個人能幫我多賺 100 塊,我分他 10 塊。
智客ZhiKer:你們的團隊看上去挺年輕?
翟星吉:平均年齡 24 歲,我叫他們“特種兵”。我們看重極客精神、理想主義和自驅力。年輕人創造力強,也更敢于挑戰傳統。這和 Agent 這個新領域的氣質很契合。
智客ZhiKer:接下來,你們的重點是什么?
翟星吉:三件事:產品:孵化三個垂直領域的數字員工;營銷:把 ROI 清晰的案例做成標桿;品牌:成為全國 top 級的 Agent 產品公司。
同時我們會出海,重點在日韓和東南亞,目標是海外營收占比 10%-20%。
智客ZhiKer:如果用一句話總結,你希望語核科技代表什么?
翟星吉:我們團隊核心成員來自北京大學,兩位博士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我們既能算清 ROI,也敢為了更大的愿景放棄短期誘惑。
在訪談中,翟星吉一直反復強調“ROI 拍在桌上”。這句話既是語核科技的商業邏輯,也是他作為創業者的底層信念——技術不是目的,價值才是。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語核科技選擇了一條“現實的理想主義”之路:既腳踏實地,算清每一筆 ROI;又敢于仰望星空,去挑戰“反共識”的機會。
或許,這正是新一代 AI 創業者突圍的密碼。(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郭虹妘,編輯|陶天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