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琴
通訊員 鐘三軒
“好房子”是什么?這是時代的重要命題,更是一個不斷追求創新與實踐的過程。11月1日,在2025國際(武漢)智博會上,中建三局在好產品展區里,圍繞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給出了一些探索和思考,勾出“好房子”的樣本藍圖。
“好房子”應是“好產品”
記者在中建三局好展品展區里看到,一面多功能家具墻,一分鐘即可實現快速拆裝,讓室內空間隨需而變。而模塊化集成廚房里,結合生活場景對收納進行了重新設計,島臺集成制冷垃圾桶,不同部位可分別實現伸縮和升降。集成衛浴則實現零降板、薄墻體、插拔式水電等功能,4天即可完成整體安裝。
![]()
集成廚房
![]()
集成衛浴
同樣,通過把隔音門、窗、隔墻集成設計,整體隔音量能做到50分貝左右。在外墻方面,實現了裝飾、保溫、防水、圍護一體化高度集成,現場安裝效率能提升40%。
針對建筑的交通、空氣質量以及能源問題,中建三局全球首創的多轎廂循環電梯,實現“一井多梯”,現場模型展示了2井道8轎廂的運行邏輯。
展會上,同步推出了“壹品定制家”系統,客戶可以通過平臺為同一戶型生成數百種組合方案,支撐每個客戶自己定義自己的家。
為何會展示這些產品?中國建筑智能建造研究院好房子研究中心主任王能林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因為打造“好房子”不僅僅是建一個房子,而是為居民提供一個全周期服務的解決方案。
因此,中建三局正以“好房子”建設為抓手,促進企業從“工程思維”轉向“產品思維”,從“建造”延展至“產品+服務”,向工業化、綠色化、數字化全面轉型。
以數據貫穿“好房子”全生命周期
當前,中建三局基于中國建筑集團“好房子”營造體系,依托建筑產業互聯網,正在積極構建“高、優、雅、智”工業化壹品好房。
“我們以航空航天行業為參照,進行好房子產品化轉型。”中國建筑智能建造研究院好房子研究中心主任王能林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打造“好房子”需要完整的標準體系,合理的設備執行。產品標準、工藝標準、數據標準既是基礎也是核心。為此,中建三局打造了智能建造一體化平臺,讓建筑數據從設計、建造、施工的各個階段在任何時間段,都能實現數據統一。
他舉例說,以前的設計是將傳統的圖紙用BIM技術轉化為三維建筑模型,大都僅用于碰撞檢測,花費了大量人力和財力,但實際建造思維并沒有轉換,有點“大材小用”。
現在,他們利用自研的“云錦”協同設計平臺進行正向設計,一開始就呈現出三維建筑模型,不僅是機電、管道碰撞檢測,施工所需的部品部件的數據以及后期裝修時各個模塊的數據都在一個平臺上實現同步,用數據貫通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
打造供應鏈互聯網
“我們對內有了統一的標準,但如果對外的數據交互是斷開的,供應鏈上的模型標準不一樣,那還是沒辦法打造‘好房子’。”王能林解釋說,就以集成廚房為例,我們的公差標準在毫米級,但主體結構一般在厘米級,在新標準下,就需要供應鏈上企業圍繞整體性能“對齊顆粒度”。“通過智博會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我們不僅能了解行業最前沿信息,還能加強溝通合作,集合產業鏈優勢和技術創新,共同建設開放、融合的供應鏈生態圈。”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