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愛吃糖的貓cat第501篇原創(chuàng)文章
作者|愛吃糖的貓
![]()
還在上班的時候,有一個領(lǐng)導特別可惡。
其實也不是可惡,或許當領(lǐng)導的人都會有個特殊技能:利用員工的弱點,攻擊他們最薄弱的地方,讓他們有所忌憚,有所求。
同事里面基本都背著房貸,有的2000多,有的4000多,有的6000多,每個人背上的貸款都不少,人事招人的時候,最喜歡招聘那種有負債的員工了,因為他們身上有不得不努力工作的原因。
那個領(lǐng)導把每個員工的負債情況摸得清清楚楚,她清楚的知道每個員工的壓力,一對一談話的時候,總會不自主的談到對方的房貸壓力,再借著假裝關(guān)心對方的由頭,讓對方多搞點業(yè)績。
之前我們公司有個小伙子,是個標準的三無產(chǎn)品,沒車貸、沒房貸、沒下一代,在公司里面不卑不亢。
領(lǐng)導打壓他的時候他也能自然回懟,因為這個原因,領(lǐng)導多次覺得他是個社會不穩(wěn)定因子。
沒有房貸的年輕人,沒幾個領(lǐng)導能惹得起。
我身邊的同齡人,每個人都背著厚重的房貸壓力,以前覺得貸款三十年,每個月按照固定金額去還款,壓力還不算太大,但這幾年降薪、裁員、失業(yè)后,每個月想要按時還貸款早已成為了一種困境。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已經(jīng)連續(xù)欠了兩個月的房貸沒還了。
銀行三番兩次打來催款電話,但他也沒其他辦法,手里沒錢才是最大的難處,突然覺得00后才是最明智的一批年輕人,不買房不買車,掙了錢都給自己花掉,哪怕沒賺到太多錢,但實實在在都花在自己身上了。
他們沒什么壓力,想離職就離職,想上班就上班,不被現(xiàn)實所逼迫。
我不禁感嘆,有房貸的這批年輕人,雖然表面上有車有房,實則壓力滿滿,隨時遭遇著可能還不上欠款的風險,一旦資金鏈斷了,就陷入了更多欠款的漩渦中。
![]()
王朔很現(xiàn)實的一段話:當你沒有車貸、房貸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找一個輕松的工作混吃等死。
可一旦你背上了車貸房貸,那么你這勵志的一生可就要開始了。
曾經(jīng)我也有房貸和車貸,每個月剛還完車貸就要還房貸了,兩筆“巨款”就像是兩座大山一樣壓在我的心口,那時候收入尚可,每次在發(fā)工資的時候都把還款提前預留出來。
后來經(jīng)濟開始不太樂觀后,每個月還款的時候,有股咬咬牙的痛感,心里總念叨著,再堅持幾年就好了,就像是被上了發(fā)條的“打工人”。
前年,車貸結(jié)清的時候,我突然感到如釋重負,終于還完了一筆債務(wù),每個月可以多一筆花到自己身上的錢了,也有了沖破自由的感受。
所以當我后來有了離職的想法也沒什么奇怪的,因為身后沒什么壓力,能坦蕩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用擔心每個月還不上貸款怎么辦。
更多的年輕人,都還活在租房生活,月薪幾千,背負房貸的生活中,像是會飛的鳥兒,被折斷了嫩嫩的翅膀,受到了一些約束。
我身邊也有朋友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有部分人開始覺醒,賣房賣車,回到最初的生活狀態(tài),有個比我小兩歲的朋友,把前幾年高價買來的房子賣了,還完貸款后還有幾十萬的余額,全存了下來。
房子,不該成為青春的主基調(diào),生活也不該受到房貸的影響。
其實三十年后房子的價值也會發(fā)生變化,時間久了,都會貶值,但是這二三十年期間,為了房子付出了太多,實在不劃算。
當所有人都在內(nèi)卷的時候,停下來思考的人反而最先突圍,我的《靈感頓悟》里面有句話:世界越快,心越要慢。
幸福感的流逝,往往來源于隨大流。別人買房,你也咬咬牙買房,但其實房子對每個人的屬性有不同,有的人需要,有的人暫時不需要。
總結(jié)來說,別讓房貸困住了你的人生,年輕的時候應(yīng)該是無限自由和隨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