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娟娟 長沙報道
岳麓山下,青年共創未來。在2025互聯網岳麓大會上,一場關于青年創業的思想交流論壇贏得了創業者們的一致好評。
9月15日下午,首屆“新湘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主題論壇在世界計算·長沙智谷舉行。來自各個領域的企業家、大學生創業者與在校學子齊聚一堂,共話新時代青年創業的機遇,為湖南創新創業版圖注入鮮活力量。
什么賽道值得押注?
在主旨演講環節,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以“科創時代的大學生創業”為主題,系統回顧了中國創投三十年發展歷程,并指出當前市場正步入“調整發展期”。
![]()
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分享。
他表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已累計支持超過10萬家企業,投資金額超10萬億元,其中IPO企業約4000家。
倪正東認為,科創領域正成為投資熱點。2025年上半年,IT、半導體、機械制造、生物醫藥等“硬科技”賽道投資金額集中度高達67.8%,政策推動下,資金正加速流向需要長期投入的科技領域。他以人工智能為例分析道,2025年上半年核心AI企業融資案例數和金額分別同比上升46.3%和57.2%,預計全年核心AI企業融資額將超800億元。
“大智能時代已來。”倪正東總結道:“創投機構與資本市場應積極擁抱這一趨勢,助力一批頭部科創企業走向世界舞臺。”
![]()
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分享。
AI+硬科技成新風口!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以《AI賦能大學生創新創業》為主題發表演講。他指出,以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正在深刻改變產業形態,并推動“機械化+軟件+數據化+智能化”的融合演進。
“中國正經歷‘長產業鏈+長制造鏈+高附加值環節’的巨大轉變,尤其在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低空經濟、具身智能機器人等領域表現突出。”李豐提到,AI、芯片、傳感器等技術正在與人口、能源、環境等要素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升級。
“應用驅動技術增長”是李豐演講的核心觀點。他認為,前沿科技與中國強勢產業鏈結合,依托“最卷最大的商品市場”和“最大最好的數字化基礎建設”,能夠催生新技術應用與交叉學科的新物種。
“希望大學生創業者‘做正確而非容易的事’,在AI浪潮中抓住機遇,實現創新突破。”李豐表示。
為何創業?“大咖”有話說
論壇上,博雷頓科技創始人陳方明和水羊集團董事長戴躍鋒也都分別分享了他們的創業歷程與心得,引發臺下的青年創業者們的熱烈反響。
![]()
博雷頓科技創始人陳方明分享創業故事。
2005年,陳方明懷揣500元擠綠皮火車到上海打工,數次創業失敗,最終在新能源賽道找到方向。他創立的博雷頓專注于電動礦卡及零碳礦山解決方案,于2025年5月7日在港交所上市,成為“零碳礦山機器人第一股”。
“創業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完善社會。所有的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我們唯一能選擇的,就是與時代熱情相擁抱。”陳方明說。
戴躍鋒以“大學生創業與美好生活”為主題,講述了他的長沙創業故事。他指出,長沙是全國最早允許低成本注冊公司的城市之一,并允許在居民樓注冊企業,形成了獨特的“居民樓創業文化”。
![]()
水羊集團董事長戴躍鋒分享創業故事。
“從結果維度,選擇大于努力;從可控維度,努力大于選擇。我們唯一能選擇的,就是選擇努力。”戴躍鋒認為,創業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完善社會”,并呼吁創業者“與時代熱情相擁”,迎接“人類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大時代”。
“自己淋過雨,才知道有人撐傘的意義。我們希望幫助更多年輕人少走彎路。”新湘會創始人兼會長、BlueFriday Limited創始人吳哲輝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希望年輕創業者用自己的努力,譜寫新的事業的篇章。
湖南青年的創業機遇在哪?
在圓桌論壇環節,來自不同年代、背景的創業者以《岳麓論“創”:兩代大學生創業面對面》為主題,展開了一場真誠而富有啟發的對話。
現場選取8位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的大學生創業者代表進行對話,既有已上市的青年企業家,也有創業大賽獲獎選手;既有文化+科技、新消費領域的創業代表,也有人工智能、新能源領域的創業代表。
![]()
圓桌論壇。
在“創業啟動資金從何而來”的話題中,多位嘉賓分享了資金的不同來源。食小助科技總經理李佳璇和氫云致行總經理何宜軒分享了選擇湖南創業的三點理由:政策支持力度大、產業配套完善、生活成本較低創業壓力小。
今年24歲的李佳璇,是一位在中南大學讀書的山西人,他所創辦的湖南食小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校內外賣平臺,為許多經濟困難的在校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
“許多人第一次聽我的創業項目就覺得天方夜譚,認為我們怎么可能競爭得過美團、餓了么等大型外賣平臺。”李佳璇回憶,創業之初的融資十分艱難。“但參加湖南省創業投資基金活動時,評委老師告訴我,你的項目很有社會意義,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正是這次活動,讓李佳璇和團隊獲得了50萬元的創業基金。也正是這筆基金,讓他在創業之路上走得更堅定。
面對“若重回畢業是否再創業”之問,西子健康董事長劉健偉、西瓜創想CEO屈陽超、享夢游董事長彭士平三位資深創業者坦誠回應,既有對過往的深思,也流露出對當下新機遇的洞察。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的超能機器人董事長肖湘江和深圳智動未來的CEO陳思為,分享了“棄金飯碗創業”的心路歷程,提及曾遭遇的反對與最終堅持的信念。
陳思為表示:“具身智能是AI落地的重要方向,雖然風險很大,但機會更大。湖南的機器人產業鏈和人才儲備給了我很大信心。”
談及湖南青年的創業機遇,“包容”“活力”“務實”這些詞語在圓桌論壇上頻頻出現,為這場跨越代際的創業對話畫下充滿希望的句號。
本次論壇不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資源的對接、信心的凝聚。湖南正以開放的政策、活躍的資本、完整的產業鏈和濃厚的創業文化,成為青年創業者奔赴的“理想之地”。
據統計,2024年9月以來,全省新增大學生創辦經營主體13933個,其中新增大學生創辦企業6105家,分別增長44.9%、38.9%。三湘創業熱土上,“金種子”正在開花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