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5日,在美國費城國際機場,標牌顯示一處安檢口臨時關閉。 新華社發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37天。自11月5日以36天的“成績”打破2018年底至2019年初35天的“關門”紀錄后,美國聯邦政府每一天都在完成“自我超越”。據美國媒體報道,國會兩院共和、民主兩黨議員近日均顯露妥協跡象,但何時能夠打破僵局結束停擺,分析人士仍持謹慎樂觀態度。
此次政府關門的直接導火索是民主黨希望延長對奧巴馬《平價醫療法案》的補貼,并撤銷特朗普政府國內政策議程中削減醫療補助的條款。共和黨人則反復指責民主黨的目的是想迫使納稅人繼續為無證移民提供豐厚的醫療福利。共和黨要求只有在民主黨同意臨時撥款法案、讓政府重新開門后,他們才愿意就即將到期的《平價醫療法案》進行談判;民主黨的態度則相反,堅持只有共和黨同意在撥款法案中增加延長《平價醫療法案》保費補貼期限以及其他幾項內容后,他們才愿意就臨時撥款法案達成妥協。兩黨就此反復拉鋸,截至目前,臨時撥款法案在參議院已14次被否決。
4日上午,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約翰·圖恩公布可能打破停擺僵局的方案。該方案將一份可讓聯邦政府重新“開門”的新臨時撥款法案與部分年度撥款法案相結合,并允許參議院民主黨人就是否延長醫保補貼表決。4日午間,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等民主黨人召開閉門午餐會,多數人會后表情嚴肅,拒絕回答媒體提問。少數參議院民主黨人僅透露,他們正與共和黨人磋商解決方案,雙方有大量待討論議題,相關工作仍在進行中。
當前共和、民主兩黨在參議院分別掌握53個和47個席位,但規則要求推進法案需獲得至少60票(即“冗長辯論”議事規則),共和黨若想推進法案,必須爭取民主黨的支持。然而自9月以來的10余次投票中,民主黨陣營只有3名參議員支持共和黨提出的法案。
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呼吁共和黨立即終結“冗長辯論”,并表示“今晚就該開始通過法案”,以盡快推動政府重啟。此前,特朗普已呼吁共和黨參議員動用所謂“核選項”廢止“60票門檻”。然而,圖恩等共和黨高層對此態度冷淡,原因是支持廢止門檻的票數不夠簡單多數。
美國歷史上,聯邦政府已上演過6次“關門大戲”,聯邦政府不定期停擺已然成為美國政壇的常態。白宮過去雖不至于在短時間內讓步,但至少會避免事態惡化,但此次特朗普似乎有意“借力打力”,趁政府停擺之機推進其削減預算、報復政敵的進程,以期進一步擴張自身行政權力。民主黨同樣表現出強硬姿態,希望借此強化黨內凝聚力,并將醫療福利問題塑造為明年中期選舉的重要議題,掌握在該議題上的優勢并鞏固選民支持。
破紀錄的停擺帶來了超乎以往的嚴重影響。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日前表示,預計今年四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將下降一至兩個百分點。英國廣播公司估計,停擺每持續一周將給美國GDP造成約150億美元的損失。
與此同時,政府停擺對食品救濟、醫保福利、民航交通等多個民生領域造成巨大沖擊。5日,在首都華盛頓市區的一處救濟點,前來領取免費午餐的聯邦雇員排著長隊。工作人員表示,當天來領免費午餐的人數明顯增加,庫存消耗速度明顯加快。在交通領域,數萬名空管和安檢人員自停擺以來被迫無薪工作,人手短缺造成大批次航班延誤或取消。交通部長達菲5日稱如果停擺持續,交通部將從7日起削減全美40座繁忙機場10%的運輸量,以降低國家空域風險……
兩黨利用政府停擺甩鍋攻訐服務各自政治目的,受傷最大的卻是美國民眾。《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與民調機構益普索集團日前聯合發起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多數美國民眾認為兩黨都存在“脫離民眾”問題,分別有61%和68%的受訪者認為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政策上并不顧及民眾切身利益。
從表象上看,美國政府多次出現“關門”危機是兩黨在具體政策上的分歧所致,但其癥結和根源卻在于制度缺陷和治理失能。正如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所言,停擺反映出的是美國政治精英的無能,“全世界都看到他們不知如何治理”。
原標題:《每一天都在“自我超越”的美國政府,“全世界都看到他們不知如何治理”》
欄目主編:劉暢 文字編輯:劉佳雯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文匯報駐墨西哥城記者 孫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