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熱播的美食綜藝《一飯封神》中,
來自中國香港的黎子安
成為人氣最高的大廚之一。
他擅長創作美味而天馬行空的菜品,
最出圈的“惠靈頓牛肝菌”,
引得觀眾紛紛復刻。
他松弛的個人風格也圈粉無數,
被親切地稱為“微醺大廚”。
![]()
黎子安在自己的餐廳Neighborhood
黎子安今年55歲。
他生于香港,12歲隨家人搬到美國,
大學考入伯克利,學習藝術和藝術史。
為了成為廚師,他決定結束學業。
2014年,他在香港創立Neighborhood,
并擔任主廚。
這家簡單低調的小店,
從2018年起,連續8年入選“亞洲50強餐廳”,
最高排名第九,
后來還摘得了米其林一星。

黎子安接受一條采訪
9月初,一條在香港見到了黎子安。
去菜市場買菜、備料,打乒乓,休息……
當天在菜場買到什么食材,
晚上就做什么菜式,煙火氣滿滿。
在他看來,食物跟藝術一樣,
都是一種與人溝通的方式,
“做菜實在一點,
你餓了,我就煮給你吃。”
客人或者朋友給他最滿意的評價是:
“我吃了你的菜,我覺得我認識你。”
編輯:馬詩韻
責編:陳子文
![]()

見到黎子安那天,他一如既往地穿著一件白T恤。這樣的白T恤,他的家里大約還有幾十件。他斜挎著一個略舊的布袋,據說和幾年前他參加頒獎禮時背的是同一個。他告訴一條,這樣就不用每天花時間想穿搭。
他帶我們來到鴨脷洲,這是位于香港南部的一座島嶼,擁有香港著名的海鮮市場,黎子安也經常來這里購買當晚餐廳需要的食材。
“這邊有很多本地的小漁船,每天出海打漁,所以魚都很新鮮。香港的很多有錢人會一早就打電話來訂,或者讓司機開車來買。只要是高級的魚,他們都愿意付多一點錢。”
![]()
在市場大采購
![]()
左:黎子安在市場挑選海鮮;右:回到餐廳處理食材
相比于樸素的穿衣觀,黎子安在買菜這件事情上,展現出了購物狂的一面。當天他先是買了幾條三刀魚——這在本地算是最高級的魚,又買了一些花竹蝦,價格是240塊(港幣)/斤,這種蝦在休漁期甚至可以賣到500塊(港幣)/斤。
他還驚喜地發現,今天的菜攤有售賣碩大的鏡貝,“一般都是很小的,這么大的一年也不會見到很多,”黎子安說,“這個市場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天來都不知道有什么。”
不一會兒,現金都花完了。“就是購物狂,很有快感,有錢在錢包里面反而不舒服。”他說。從ATM上取完現金,他又匆忙趕回菜場,進行新一輪的采買。
![]()
Neighborhood餐廳,圖源:dix design+architecture
![]()
![]()
Neighborhood菜式,圖源:uncle_lim_chiak
Neighborhood呈現給客人的菜品,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黎子安當天購買到的食材,沒有特別固定的菜單,因此會有更多想象和驚喜。這家隱于中環巷弄的小店,充分展現了主廚的性格:松弛、隨意、實在。

黎子安的酒吧藏有上千張黑膠
黎子安告訴我們,到了這個人生階段,他可以比較自在地做自己,卻意外得到這么多觀眾的欣賞,他也不掩飾自己的高興。采訪前,黎子安不改頑童本性,決定和觀眾開個玩笑,他在桌邊放上幾罐不同品牌的啤酒,“觀眾老是猜我最愛喝哪一種,這樣他們就猜不到了。”
以下是黎子安的自述。
![]()

黎子安在店內準備食材
Neighborhood到今天已經第十一年了。這是一家小店,二十幾個位置,只在晚上營業。菜單上有一些基本菜式,但是大部分菜品都取決于每天我買回來的食材。
餐廳沒有主題,由季節和材料主導,比如在云南的菌菇季,我就會訂很多回來。我不太想去解釋自己做的是什么菜——一旦給了名字,就有了條條框框。所以現在我喜歡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客人也接受了。
我們是不做營銷和廣告的,開店后也花了兩年時間,才真正開始賺錢。
![]()
2018年,Neighborhood入選了亞洲50強餐廳,之后每一年都入選,最高排名是第九位。圖為2024年黎子安參加頒獎晚宴
進入這些榜單,我感覺挺好的,也會對生意有幫助,但是要保持清醒,這些就是一個游戲,不需要太認真。太在意的話,如果某一天你不進了,就會很痛苦。
我覺得熟客是更重要的,他們真正了解并且欣賞我們在做的事。我在市場看到貴的食材,都要先看看那天有什么客人訂位。熟客往往更愿意相信我,那就可以買一些貴的食材。
我作為廚師的職業旅程有30年了,去參加《一飯封神》是一個轉折點。人生這樣的機會不是很多,我也認真對待。在節目的每一關,我煮出來的菜自己都很滿意。
![]()
去山上采蘑菇
![]()
惠靈頓牛肝菌,還原在草地上采摘蘑菇的畫面
我以前會去山上采菌菇,在草地上看到一個個菌菇,好像一個個面包,聯想到最后就變成“惠靈頓牛肝菌”。這道菜不是我用邏輯想出來的,如果太刻意,反而不會想到。
可能觀眾都會看出來,我是有兩個不同的我,就是松弛的我,跟認真的我。對比賽名次沒有什么期望,但是我很高興也很意外,原來觀眾真的會欣賞這么多缺陷的一個人。
![]()

9月初,黎子安和《一飯封神》另外兩位大廚進行六手聯彈活動,前一天他在后廚進行試做
我出生在香港,12歲隨家人搬去了美國加州。因為我父母沒有機會讀大學,就夢想著我們可以接受西方的教育,從事醫生、律師那些專業的工作。我爸爸有在經營一家中餐廳,但是他說,“不要接近這里,你去讀好書就行了。”
我大學是在伯克利讀藝術和藝術史。我不是什么天才,小時候數學很差、讀書很慢,現在有比較多專業名詞去解釋,就說你是ADHD,讀書的時候真的是一個很不開心的過程,但是也強逼自己考進了所謂好的大學,強逼自己做很多東西。
我對藝術是有興趣的,但是學藝術史就會發現,要做成功的藝術家(不是那些死了以后才出名的),就要很有個性去玩藝術圈的游戲。我也知道自己是很內向的人,就覺得不太適合自己。大學讀到第三第四年,我就知道自己要當廚師了。
![]()
80年代在灣區很有名的Chez Panisse
想做廚師最主要是因為喜歡吃。八十年代,在灣區到處開了不同的餐廳,不少還是名廚開的。當時有一家很有名的餐廳叫“Chez Panisse”,主廚Alice Waters很有影響力。那個時候美國餐飲業都是工業化的食材,大量生產的蔬菜、水果、肉,是Alice Waters帶動了很多小規模的農場。這家店就在我家附近,所以我經常去。店里每個禮拜都會放菜單出來,讓人可以拿回家。
我常常和一幫朋友去吃不同的餐廳,也認識了那些主廚,發覺自己的個性是適合做廚師的,每天在廚房,不用見到很多人。
但確定不讀書,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有兩三年我都是一邊讀書一邊在廚房工作。直到有一天我想清楚了,就沒有再讀了,最后我是沒有畢業的。
![]()
![]()
《一飯封神》中,黎子安用一道雞飯懷念自己剛做廚師的歲月,以及自己的外婆
其實心里對父母是有點過意不去的,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事業,來到美國,就是為了我們有機會去讀書。當時家里唯一支持我轉行的,只有外婆。
我覺得藝術就是一種自我表達,烹飪也是。你讓十個廚師去煎雞蛋,就會有十種不同的效果。我想我也可以用食物來作為溝通的方法。比起畫一幅圖掛在墻上,做菜更實在一點,你餓了,我就煮給你吃。
![]()

在餐廳制作菜品
那時候我常常去二手書店,看歐洲料理的書,書里的照片都是歐洲的風景和食材。我沒有錢去旅行,甚至沒去過歐洲,但是因此對法國和意大利有了幻想。不只是食物,還有食物背后的文化,這對于我做西餐是很重要的。
頭三年我都是在小餐廳做些基本的工作,賺不到錢,很辛苦。大學同學們畢業以后,馬上就可以買房子和車子,但是也沒有想那么多了。
后來我工作的那家店倒閉了,我就去了當時在舊金山最有名的法國餐廳“Masa’s”。我和他們說,我愿意免費在這邊做,就想學習一下。做了一段時間后,有一個員工(因為意外)斷了手,他們覺得我還可以,那就接受我了。
我接替的那個位置要負責宰魚,每天剝幾十只龍蝦,處理雞肉、牛肉、豬肉,很多基本功就是在那時候學的。那是一個傳統的法餐廚房,有很多位置,你在一個位置做滿了6個月,就去練下一個,可以學到不同的技巧。
![]()
傳奇名廚Alain Ducasse
在九十年代,每一個廚師的夢想都是去給Alain Ducasse做幫廚,包括我自己。他在80年代末第一次摘得米其林三星,后來又陸續有多家餐廳摘星。
我離開Masa's去了麗思卡爾頓的法餐廳工作,也是因為Alain Ducasse的左右手在那里。我很喜歡Alain Ducasse在90年代的烹飪風格,自然、隨意,不是靠計算出來的,而是靠感受出來的菜。
他做的是法國鄉間菜肴的高級版,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技巧,做出來的風格卻是鄉下的,很有親切感,也很好吃,不是那些不好吃的漂亮飯。
![]()
![]()
Neighborhood的菜式
我幫他做了應該有6年,他的法國菜也變成我自己的一部分。我做菜也都是很隨意的,沒有耐心去做fine dining。

對我來說,去逛菜場是很重要的,因為看到食材就會有感動,感動很重要。我做菜不會太考慮有沒有邏輯,我希望讓客人吃了以后也會有感動的感覺。
![]()

黎子安在自己的酒吧Paragon
2003年,Alain Ducasse決定在香港洲際酒店開設一家高級餐廳“Spoon”,我就想借這個機會回香港來看看。在那里做了一兩年,再加上之前在麗思卡爾頓的幾年,我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在酒店里工作,因為每天要開很多會,見很多部門的大佬。
2009年,我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廳“On Lot 10”,做一些很像bistro的法餐。做法餐會有限制,不可以做太多其他可能性的。
到了開Neighborhood的時候,我就沒有定餐廳主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當你不需要再解釋自己的時候,就是達到了自由。
客人或者朋友給我最滿意的評價,就是“吃了你的菜后,我認識了你”。在創作中,個人風格是最困難的,無論是寫作、繪畫還是音樂,都要找到自己的voice。

打乒乓球是黎子安每周都會進行的運動
開餐廳不會很有錢的,我付出了很多年,也沒有去計算,如果你去算,你就不會做了。但是起碼我在香港也可以生活得舒舒服服。現在不是這份工帶動我生活,而是我生活帶動這份工。
早上起來就去買菜,打乒乓球。中午回家休息一下,看看電視,預備一些餐館的東西。晚上我們6點開門,只營業幾個小時,也不需要很辛苦。
雖然我說去比賽就不用上班,但是我其實不覺得我在上班。對我來說,工作是很緊要(重要)的。因為沒有這份工我就不是一個廚師,我需要做菜,也需要客人。

在家附近遛狗。小狗是黎子安從動物福利組織領養回來的
不上班的時候,我喜歡回家跟狗玩。經常網上沖浪就是我們INFP喜歡做的事,也因為我待在家的時間多,我是一個宅男。
我真的是很內向的人,不愛說話,愛喝酒是因為緊張和社恐。其實自己是有很多問題的人,但是也可以做一點好事出來。結論就是“要堅持啊”。
到現在這個人生階段,我沒有需要證明太多東西,可以比較自在地做自己,也接受了自己的缺點,明白了如果我沒有缺點,就不會有長處。
最后還是要了解自己,接受自己,那才可以真的找到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