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蘿吉
進入7、8月的暑假月份后,國內車市的整體增速明顯放緩,7月份的同比增速,從6月的21%驟減到1.7%,而到了8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新車上險量總計199.1萬輛,同比僅微漲了0.34%。
宏觀整體銷量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宏觀數字之下,8月份國內車市的結構并不穩定,中國與海外品牌、新能源與燃油車之間的較量,都出現了非常顯著的新變化。
國內車市的僵局,在7月份已經出現松動,而8月份的詳細數據,則基本證明車市確實已經邁向新的階段。
新能源滲透率首破55%,
自主品牌份額基本達到65%
今年7月份,國內新能源滲透率突然抬頭,達到了52.87%的歷史新高,隱隱展現出了打破僵局、恢復上漲的苗頭,沒想到的是,這個數字在8月份就直接飆到了55.16%,直接抬升了2.3個百分點。
這個勢頭,頗有點2021-2024年之間新能源車攻城拔寨、份額飆升的狀態,不過再細看數字的話,兩個階段的情況又明顯不同。
![]()
2021-2024年新能源滲透率飆升的階段,純電、增程、插混等各動力類型的份額,都在快速增長,而在今年8月份,在全國整體市場微漲0.34%的背景下,插混、增程車型的銷量,分別同比下滑了8.5%和6.6%,插混車型甚至超過了燃油車8.1%的跌幅。
唯一實現增長的,只有純電車型,8月份新車上險量超過70萬輛,同比增長了20.5%,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保住了整體市場的正增長。
品牌陣營方面,自主品牌的份額也再創新高,達到了64.97%,四舍五入基本可以視為跨過了65%,在此之前,自主品牌的份額也已經在60-64%之間徘徊了很長時間。燃油車防守陣線被攻破的同時,海外品牌陣營,也出現了進一步失守的跡象。
自主陣營:比亞迪跌幅擴大,
吉利再度縮小差距
就在我寫這篇稿子時,偶然看到了比亞迪下調全年銷量目標的消息,從最初的550萬輛調整到了460萬輛。毫無疑問這本應是行業的大事件,但討論熱度卻很低,沒有達到相應的關注。
![]()
從最近兩個月的銷量看,比亞迪下調目標已經勢在必行,7月份比亞迪國內上險量同比下滑15.2%,8月份進一步擴大到了19%,而這是在當月國內整體市場微漲0.34%、新能源市場上漲8.42%的背景下發生的。
經過7、8兩個月之后,比亞迪始于2020年的野蠻增長基本可以宣告結束,目前它的任務是繼續推動海外業務的同時,盡快在國內實現實現止跌。
![]()
比亞迪下滑的同時,吉利的增速卻進一步加快,8月份同比增幅達到64.7%,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增幅超過60%。
銀河品牌依然是主要推動力,8月份上險量9.3萬輛,和吉利主品牌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但吉利主品牌也實現了12.04%的增幅,領克、極氪也同步實現增長。
不夸張地說,吉利集團是目前在燃油車、新能源車、主流市場和豪華市場表現最全面的車企,8月份國內上險量達到22.4萬輛,和比亞迪當月銷量(30.2萬輛)的差距,已經不到8萬輛。
長安和奇瑞屬于自主第二梯隊,8月份上險量依然均超過了10萬輛,不過加到一起依然略低于吉利。其中長安集團同比增長8.45%,奇瑞同比微跌0.61%。
合資陣營
![]()
主流合資品牌中,幾個主要車企的表現和7月份相似,大眾品牌國內上險量14.5萬輛,同比下滑16.1%;豐田品牌總計12.9萬輛,同比下滑4.4%;本田品牌跌幅稍有收窄,下滑了15.1%,總計上險量5.1萬輛。
![]()
至于日產品牌,自4月底日產N7(參數丨圖片)上市之后,東風日產在6月份就止住了下滑態勢,之后的7、8月份一直保持正增長。8月份東風日產上險量5.3萬輛,再次超過東本、廣本的總和。
上汽通用旗下的別克品牌,今年一直保持著相當亮眼的增速,8月份同比增長依然達到了13%,但是銷量規模依然非常有限,8月份上險量只有3.3萬輛,已經很難再擺脫品牌邊緣化的趨勢。
豪華品牌
豪華品牌陣營里,寶馬品牌是唯一實現同比增長的,且增幅達到了13.78%,顯得相當亮眼。但是這次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寶馬對部分主銷車型的價格進行了回調,一度導致銷量銳減。
![]()
單看銷量數據,寶馬8月份和奔馳基本持平,均為4.5萬輛,而奔馳相較去年同期,依然下滑了19.43%。奧迪品牌8月上險量4.2萬輛,同比跌幅16.9%。幾個品牌的現狀目前仍不樂觀。
今年前八個月,BBA三個品牌的同比跌幅,全都處于17%左右,三者很難得地實現了“共進退”,累計銷量也處于36-38萬輛之間,非常接近。
![]()
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是上汽奧迪、一汽奧迪分別推出了全新一代A5系列,此外上汽奧迪還推出了高度中國化的純電轎車E5 Sportback,這些車型的定價都非常務實,基本脫離了BBA傳統的定價習慣和體系,同時功能配置也在貼近中國品牌。
這一系列新產品,對于整體海外豪華品牌都非常重要,如果奧迪能通過價格體系、產品定義的轉變來扭轉頹勢,意味著寶馬、奔馳等其它品牌,也可以通過類似措施來提振銷量。
二線豪華品牌中,雷克薩斯經過7月份的同比下滑后,8月份跌幅進一步擴大,達到了11.55%,這也是雷克薩斯為數不多跌幅超過10%的一次。即便如此,雷克薩斯當月上險量依然達到1.5萬輛,穩坐二線豪華品牌第一。
雖然8月份整體市場陷入停滯,沃爾沃的跌幅卻進一步收窄,8月上險量10802輛,同比下滑2.9%,兩個層面的表現都明顯優于凱迪拉克。
至于路虎品牌,國產與進口車型加到一起,8月總上險量已不足4千輛,同比大跌33.8%,前八個月累計銷量的跌幅,則達到了27.7%,在豪華市場已經趨于邊緣化。
新勢力品牌
各陣營車企中,銷量數字變化最大、各家競爭最精彩的,還是要數新勢力。
![]()
7月份被問界單品牌反超的特斯拉,8月份重新拿回新勢力第一,上險量5.69萬輛,不但大幅反超問界,也超過了鴻蒙智行的整體銷量。
不過環比大漲,并沒能扭轉同比的頹勢,特斯拉8月同比跌幅依然高達11.2%,這已經是近半年以來特斯拉第四次跌幅超過10%,其1-8月累計銷量,也達到了7.5%。接下來的懸念,就是Model Y L到底能不能把特斯拉帶回增長軌跡了。
![]()
鴻蒙智行8月份雖然又被特斯拉反超,但其銷量卻同比大漲了31.35%,而更好的消息,是百萬級豪車尊界S800,在第一個完整銷量月份實現986銷量,成功超越奔馳S級和寶馬7系。
這也并不是尊界S800的極限,目前這款車每周新增訂單穩定在400臺左右,不久的未來,很可能實現月銷1500輛以上,甚至更高。
![]()
拋開特斯拉,中國新勢力品牌目前的第一名是零跑,8月上險量達到4.87萬輛,同比大漲84.37%,增速相較之前已經有所放緩,其1-8月累計銷量的同比增幅,依然高達107%。
上市不久的純電轎車B01,很好完成了開拓10萬內轎車市場的任務,8月份上險量超過8900輛,以一己之力,將零跑的銷量從4萬輛左右,直接拔高到了逼近5萬的規模。
得到YU7加入后,小米8月份銷量也創下新高,達到3.6萬輛,其中YU7的銷量超過了1.6萬輛,而這僅僅是其開始交付的第三個月份,依然存在著大量的訂單積壓。
不出意料的是,小米也遇到了特斯拉相似的情況,Model Y在國內上市后,很快成為主銷車型,而Model 3的銷量被明顯分流。8月份小米首款車型SU7的上險量,成為去年10月份以來第一次跌破2萬輛,雖然暫時還高于YU7,但很可能9月份就會出現逆轉。
目前小米SU7已經上市一年多,期間沒有進行任何改款升級,產品力、性價比都已經有些落伍,如何在SU7、YU7之間進行平衡,也是小米需要認真處理的一件事。
小鵬品牌8月份上險量3.5萬輛,被小米反超,至于能否重新超越小米,就看全新P7的表現了。
![]()
至于蔚來汽車,新上市的樂道L90,表現比預期中還要好,8月份上險量直接破萬,達到11066輛,成為蔚來汽車史上表現最好的一款車。它的加入,讓蔚來汽車的單月銷量,直接從此前的2萬輛出頭,拔到了3.3萬輛,再次重回新勢力第一梯隊。
樂道大漲的同時,理想遭遇樂道L90、問界M8的雙重打擊,8月份上險量同比大跌41.4%至2.8萬輛,成為2024年3月以來,第一次單月跌破3萬輛。
和樂道L90同期上市的理想i8,上個月銷量只有2623輛,兩款車型算是冰火兩重天了。而更值得擔憂的是,8月份理想只有L6一款車銷量過萬,且銷量只有10906輛,其它的L7、L8和L9,銷量都不足5千。
目前的理想,遭遇到了最嚴峻的時刻,大六座SUV產品被鴻蒙智行壓制,L6、L7的份額也被各家車企積壓,首款純電SUV i8出師不利,意味著未來的i6也很難樂觀。
總結
8月份的車市數據證明,市場內卷依然不息,沒有任何車企是穩定無虞的,比亞迪和理想都走過了自己最輝煌的時期,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將從提升銷量轉變為盡快止跌。
與此同時,哪怕處境再艱難的車企,依然有翻身的可能,蔚來通過一個爆款直接回歸第一梯隊,而全新ES8則還沒有開始發力,屬于蔚來的時代,已經開啟。
2025年還有4個月的時間,各家車企還將帶來哪些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