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一次法槌敲響,都是法治信仰的鏗鏘落地。當“法律條文”化作“人間煙火”,新入額法官們在莊嚴的審判席上,完成從理論研習者到正義守護者的蛻變。本系列推文將帶您走進青年法官們的“第一槌”故事,看他們如何以稚嫩卻堅定的姿態,在復雜案件中抽絲剝繭;如何在當事人期待的目光里,扛起司法為民的責任。這些帶著溫度與思考的司法初體驗,不僅記錄著成長的印記,更映照出法治中國的未來之光。
![]()
執行法官,這個被稱作“法律最后一道防線守護者”的角色,將如何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展開?數月來的執行工作,讓我對這份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它不僅是冰冷的法律條文與強硬的執行措施,更是劍膽與琴心的交響,是剛與柔的辯證統一。
執劍護法:捍衛司法權威的剛性使命
執行法官手持法律之劍,肩負著將裁判文書上的"白紙黑字"轉化為當事人“真金白銀”的神圣職責。記得第一次帶隊執行時,面對被執行人刻意擺爛,逃避執行,我深切體會到執行工作的艱難。當我們將執行款交到申請執行人手中時,那顫抖的雙手和含淚的雙眼,讓我明白這柄法律之劍的分量。
![]()
執行工作常被比喻為“法律白條”的兌現過程,面對如此龐大的案件壓力,我們必須在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之間尋找平衡點,既要確保執行效率,又要保障被執行人基本生存權利。這種平衡的藝術,恰是執行工作的第一重考驗。
琴心解紛:化解社會矛盾的柔性智慧
然而,執行工作絕非簡單的“一執了之”。更多時候,我們需要以琴心傾聽各方訴求,用調解化解深層矛盾。曾有一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的執行案件,面對拒不騰退的七旬老人,我沒有簡單采取強制措施,而是多次溝通,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當老人主動交出鑰匙、騰退房屋時,我深知這不僅是對法律程序的尊重,更是對司法溫度的認可。這讓我明白,執行法官不僅是執法者,更是社會矛盾的化解者。
“執行難”問題往往源于當事人之間的信任斷裂。如何在執法過程中重建這種信任,考驗著執行法官的智慧與耐心。我們常常需要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開展執行工作,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釋法說理,用接地氣的方式化解紛爭。這種“走出去”的執行方式,讓冰冷的法律條文有了溫度。
剛柔并濟: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真正的執行藝術,在于剛柔之間的辯證統一。對惡意逃避執行者,我們重拳出擊,維護法律尊嚴。
對確有困難的被執行人,我們善意執行,保留生活希望。這種區別對待不是執法不公,而是更高層次的公平正義。記得有位小微企業主因經營困難欠債,我們通過"活封"措施允許其繼續使用生產設備,最終企業走出困境并主動履行了債務。
執行工作讓我深刻認識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而實施的藝術在于平衡。過于強調剛性執行可能導致“殺雞取卵”,而一味柔性又可能損害司法權威。如何在個案中找到最佳平衡點,成為我每日思考的命題。這種平衡不是中庸之道,而是對法律本質的深刻把握——法律終究是為了人的尊嚴與幸福。
結語:在劍與琴的交響中成長
初任執行法官的這幾個月,我逐漸從“書本法律人”成長為“實踐法律人”。執行工作磨礪了我的意志,也柔軟了我的內心。每當看到因我們的努力而重新綻放的笑臉,每當想到自己守護的是社會公平的最后防線,所有的疲憊都化作了前行的動力。
法律不僅寫在紙上,更要寫在人民心里。作為初任執行法官,我們既是法律的執行者,也是法治精神的傳播者。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我將繼續以劍膽捍衛正義,以琴心溫暖人心,在剛與柔的交響中,書寫屬于新時代執行法官的華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