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揚擁槍的美國政治網紅,最終卻死于槍擊,這也算是一種求仁得仁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10日特朗普的政治盟友、美國保守派活動人士查理·柯克在猶他谷州立大學的活動上遭槍擊身亡。#特朗普就盟友被槍殺發表全國講話#
特朗普在得知消息后,連發三條推文緬懷,并表示他已下令全美國旗降半旗致哀——特朗普聲稱,柯克是“一個很好的人”、“一個真正偉大的美國愛國者”、“沒有人比柯克了解美國青年的內心”。
![]()
查理·柯克(中間)
特朗普這么傷心,當然是有理由的。
查理·柯克是美國政治網紅,他本人擅長辯論且口才了得,被美國保守派政治評論員邁克爾·諾爾斯稱為“有望成為美國總統”。此外,柯克還是美國保守派青年組織“轉折點美國”的聯合創始人。
這個組織的號召力有多強呢?
在去年總統大選中,“轉折點美國”僅在亞利桑那州就動員了超過12.5萬選民投票支持特朗普——如果進一步擴大到全美18到29歲的選民群體,2024年特朗普在該群體的支持差距從2020年的24個百分點縮小至11個百分點。
因此,特朗普經常稱贊查理·柯克在選舉上幫了他大忙,并邀請柯克出席他的政治集會,而現如今柯克的遇害,無疑讓特朗普損失了一員“大將”。
![]()
一個“未來的美國總統”就這么沒了
不過,一個頗為黑色幽默的情況是:柯克除了擅長“辨經”以外,還是一個槍支擁護支持者,他特別喜歡在線上或者線下,尤其是在大學政治活動上與那些不善言辭的大學生詭辯這一問題。
10日柯克遭到槍擊時,正是發生在這樣一個場景下:當時柯克正在與人爭論“是否知道最近幾年美國發生了多少起大規模槍擊案”,只不過這次柯克沒得及用他的邏輯詭辯,就被槍手一槍擊中。
“柯克遇刺身亡”這事,在美國左右兩派之間引發的反響截然不同:以特朗普為代表的右翼和保守派共和黨自然惋惜柯克的遇害;
而奧巴馬、拜登等民主黨政客雖然第一時間跳出來譴責刺殺,但話里話外始終充滿了一股“開香檳”的意味。
![]()
在被槍殺前,柯克正試圖進入政界
比如,拜登再次把矛頭對準了“政治暴力”——這是民主黨批評共和黨常用的話術,暗示正是因為特朗普煽動了政治暴力、撕裂美國社會,才導致柯克如今遭槍擊身亡。
應該說,拜登的指控并非無的放矢。從最近幾年美國政治人物頻頻遇襲事件可以看出,柯克遇害并非孤例,而是近年來美國政治暴力持續升級的又一表現。
今年6月,芝加哥大學披露的民調顯示,越來越多的兩黨支持者都認為通過暴力手段實現自己的政治意圖是合理的,而且與外界印象相反的是,呼吁禁槍的民主黨人比支持擁槍的共和黨人,更傾向于使用暴力手段達成目的。
換句話說,在襲擊政治人物這方面,以民主黨為代表的左派的行動力,要比那些天天把擁槍掛在嘴邊的右翼共和黨人高太多了。
![]()
柯克在美國保守派青年群體的號召力和動員能力,不容小覷
兩黨水火不容的政治氛圍,以及妖魔化對手的發言,再加上美國槍支泛濫的社會環境,這簡直就是極端與民粹主義茁壯成長的最佳土壤。
可以預見,如果政治與社會撕裂繼續加劇,美國勢必會陷入“分裂-沖突-刺殺-模仿”的惡性循環,屆時無論是在臺上特朗普和萬斯,還是已經下臺的奧巴馬和拜登,都必須要小心“神經病槍手”的出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