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讀 vol.443
CHEERS BOOKS
- 選本好書,讓生活松弛有度
![]()
高需求孩子總被人們看成是“難帶”“費媽”“麻煩”的孩子,其實他們身上那些挑戰養育的特質,比如“意志堅強”“精力充沛”“目標明確”“洞察力強”恰恰是可以助力他們成功的寶貴品質。負面的標簽往往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試著把它們換成正面的標簽,比如,“具有攻擊性”可以是“敢做敢當”,“固執”可以是“目標導向型”。你會發現高需求的孩子往往更加有創造力。
本文摘錄自《發現高需求孩子的優勢》
![]()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小時候大家叫我“騙子”,長大后人們稱我為“作家”。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美國作家
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我喜歡收集各種標簽,喜歡罐頭上的標簽,也喜歡人們身上的各類標簽。中午吃飯的時候,我研究了一下湯罐頭商標,亮紅色搭配反差極大的白色,明亮又喜人。黃色噴漆標識告訴我這是一罐“雞肉蔬菜湯”,“雞肉湯”三個字寫得很大,“蔬菜”兩個字隱藏其中。我喜歡這種設計,把蔬菜這種“難吃”的食物隱藏起來,而強調了雞肉。罐頭背后貼著成分表,還蓋了章,以此證明美國政府認可該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這些標簽說明了許多事,甚至讓我在打開罐頭之前就能了解這里都有什么,以及罐頭上市是否得到了政府的許可。公司之所以要花大價錢來設計商標,就是要確保產品能奪人眼球。
用負面言語形容孩子,孩子就會展現負面言行
貼在人身上的標簽并不總是那么吸引人。它們各式各樣,有像“暴脾氣”“祥林嫂”這樣的綽號,或者“懂王”“霸總”這樣的頭銜,又或者“窮鬼”“空想家”這樣的標簽。有些標簽聽起來明媚絢爛,讓人心情很好,比如“滑板少年”“小可愛”。
有些聽起來則很單調沉悶,讓人難以啟齒,比如“挑剔鬼”“暴脾氣”。每一個標簽都在強調一個人身上某種與眾不同的品質和極具辨識度的特征。即便是素未謀面,你聽到這些標簽也能猜到他的性格。但不好的方面是,這些標簽并沒有說明程度,比如當我聽到“挑剔鬼”的時候,我不知道這個人是只有一點挑剔,還是吹毛求疵。這些標簽也沒有官方的認可,所以有些是真的,有些不是。
高需求孩子似乎有“吸引標簽”的體質,而且往往是不太好的標簽。雖然幾乎所有的小孩都有綽號,但高需求孩子好像總能“收獲”那些令人討厭的、可悲的、不好的標簽。這些標簽就像蚊子一樣貼在脖子上,在孩子們嬌嫩光滑的皮膚上留下一個大包。比如戴安娜家的高需求孩子就總被別人貼標簽。每個家庭都有可能遇到戴安娜家這樣的情況。
戴安娜笑著說:“我丈夫說我們應該給孩子起名叫‘海倫’,因為她簡直就是輪子殺手。”我聽見她三歲大的女兒亞歷克西婭正在沙坑里指揮著伙伴們。說實話,我從來沒意識到給她貼標簽是多么容易,我覺得這已經對她有影響了。她是我們家最小的、最令人意外的寶寶。她和哥哥姐姐的性格完全不同,我們都叫她‘小瘋子’。昨天我媽媽因為她在沙發上跳來跳去訓斥了她,她卻很快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說:‘沒關系!姥姥,我本來就是個野孩子’。”
荷蘭安塞爾公司(Accel)的簡訊里提到:“一旦設定了目標,即使它并不精準,目標也會驅使我們的行為逐漸向它靠近。而且神奇的是,預期目標往往最終能達成。”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這一效應已經被研究并充分論證。
現實情況是,孩子會從生活中的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是誰。想想你認識的那些高需求孩子,你會用哪些詞來形容他們?這些詞會是廣告公司重金打造的漂亮辭藻嗎?是很好的詞以至于你想多生幾個高需求寶寶嗎?是能讓別人羨慕你養育了高需求寶寶的那種詞嗎?是能讓人感受到溫暖、熱情的那類標簽嗎?是能讓你身心愉悅、十分驕傲的標簽嗎?是強調優勢的正能量詞而不是指責埋怨嗎?實事求是地講,面對這些問題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我們給高需求孩子貼的標簽,不管是否說出口,都會影響我們對待孩子的看法、態度和行為。如果父母想和高需求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必須把它們擺在桌面上,好好分析那些讓父母和孩子感到不適的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往往蒙蔽了父母的雙眼,讓他們忽略了高需求孩子的潛力。
高需求孩子身上的標簽
每個家庭給孩子貼的標簽都不一樣,你需要自己重新討論和設計。不過首先,讓我來介紹一下課堂上其他父母說的可怕標簽,這樣你就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覺得高需求孩子有點糟糕的人了。
我的腦海中首先出現的是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美妙的聲音,比如興奮時的尖叫、愉悅的笑聲、從滑梯上滑下來或者在蹦床上跳高高的時候大叫“爸爸媽媽快看我”的喊聲;還有可怕的聲音,比如拒絕的哭喊、拽著父母的腿不讓他們好好走路的哭鬧、扯著嗓子喊“我不干”的拒絕。14個家長、18個孩子同時來上課,每次都是這樣的熱鬧景象。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風格。有的孩子在屋里上躥下跳,動作夸張得像提線木偶;而有的孩子則靠在墻邊,謹慎地看著聽著周遭的一切,他們在大膽嘗試之前會把一切都先內化掉。這些孩子的父母總愛說個不停。大聲的嚷嚷、著急的催促、激動的驚呼,這些聲音占領了整個房間,完全淹沒掉那些溫柔的、有些遲疑的父母的聲音。后面這類父母不愛說話,他們更善于傾聽。
這些家庭在課堂前半個小時里待在一起,隨后父母離開孩子去進行分組討論。今天討論的主題是孩子身上的標簽。每個家長拿到三張卡片,他們要在每張卡片上寫下一個詞,形容孩子最讓他們抓狂的時刻。有些父母馬上要求再多給些卡片,三張完全不夠寫,引得哄堂大笑。很快,大家就填好了卡片。
“誰愿意分享一下自己寫的卡片?”我問道。
鴉雀無聲。大家動動身體,尷尬地咳嗽,面面相覷。的確,在公共場合分享這些想法會讓人有些無法接受。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低調、善于觀察的邁克,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其中一個是高需求孩子。他說:“愛爭論,一點小事就能爭論半天。昨天他跟我說,太陽不發光。我又沒瞎,太陽當然發光啊。‘你看窗外面這是啥?’我問他,‘太陽這不正亮著嗎?’結果你猜他說什么?他說,‘有的地方的太陽現在就不亮’。”
其他人都笑著不停點頭,估計是想起了自己家孩子那些沒完沒了的爭辯。笑聲剛落,南希翻過自己的卡片讀道:“永無盡頭。我有4個孩子,但這一個孩子就讓我不得不24小時處于待命狀態,從她睜眼到睡著,我一刻不得閑。即便如此,我還得想招數來應對她,好讓我能撐到明天。我感到很挫敗,我需要喘口氣。”
“我能感同身受。”帕蒂表示同意,“伊麗莎白都已經兩歲了,晚上還不能睡整覺。我寫的詞是‘捉摸不透’,我根本不知道她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醒。”帕蒂羞澀地環顧四周,補充道:“性生活是什么東西?恐怕我已經不記得了,我至少應該享受一次夫妻生活吧!”
其他人不禁為她喝彩,深以為然地點著頭。
喬妮提議,她的聲音里滿是疲憊:“我們需要休息。我爸媽能來幫忙照顧一下兩個孩子,所以我和約翰還能單獨過個周末。小的那個還好,但老大斯蒂芬妮總會在我們回來以后表現得很糟糕,她會非常生氣。這就是我寫的詞,‘生氣’。我也很生氣,為什么每次我們單獨約會回來都要面對大女兒的怒火?塔拉可從來不這樣。”
蘇珊娜翻過她的卡片,上面用大號加粗的字體寫著“攻擊性強”這幾個字。“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告訴別人這件事。我們昨天下午邀請了一位朋友的孩子到家里來玩,彼得表現得特別粗魯。我不知道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平時我們可從來沒這樣對待過他。你都不知道當我打電話告訴朋友他家孩子被彼得打了的時候,有多么羞愧。我敢肯定以后朋友不會讓孩子再來我家玩了。”
比爾補充道:“聽聽我的經歷你也許能好受點兒,你不是唯一寫了‘攻擊性強’這個詞的人。我不僅寫了這個詞,還寫了‘易燃易爆炸’。他每天‘爆炸’的次數之多快讓我受不了了。我感覺壓力比職業宇航員還大!”
勞拉開玩笑地說道:“也許我家孩子沒我想象的那么糟,我最受不了的是她實在太挑剔了。煎餅兩面烤焦的顏色都必須一樣,她的衣服必須很合身。”
家長們寫的詞填滿了一張又一張卡片。
要求高
固執
很吵
愛管閑事
嗓門大
愛發牢騷
容易受挫
瘋狂
破壞性強
自我攻擊
控制欲強
愛爭論
精力旺盛
捉摸不透
愛生氣
攻擊性強
容易炸毛
吹毛求疵
一根筋
容易厭倦
不招人喜歡
愛走極端
這些詞真是發人深省,并且出乎大家的意料。每個詞都是一個標簽,描述了孩子的某種內在個性。當我們聽到這些詞的時候,絕不會產生想要深入了解他們的念頭。我們并不確定這些個性是否符合社會的認可。
重新定義高需求孩子的標簽
現在,你可以拿一張紙,從最左邊開始,寫下能夠描述孩子做過最瘋狂、最令人討厭的事情的詞。記住,一定要把最糟糕的詞寫下來。那些你認為完全不可救藥的品質,以及親戚、朋友、老師用來評價孩子的詞,還有你一聽就暴跳如雷或者羞愧得想鉆地縫的詞,仔細想想,都寫下來。
接下來,請深呼吸,搜索記憶,勾勒出高需求孩子身上你最喜歡的一面:活潑的雙眼、富有感染力的笑容、敏捷的身姿、令人驚喜的提問。記住這些畫面,再看看你剛剛寫的那些糟糕的標簽,這能幫你發現每個詞隱藏的潛力。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體會到這些標簽其實反映的是“過了頭”的優點。找到對應的優點記錄下來。比如,你會發現,只要稍加引導,“具有攻擊性”可以是“敢做敢當”,“固執”可以是“目標導向型”。詞語變換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夜讀好書」欄目往后將每日晚間更新,由編輯們從數百本經典書目中精選呈現。在紛繁的世界中,讓好書陪你度過一段深邃、寧靜的晚間時光。好書夜讀,讓生活松弛有度~
CHEERS CHEERS CHEERS
BD@cheerspublishing.com,
拜托點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