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2025成都車展如火如荼的舉辦時,魏牌的專訪間里正上演著一場關于品牌向上、渠道變革與產品創新的深度對話。當外界還在討論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的博弈時,魏牌CEO馮復之、執行副總經理譚健、商業化副總經理蒲昊文三位核心高層,用坦誠的分享勾勒出這個背靠長城35年底蘊的品牌,如何在變革浪潮中找準自己的航向。
以用戶信任為核心,破解渠道建設難題
專訪伊始,便有媒體將目光聚焦于魏牌堅持的DTC(直接面對客戶)模式,提出“為何選擇該模式”及“面臨哪些困難”的核心問題。
馮復之明確表示,DTC模式的構建并非單純追求渠道數量,而是基于品牌向上的核心戰略,在集團支持下與用戶建立深度鏈接的關鍵舉措。這一模式包含兩大核心宗旨:其一,在物理觸點層面,通過線上高頻曝光與貼近用戶生活、用車場景的線下布局,讓用戶“所見即所得”;其二,在心理鏈接層面,以“安全、高效、便捷、省事省心”的服務獲取用戶信任——在他看來,讓用戶認知、體驗魏牌產品并建立信任,比“是否購買”更重要,“與用戶交朋友”“傾聽用戶反饋并為用戶改變”是模式運轉的核心邏輯。
從落地進度來看,魏牌計劃2025年底覆蓋200個以上城市,線下店面觸點達數百規模;從價值傳遞來看,品牌始終聚焦“傳遞價值而非關注價格”,依托長城35年造車底蘊與對用戶需求的理解,為用戶、市場、企業創造三方價值。
蒲昊文進一步補充了DTC模式推進中的細節與挑戰。他強調,品牌口碑需由用戶滿意度檢驗,而從傳統經銷商模式向DTC切換的核心難點,在于實現“事必躬親”的終端一致性——不僅要保持統一的品牌形象,更要確保用戶在任意店面都能享受同等水準的服務。為攻克這一難題,魏牌一方面投入培訓資源與一線管理工具夯實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圍繞用戶需求優化服務場景,例如針對超一線城市早晚高峰通勤痛點,探索“上下班通勤試駕”模式,讓用戶在實際用車場景中體驗產品優勢。
背靠長城優勢,吸收新勢力經驗
針對“魏牌與廣義新勢力品牌的不同”這一問題,馮復之從長城集團的支撐與品牌自身的吸收學習兩方面,給出了清晰答案。
在集團支撐層面,長城35年的良性經營帶來三大核心優勢:一是充足的現金儲備,為魏牌的模式變革與產品研發提供穩定資金支持,讓用戶“放心買、按信用”;二是廣泛的終端觸點,不僅在一二線城市扎根,更深入縣域市場,如同“枝繁葉茂的大樹”,為用戶提供全地域的銷售與服務保障,有效賦能魏牌;三是嚴謹的全鏈路管理能力,在研發、質量、生產、供應鏈環節的深厚積累,讓魏牌“手里永遠有牌”,能基于市場需求持續推出高質量產品;四是規模效應與技術共享,端到端輔助駕駛、Hi4智能四驅等核心技術可在集團多品牌間共享,既降低成本、優化售價,又提升核心競爭力。
![]()
在自我提升層面,魏牌并未忽視新勢力的優勢,而是積極吸收其“多元化用戶服務”“洞察真實用戶需求”的成功經驗。同時,馮復之強調,長城在智能化領域的投入從未掉隊,“新勢力擅長的智能化體驗,我們同樣具備領先能力”——正是這種“依托集團優勢+吸收外部經驗”的組合,構成了魏牌獨特的差異化競爭力。
高山7錨定家庭用戶,重構MPV市場價值
有媒體圍繞“用戶觸達創新方法”與“高山7產品亮點”提問,引出了魏牌在渠道運營與產品規劃上的進一步思考。
譚健指出,魏牌在用戶觸達上的核心創新,在于實現“數字化能力從線上到線下的貫通”:線上通過高質量內容精準觸達目標用戶,完成“種草”;線下以靈活便利的觸點與優質服務承接用戶體驗,形成“種草-體驗”的完整鏈路。
對于即將上市的高山7,譚健用“30萬以內中大型MPV絕對統治者”定義其產品力——該車型核心配置向高山8/9全面看齊,是30萬以內唯一標配四驅、激光雷達與后排屏的車型,同時具備“加速最快、轉向最靈活、得房率最高、音響性能最強、WLTC純電續航最長、車載冰箱最大”等多重優勢。而其與高山8/9的核心差異在于尺寸:五米零五的長度讓高山7在停車便利性上更具優勢,能適配商場、旅游景點、住宅等不同場景的停車位,同時滿足年輕用戶對“駕駛靈活性”的需求,“好開到不像一臺MPV”。
![]()
值得關注的是,高山7并非利潤導向產品。譚健明確表示,魏牌“寧可喪失一部分利潤,也要把好產品呈現給用戶”,這一決策源于品牌“開辟MPV家庭新時代”的初衷。馮復之進一步補充,高山家族三款車型(高山7、8、9)是對MPV市場的顛覆式創新,分別覆蓋不同用戶群體:高山9偏商務定位,面向企業接待與高管用車;高山8宜商宜家,兼顧多元場景;高山7則聚焦年輕家庭用戶。
他同時提出,魏牌希望通過高山家族重構中國家庭的購車邏輯:隨著道路建設完善,MPV相比SUV的優勢逐漸凸顯——重心更低、高速更穩,空間更大、久坐不累,側滑門與雙層臺階方便老人孩子上下車,還具備商務屬性,“大六座SUV能滿足的需求,高山95%以上都能滿足,且擁有更多SUV不具備的優勢”。更重要的是,高山7在材用料上與高山8/9完全一致,“不減配、不靠低價吸引用戶”,始終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為核心準則。
以價值觀破局,用效率與溫度筑壁壘
針對“品牌轉型最大挑戰”“直營渠道優劣勢”的提問,魏牌管理層坦誠分享了轉型過程中的實踐與思考。
馮復之認為,轉型最大的挑戰在于“對市場時機的把握”與“內部服務能力的快速提升”。不過,長城集團的戰略定力與內部協同為轉型提供了堅實支撐——戰略確定后,集團各部門給予資源傾斜與協同支持;同時,與長城共同成長的經銷商伙伴歸屬感強,對魏牌品牌向上戰略高度認同,形成了內外合力。而當前最核心的挑戰,是如何讓一線產品專家與售后團隊“真正用心服務好每個用戶”,為此魏牌已建立CI、SI等體系標準,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執行落地。
![]()
蒲昊文則從“速度”與“運營”兩個維度補充挑戰應對細節。在速度層面,魏牌短期內完成400多家門店建設與“線上-線下數據鏈、業務鏈貫通”,背后是長城高效的體系支撐;在運營層面,面對“人員來源多元導致工作標準不一”的問題,魏牌通過“培訓體系先行”實現服務標準與價值觀統一;面對“管理規則與用戶特殊需求沖突”的問題,品牌始終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價值觀為權衡標尺——例如,今年上半年一位用戶因家人生病需退訂已到店車輛,魏牌雖承擔了成本,仍快速辦理退訂,最終該用戶在后續選擇復購高山,實現雙贏;又如,年初發現部分車型用戶集中前往西部自駕后,魏牌僅用兩個月便建成覆蓋川藏、青藏等線路的30多個服務站,確保用戶“200公里內有驛站、兩小時內可達現場”。
從用戶共創出發,錨定“真誠”與“安全”
還有媒體分別聚焦營銷風格轉變與品牌銳度定位,揭開了魏牌在品牌傳播與內核塑造上的思路。
針對邀請孫越擔任“用戶體驗官”的營銷決策,馮復之表示,這一動作本質是“源于用戶、由用戶指導”的共創結果——隨著高山銷量增長與用戶互動頻率提升,品牌在用戶調研中發現,用戶希望通過“體格較大的車主”直觀展現產品空間與性能優勢,因此在車展前一周緊急敲定與孫越的合作。同時,這一營銷選擇也與渠道擴張戰略相匹配:年內700家門店的布局需要更大范圍的品牌認知,“社交化營銷”能有效突破圈層,觸達潛在用戶。
![]()
馮復之強調,魏牌的傳播邏輯是“不做過度營銷、硬傳播”,而是“聽取用戶建議,做用戶能聽懂、有價值的傳播”——從集團管理層高頻出鏡到一線員工與用戶溝通,都是為了“把好產品、好服務真實傳遞給用戶”。目前,魏牌已優化傳播組織與結構,未來將持續深化“用戶共創”的傳播路徑。
關于品牌銳度定位,馮復之明確了兩個核心關鍵詞:“真誠”與“安全”。“真誠”包含“真誠溝通”與“真實體驗”,拒絕套路用戶與過度營銷,以優質產品與服務讓用戶感受到品牌的溫度;“安全”則是魏牌所有產品的底層邏輯,從材用料到技術配置,都以“為用戶提供滿滿安全感”為目標。他表示,希望通過這兩個關鍵詞,讓用戶形成對魏牌“清晰、具象、有溫度”的品牌認知,實現與用戶的深度情感鏈接。
從專訪可見,魏牌以DTC模式深化用戶鏈接,借長城資源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憑高山系列精準布局MPV市場,用真誠與安全錨定品牌內核。其在渠道、產品、品牌上的戰略,既立足自身優勢,又貼合用戶需求,為品牌向上與市場突破奠定基礎,也為行業提供了“用戶價值優先”的實踐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