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最搞笑的應該是這件事了。
愛潑斯坦案本來是美國人的瓜,結果全砸在英國人頭上了!
愛潑斯坦案一直都是美國兩黨聚焦的重要議題,最近又爆出愛潑斯坦50歲生日會的祝福名單以及特朗普的祝福信,白宮以前說沒有這個信,現在說這個信是假的 。
但美國政治家輿論戰確實玩得6,充分詮釋了,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但這次的效果很戲劇,尷尬的可能變成了英國吃瓜群眾。
美國兩黨為愛潑斯坦案互相攻擊找茬也有好幾年了,但我最近一不小心發現了一個問題:鬧了幾年,美國人什么事都沒有,大西洋對岸的英國人卻頻頻中彈——這瓜吃得宛如觀看一部魔幻現實主義政治喜劇,劇情跌宕起伏,但受傷的總是英國佬。不知道英國的吃瓜群眾會怎么看?
![]()
最慘的是英國王室:基本上已經成了美國紀錄片“專屬靶場”,最妙的是,還有英國人自己拍的。
Netflix的《杰弗里·愛潑斯坦:骯臟的財富》細數愛潑斯坦的犯罪網絡,其中安德魯王子以“首席嘉賓”身份登場——片中不僅詳述他與愛潑斯坦的“親密友誼”,還曝光其接受BBC采訪時的史詩級翻車現場:王子殿下堅稱自己“無法出汗”以否認性侵指控,被網友調侃為“醫學奇跡”。
緊隨其后的A&E電視臺紀錄片《安德魯王子的秘密》再補一刀,深挖他從“女王寵兒”到“王室棄子”的全過程,甚至揭露他為與年輕女性交往而瘋狂節食(早餐燉李子、午餐生蔬菜、晚餐喝湯)的荒唐細節。
而英國本土制作的《王室丑聞夜》更是直接開啟“自黑模式”,將王室與愛潑斯坦的勾連編成辛辣諷刺劇,堪稱“刀刀見血,拳拳到肉”。
![]()
這幾天,更有趣了,英國外交界“首席背鍋俠”上線。
英國駐美大使彼得·曼德爾森因被曝與愛潑斯坦關系密切,于2025年9月11日被首相斯塔默火速解職。
原因竟是曼德爾森在愛潑斯坦50歲生日紀念冊中稱其為“最好的朋友”,更被挖出曾在2008年愛潑斯坦首次定罪時發郵件鼓勵其“堅強面對,爭取提早釋放”。
諷刺的是,美國兩黨雖高喊“徹查”,卻無一名政要因此擔責——曼德爾森成了唯一因愛潑斯坦案被公開處置的外交官,堪稱“跨洋甩鍋”經典案例。
![]()
美國政界,人均“雷聲大雨點小”表演藝術家,堪稱人人都有事,人人都沒事。
愛潑斯坦50歲生日祝福名單曝光后,白宮第一時間否認特朗普簽名真實性,稱“并非其風格”。
對比英國安德魯王子被紀錄片輪番鞭尸、大使被迫下崗,美國政客們卻仿佛無事發生——名單中提及的克林頓、特朗普等人均未受到實質影響,司法調查更是步履蹣跚。
甚至摩根大通銀行被曝為愛潑斯坦處理4719筆可疑交易(金額超11億美元),最終僅罰款3.65億美元(相當于其三個月凈利潤),無人入獄。
吃瓜總結:
英國:紀錄片專拍王室,大使說撤就撤,瓜田精準爆破;
美國:名單曝光后白宮否認三連,兩黨默契大事化小。
建議英國下次吃瓜自帶安全帽,畢竟“盟友”的瓜炮,總是拐著彎砸向白金漢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