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酒,實實在在“寵粉”。
文 | 華商韜略 渺渺
9月13日的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郎酒會員真實感受到了“大家的郎酒”。
作為本次會員節的重頭戲,第五屆郎酒莊園會員節·成都演唱會,就這么“不講套路”地燃了起來。
可以說,這場成都演唱會,是把莊園的體驗擴散給更多消費者,讓人真實感受到“大家的郎酒”。
當王心凌的《愛你》勾起全場青春回憶,張靚穎的《天下無雙》響徹夜空,林志炫的《沒離開過》引發大合唱時,臺下的13000余名郎酒會員不再只是“消費者”,而是這場盛宴的主角。
透過一場全城共狂歡的演唱會,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見郎酒“貼緊消費者”的底層邏輯:不是簡單的“討好”,而是“價值共生”。
【01 不止是狂歡是對會員的“極致寵愛”】
一首王心凌的《第一次愛的人》,讓第五屆郎酒莊園會員節·成都演唱會直接變成了一座巨型的“回憶KTV”。隨著臺下不少70后、80后會員跟著哼唱,那些被喚醒的青春記憶,瞬間讓“郎酒會員”這個身份從“消費者標簽”變成了“情感共同體”。
緊接著張靚穎《如果這就是愛情》的高亢嗓音響徹夜空時;林志炫的《沒離開過》、許茹蕓《獨角戲》響起時,全場大合唱的聲浪,更像是會員與品牌之間的“雙向奔赴”—— 郎酒懂會員的“情懷需求”,會員也愿意為這份“懂”買單。
![]()
這場演唱會,絕對不止是狂歡,更是郎酒對會員的“極致寵愛”。
在群星陣容之外,郎酒莊園·會員尊享酒也在大熒幕上重磅亮相;紅運郎、青花郎九九重陽紀念酒等多份好禮用來回饋現場郎酒會員;此外,郎酒莊園會員歌迷們也圓夢登臺與偶像合影......這場“寵愛”,實實在在。
![]()
會員的反應更能說明問題:有人在社交平臺發“覺得自己不是‘買酒的’,而是郎酒的‘家人’”;有人曬出和其他會員的合影,配文“因為郎酒,認識了一群同頻的朋友”。這些反饋的核心,是郎酒把“會員體驗”從“物質層面”拉到了“精神層面”。不再是“買酒送演唱會門票”的交易,而是“我們一起享受一場屬于自己的盛宴”的共生。
對比行業現狀,過去三年白酒品牌的會員活動,大多仍停留在“品鑒+贈禮”的淺層階段:開一場品鑒會,講幾句酒的工藝,送個定制酒杯,就算完成了“會員維護”。
但郎酒不一樣,它把會員活動做成了“城市級文化事件”——13000人現場,超6000萬人云端圍觀,這已經不是“維護會員”,而是“通過美好體驗讓會員主動成為品牌傳播者”。
郎酒會員們的專屬時刻并不僅僅局限于郎酒莊園或者成都這場演唱會之內,更在線下點亮成都雙子塔、重慶3788亞洲第一屏......跨越多個空間,“郎味風暴”正在輻射全國。
這種“體驗升級”,本質上是郎酒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與深刻理解:當消費者不再為 “品牌溢價” 盲目買單時,只有情感認同、精神共鳴,才能留住他們。
【02 從“單點營銷”到“全域布局”郎酒對會員們正在下一盤大棋】
如果把成都演唱會當成一場“孤立的營銷活動”,那就低估了郎酒的戰略決心。
這場演唱會,實則是第五屆郎酒莊園會員節“全域布局”的關鍵一環,也是郎酒“貼緊消費者”全鏈路戰略的具象化呈現。它背后藏著郎酒對白酒行業“用戶經營”的體系化思考。
先看選址:為什么是成都?
表面看,成都是西南經濟樞紐,高端消費力強,是白酒品牌的“必爭之地”;但深層看,成都的“消費文化”與郎酒的“品牌調性”高度契合。
成都是“生活美學”的代表城市,消費者愿意為“體驗”“情感”買單,這正好匹配郎酒“鏈接熱愛、服務美好生活”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西南是郎酒的“大本營市場”,這里有大量核心會員,在成都辦演唱會,既是對本土會員的“深度回饋”,也是借助成都的“輻射力”,聯動重慶、貴州、云南等周邊市場,形成“區域聯動效應”。
再看“全域觸達”的布局:成都演唱會不是“孤軍奮戰”,它與郎酒莊園主會場、南京站活動、百城分會場形成了“點-線-面”的立體傳播網絡:莊園主會場是“深度體驗”,讓會員感受“沉浸式品釀”;南京站是“文化聯動”,鏈接長三角的高端會員;百城分會場是“下沉觸達”,覆蓋更多三四線城市的會員;而線上直播則是“廣度覆蓋”,讓超6000萬非會員也能感受到郎酒的“生活方式”。
這種“全域布局”的打法,打破了傳統白酒品牌“活動零散化”的困境。郎酒把會員活動做成了“IP化運營”,從莊園到城市,從線上到線下,每個環節都在“強化用戶認知”,讓“郎酒會員”成為一種切實的“身份符號”。
![]()
更關鍵的是,郎酒的“用戶運營”不止于“活動層面”,而是延伸到了“全鏈路場景”。
莊園內,郎酒打造“一條龍沉浸式品釀體驗”:會員可以參與釀酒的全流程,從選糧、制曲到貯酒,這種“參與感”讓會員從“喝到酒”變成“懂酒”,再到“愛上釀酒文化”;莊園外,郎酒積極打造圈層活動,從高爾夫到摜蛋,更多會員體驗美好生活的同時,能夠依托郎酒會員平臺與更多同頻好友進行溝通交流。
這些場景的核心,是郎酒跳出了“賣酒”的思維定式,構建了“消費者與品牌、消費者與消費者”的“價值交流網絡”。從莊園讓會員體驗酒、懂酒,到成都演唱會讓會員玩嗨,郎酒一步步讓用戶喜歡上“和郎酒相關的生活”。這種生活也會讓用戶們形成消費習慣,使得“喝郎酒”成為一種日常,從而慢慢形成郎酒專屬的市場圈層。
在白酒行業,多數品牌還在“渠道為王”的邏輯里打轉,把精力放在 “怎么讓經銷商多進貨”“怎么搶占終端貨架”,卻忽略了 “消費者才是品牌的根本”。而郎酒的邏輯是:用戶能帶來“長期品牌力”。
從行業趨勢看,白酒行業正在面臨“消費升級”與“去泡沫化”的雙重壓力:一方面,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另一方面,年輕消費者對白酒的“傳統印象”有抵觸。在這種背景下,郎酒的用戶運營給行業提了個醒:白酒品牌的未來,不在于追逐短期銷量規模的擴張,而在于與用戶構建深度價值共生體系。
回頭再來看這場成都演唱會便能發現,郎酒的演唱會不是“營銷噱頭”,而是“戰略落地”。它標志著郎酒正帶頭引領行業從“渠道驅動”向“用戶驅動”的轉型,從“產品思維”向 “用戶思維” 的升級。
![]()
郎酒成都演唱會落幕時,有位會員說:“我買郎酒,不只是因為酒好,更是因為我喜歡和郎酒一起的生活。”
這句話,或許是對郎酒“唯客是尊”的用戶戰略最好的注解。
未來,白酒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但競爭的核心會從“渠道”轉向“用戶”。那些還在靠“酒桌套路”“價格戰”生存的品牌,可能會被越來越理性的消費者拋棄;而像郎酒這樣,愿意花心思懂用戶、陪用戶、和用戶一起創造美好生活的品牌,才能走得更遠。
第五屆郎酒莊園會員節成都演唱會的超6000萬次圍觀,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它預示著白酒行業“用戶驅動時代”的到來,也為更多品牌提供了“從賣酒到滲透生活場景”的轉型樣本。
畢竟,消費者買的從來不是一瓶酒,而是酒背后的生活方式與情感共鳴。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