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鵬匯天的雙機試飛編隊
記者 花子健
編輯 高宇雷
9月16日,兩架小鵬匯天eVTOL(電動垂直起降器)在長春航展進行演練的過程中發生碰撞事故,現場冒出濃煙,疑似發生起火。
事故發生不久,小鵬匯天公布簡要情況:今天(9月16日)下午,廣東匯天通航在長春航展預演結束后,參與雙機編隊演練的兩架飛行器因飛行間距不足發生接觸,其中一架飛行器正常降落,另一架飛行器在著陸時發生機身受損起火。現場人員安全,相關部門已有序完成現場處置工作。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這次事故為正在實現2026年量產交付目標的小鵬匯天和迅速崛起的低空經濟產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長春航空展的前身是2011年開始舉辦的空軍航空開放活動,連續舉辦7年后,從2019年開始,長春航空展與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同期舉辦,加上2022年和2023年,共計舉辦三屆,累計吸引到場觀眾超過185萬人,是中國規模較大的航空展會之一。2025年是第四屆長春航空展,展會從9月19日正式開始。
小鵬匯天則是低空經濟最具代表性的初創公司之一,成立于2020年,前身是現任小鵬匯天總裁趙德力在2013年創立的東莞匯天。2020年,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及小鵬汽車聯合出資控股東莞匯天,成立了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亦稱“小鵬匯天”),是小鵬汽車的生態企業。
經過兩次產品迭代,目前小鵬匯天的主要產品可分為“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高航速長航程飛行汽車和一體式飛行汽車。最接近量產和交付目標的是“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于2023年的小鵬汽車“1024科技日”上首次亮相。
“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即飛行器和車載體進行了解耦設計,小鵬匯天研發了車載自動分合機構,支持一鍵操作實現飛行器和車載體的自動分離和結合。車載體是一輛擁有六輪設計,采用800V高壓碳化硅增程動力平臺并可為飛行器提供超大功率補能的汽車。飛行器可垂直起降,采用六懸翼雙涵道構型設計,槳葉和機臂可以折疊后進入車載體。
![]()
在2024年11月的第十五屆中國(珠海)航展上,小鵬匯天宣布獲得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行業的12家批量預訂意向客戶的2008臺訂單。截至目前,小鵬匯天已經收到接近5000臺的預訂訂單。為了實現2026年量產交付的目標,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在2024年10月破土動工,設計年產能1萬臺,采用流水線進行生產。
在小鵬匯天的總部墻上,赫然寫著“亞洲規模最大的飛行汽車公司”——員工總數超過1400人,其中超過80%為研發人員,預訂單數量領先于行業,并在過去一年里完成了2.5億美元融資,今年預計投入將達到30億元。
按照計劃,小鵬匯天希望能夠在今年內完成飛行體(代號:X3-F)型號合格證(TC)的審定——型號合格證由民航局頒發,確認航空器設計符合適航標準。這是適航三證(TC、PC、AC)中的首證,這是民用航空器適航認證的關鍵環節。此外,小鵬匯天還需要生產許可證(PC)和單機合格證(AC),其中PC申請已經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的受理。
![]()
目前,包括小鵬匯天在內,華羽先翔、萬豐奧威等多家eVTOL企業都計劃在今年內完成型號合格證(TC)的審定,并在2026年實現商業化目標。
一位就職于某大型航空公司的民航業人士說,該事故尚未有最終調查結果,但很可能會影響小鵬匯天eVTOL的交付目標實現。從小鵬匯天公布事故的初步情況來看——雙機編隊演練的兩架飛行器因飛行間距不足發生接觸,是屬于比較嚴重的航空事故。
民航業對飛行間距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中國民航局官網上對空中交通飛行間隔安全的解釋,飛機在空中飛行時,與其他物體在上下、前后、左右都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上下間隔叫高度間隔。國際上通用的高度間隔,在6000米以下天空中,每300米為一個高度層間隔,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中,每600米為一個高度層間隔。
飛機在前后、左右方向上與其他物體也必須有合適的間隔距離。通常說來,一架飛行中的飛機,在它的前后左右都要有20千米寬度的間隔,才能保證飛行安全,因此航路的寬度被規定為40千米。
但在實際情況中,對于飛機前后的縱向間隔,由于飛機的速度彼此差別較大,在程序管制下,測量距離很不容易,因而使用時間來控制。一般情況下,兩架飛機之間要有l0分鐘以上的時間間隔。
據目擊者描述,其中一架飛行器在低空盤旋時突然偏離預設航線,與另一架正在降落的機型發生劇烈碰撞,機體碎片散落一地,起火后火勢迅速蔓延。據該目擊者反饋,事故發生時有大風天氣。他猜測有可能是因為大風天氣導致其中一架飛行器失去控制。流出的事故現場圖和視頻證實了該目擊者關于天氣的說法。
“目前仍無法判斷小鵬匯天的兩架飛行器的飛行間距不足,是高度間隔不足還是縱向間隔不足。也無法判斷是天氣原因,還是人為操作失誤,抑或是系統故障。”該民航業人士說。
在民航業,除了管制指令,通常還依賴于空中防撞系統(英文:Traffic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縮寫:TCAS)避免飛機在空中互相沖撞。小鵬匯天過往的宣傳信息并沒有提到空中防撞系統,但是強調了小鵬匯天飛行器的多維智能感知和避障功能等安全能力。
根據小鵬匯天此前的宣傳信息,小鵬匯天的飛行器主打操作簡單容易上手,在中控臺配備了大尺寸觸摸屏和先進的單桿操縱系統。“用戶僅需五分鐘即可輕松上手,三小時便能成為飛行領域的行家。”在自動駕駛模式下,一鍵即可完成起飛、降落和航線規劃,同時擁有多維智能感知和避障功能,確保飛行安全。
![]()
如果是采用自動飛行模式,駕駛員仍然對飛行器擁有優先操控權限,可隨時通過操縱桿接管。小鵬匯天還明確了,無論手動駕駛還是自動飛行,智能飛控系統都將全程進行智能姿態保護,始終控制飛行姿態在安全范圍內。
在官網上,小鵬匯天強調,智能飛控導航系統采用三余度異構冗余,通過不同結構的硬件和軟件,減少單一故障模式影響整個系統工作的可能性,從而提升整體安全性。
事故發生后,有受訪者直接表示拒絕乘坐eVTOL,盡管eVTOL距離真正實現載客飛行仍然比較遙遠。“乘坐民航客機遇到氣流顛簸都感覺心驚肉跳,更何況這種小型飛行器。”
這一事故不僅打擊了正處于融資關鍵期和實現量產交付目標的小鵬匯天,也引起了公眾對于eVTOL安全性的質疑,為正在崛起的低空經濟產業蒙上一層陰影。但從另外角度看,這一起事故也提醒低空經濟企業在進行eVTOL的載人飛行前應該更重視安全功能的升級。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