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重慶的快消品江湖版圖上,捷倉旺購和它的創始人鐘小平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名字。
2020年,當許多經銷商還在為線上化轉型搖擺不定時,鐘小平毅然放棄了數千萬的傳統生意,全身心投入B2b的浪潮。四年后的今天,捷倉旺購平臺日均銷售額穩定在120-130萬,年銷售規模直指5億,覆蓋上萬家小店,已然是區域內的B2b巨頭。
![]()
在多數人看來,這已經是一個足夠成功的轉型故事。
然而,站在5億規模的新起點上,鐘小平卻選擇再次“清零”,一頭扎進零售業。
為什么一個B2b的“贏家”要主動走出舒適區,去啃零售這塊硬骨頭?近日,「新經銷」專訪了捷倉旺購鐘小平先生,聽他聊了聊自己的三次創業的經歷以及對行業思考。
![]()
捷倉往事:從0到5億的兩次進化
鐘小平的故事,起點并不算高。2003年大學畢業后,他成為了一名快消品廠家的業務員。八年的時間,他跑遍重慶的大街小巷,熟悉了渠道的每一個毛細血管,也見證了行業的起起落落。
“好像沒有什么特別的,就是覺得自己想創業了。”談及2011年的第一次下海,鐘小平的回答樸實得有些出人意料。沒有波瀾壯闊的宏大敘事,只是一個年輕人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資源后,最自然而然的選擇。
從2011年到2017年,鐘小平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公司規模穩步增長到年銷三四千萬,在休閑食品領域積累了2000多個SKU,為社區店做休食配送。
彼時,全國性的B2b平臺開始嶄露頭角,關于“經銷商轉型”的討論不絕于耳。在頻繁外出游學的過程中,他親眼看到了數字化浪潮的威力。“我當時就篤定,傳統的經銷商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轉型升級。”
2017年,他果斷成立“重慶旺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上線了“捷倉旺購”訂貨平臺。但他沒有冒進,從2017年到2020年,是捷倉旺購漫長的“試水期”。他一邊維持著傳統業務,一邊不斷測試、打磨線上系統,并有意識地引導老客戶接觸和使用平臺,為未來的全面轉型做鋪墊。
這三年的“慢”,為后來的“快”積蓄了巨大的能量。
它讓鐘小平對B2b的理解從一個簡單的“線上訂貨工具”深化為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也讓客戶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和接受線上化的下單方式。
2020年,時機成熟。鐘小平做出了一個讓許多同行都感到驚訝的決定:徹底放棄傳統生意,全面轉戰B2b。
![]()
轉型之路異常順暢,幾乎沒有經歷什么陣痛。
“傳統生意也是配送小店,做B2b還是服務這些小店,渠道是一樣的。”鐘小平解釋說,“只是告訴老客戶,下單方式變了,需要在線支付了。開始有人不理解,但通過我們的引導和一些促銷優惠,很快就都上線了。”
真正的引爆點,發生在轉型之后。
“只做休閑食品無法滿足小店一站式采購的需求,我們先加了酒水、飲料、奶制品,然后是日化百貨、方便食品、米面糧油。”從調貨開始,一步步拿下代理,迅速構建起一個全品類的商品池。
在選品上,他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聽取廠家的專業推薦,二是深入終端,看門店里什么產品好賣,就引進什么。
品類的極大豐富,像催化劑一樣引爆平臺增長。做B2b第二年,捷倉旺購的銷售額從5000萬直接翻倍到1個億。此后,平臺以每年超30%的速度持續增長。
![]()
截至目前,捷倉旺購擁有9000平米的倉庫,5800+SKU,月活用戶近萬家,年銷售額穩定在4.5億到5億之間。鐘小平用短短四年時間,完成了從傳統經銷商到B2b平臺巨頭的華麗轉身。
![]()
行至水深處:
“贏家”為何主動求變?
手握一張如此漂亮的成績單,鐘小平本可以高枕無憂。但他卻比任何時候都更有危機感。
“B2b做得再大,也并非經銷商轉型的終極。”鐘小平的語氣很平靜,“它的壁壘,沒有想象中那么高。”
在他看來,B2b平臺目前面臨著幾重困境:首先是標品化帶來的價格戰,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其次是越來越多經銷商轉型B2b,市場競爭加劇;而最致命的,是下游客戶的萎縮。
“我們服務的核心客戶——那些50-80平米的夫妻老婆店,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 經濟下行,疊加零食折扣店、即時零售等新業態的沖擊,小店的生意日益艱難。
“如果我們只停留在B2b,未來的增長空間是有限的。”鐘小平深刻地意識到,B2b平臺的命運,與它所服務的上萬家小店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只有下游的“水庫”滿了,上游的“渠道”才有價值。
與其被動地看著客戶流失,不如主動下場,去幫助他們、賦能他們,和他們一起尋找出路。這成了鐘小平的新思考。
他認為,經銷商的未來,必須構建一個從B端到C端的“生意閉環”,才能真正穩固自己的護城河。而深入零售,就是構建這個閉環最關鍵,也是最艱難的一步。
這,便是他決心開啟第三次創業的根本原因。
![]()
選擇“滿分”,重構社區零售價值
一旦決定下場做零售,選擇一個正確的“姿勢”至關重要。自己從零摸索一個品牌,還是加盟一個成熟的體系?鐘小平選擇了后者,他將目光鎖定在了“滿分”便利店。
在他看來,這個品牌精準地回答了當前社區零售面臨的所有難題。
“‘滿分’是一個迎合零售折扣化時代而生的新生品牌。”鐘小平分析道。它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在于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它沒有簡單模仿傳統便利店,而是做了深刻的重構。
首先,它重新定義了便利店的“品類組合”。
在滿足社區居民對煙、水飲、零食等常規即時性需求的基礎上,“滿分”創造性地圍繞用戶生活中的5大核心場景(如早餐代餐、清潔日用、夜經濟微醺等)做深度折扣化,用極致質價比的商品為門店帶來新的客流和生意增量。
![]()
“相比常規便利店只追求‘便利’,‘滿分’通過對生活動線的重構,以品類豐富度贏得了客流;相較于大型商超,它又用‘便利性+折扣化’實現了對用戶需求的即時響應。”鐘小平認為,這種模式,能夠讓門店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社區生態節點。
其次,是截然不同的經營哲學。
傳統零售大多貪多、貪全,但“滿分”聚焦的是剛需爆品,死磕品質;傳統零售層層加價、毛利導向,但“滿分”堅持薄利多銷、讓利于民。這種經營理念,讓鐘小平看到了零售業的初心回歸。
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店鋪與顧客之間冷冰冰的交易關系。“‘滿分’想要打造的,更像是一個鄰里關系里的‘靠譜店主’,有溫度,值得信賴。”
這套完整的商業邏輯,讓鐘小平確信,他找到了幫助小店轉型升級的“最優解”。而他的計劃,也并非自己去開幾百家店,而是要打造一個可復制的成功模型,去賦能捷倉旺購背后那近萬家夫妻老婆店。
第一步:自己下場,跑通模型。
“我們前期會自己先開幾家滿分的直營店,第一家9月份就會開業。”他要親自下場,在真實的市場環境中去打磨商品、價格、場景打造等所有細節,直到摸索出一套經過驗證、確定盈利的單店模型。
![]()
圖為滿分佳惠效果圖(滿分零售旗下業態之一)
第二步:樣板引路,轉化存量。
一旦直營店的盈利模型被跑通,就有了最有力的“武器”。
捷倉旺購目前有9000多家活躍的便利店客戶,屆時他會邀請店老板來參觀樣板店,用最直觀的形象、陳列、商品、客流,以及實實在在的銷售數據說話。
“當他們看到,原來的小店升級成滿分之后,形象好、客流多,銷售額也上去后,這種沖擊力比任何說教都有用。”
![]()
首店尚未開業,圖為滿分佳惠效果圖
(滿分零售旗下業態之一)
第三步:分層賦能,合作共贏。
鐘小平的格局不止于“翻牌加盟”。他深知,不是所有小店都愿意或有能力進行徹底改造。因此,他設計了一套更靈活、更開放的賦能體系。
“賦能,不一定非要全部加盟。”他解釋說,“對于那些暫時不愿意翻牌的客戶,我們同樣可以提供幫助。”
比如,捷倉可以為他們打通收銀系統,實現一鍵補貨、智能選品,提升運營效率;再比如,捷倉可以將自己在直營店里驗證過的爆款商品,更精準地推薦,優化商品結構。
“只要有助于客戶生意提升的事情,我們都愿意去做。”
這是一個精妙的“雙贏”閉環:通過開零售店,捷倉旺購能更深刻地理解C端需求,從而更精準地為B端小店賦能;而被賦能的小店生意變好了,又會更依賴捷倉旺購的供應鏈,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B2b平臺的業務。零售的成功,將直接反哺B2b的增長。
回顧鐘小平的創業歷程,從廠家業務員到傳統經銷商,再到B2b平臺,每一步都踩在了時代的節點上。如今,開啟以零售為核心的第三次創業,更像是一次回歸與擔當。他從離炮火聲最遠的地方,一步步走到了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
這無疑是一條更難的路,但也是一條更正確的路。
對于重慶成千上萬的傳統小店店主而言,捷倉旺購與滿分的這次聯手,或許不僅僅意味著一個加盟新選擇,更是一個由區域供應鏈巨頭親自驗證、并承諾全程陪跑的轉型新機遇。一個屬于山城便利店的新故事,正由此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